更多
2015-01-05
2683 浏览
由泰藉廚師主理, w square 是搬遷後的新地址,在灣仔ive 對面集成後面。早已聽聞這店東南亞的菜式正宗,尋回泰國時吃到的味道感覺,辣度上作出調節照顧港人口味,不怕辣到噴火吃到出汗,2015第一餐外膳就挑選了這裡。大門很“sawadica"的泰國風格擺設竟有這種貴族似的蓬架包廂!menu 很重沉甸甸冬陰公湯 小 $48從 背後傳來陣香茅及酸辣的香味,已猜到有湯喝了,腦中已引發了我回憶中那股酸味, 口水都開始分泌,喝入口香料味濃郁而不會被辣味嗆喉,口腔中的香味久久不散, 酸辣兩者平衡度天衣無縫。蝦及草菇都入味, 薑及辣椒令味道傳遍不止口中,暖流更傳到整個身體。愛喝冬陰公的人我推薦叫大份的, 一定對口味且教人喝不厭。泰國青芒果沙律 $60本是想叫青木瓜沙律,見到有青芒果又突然轉軚,反正兩者都是近似,用上一樣的醬汁調味。芒果削成幼條,爽口有點似青木瓜的質地, 被酸味的泰式沙律汁加持過,微微的辣意,開胃的starter.小食併盤 $188一次過食到 春卷,蝦餅,魚餅及 生菜包豬肉。 魚餅稍鹹,其實滿像0 魚肉餅, 不過這是混入強勁香料版。而炒豬肉碎濕潤, 滿載的香料芳氣, 邊吃會吃了出肉
冬陰公湯 小 $48
泰國青芒果沙律 $60
小食併盤 $188
而炒豬肉碎濕潤, 滿載的香料芳氣, 邊吃會吃了出肉汁的甜又有點點辣勁兒滲出, 配上乾蔥蔥段炒好。生菜長身沒用上大片剪裁成圓, 難於包好會邊食邊掉肉碎,這令我覺得不太方便。
蝦餅及肉餅厚身如donut , 紮實彈牙的引誘, 毫無腥味,呈現的是新鮮及令我想到背後打蝦肉的強勁臂彎。
最後才碰春卷,久等我們吃它的春卷,就似是用青春白得一個沒良心的男人,年華老去後不夠香脆,吃下半冷亦覺得油膩。
原來這併盤真的好大碟,可4到6人分享,我們人小食剩了1/3, 打包回家作宵夜。
香芒軟殼蟹米紙卷 $75
入口清新沒有香料的沉重, 生菜及米粉再包入青瓜與紅蘿蔔絲, 爽口沒額外調味,重新令味蕾回到起點的敏銳。米紙煙韌有張力, 很夾的點上檸檬魚露汁,軟殼蟹同芒果,所有材料包到固定穩紮,不會散開可完整放入口中嘴饞嚼,口中一啖就包含了甜酸爽彈。
串燒$68, 6 串
蘸醬是地道的吵嗲醬, 稠身醬汁沾滿在肉串上, 含花生碎但刻意加入8角, 怪不得總是有點不同,原因就在沙嗲醬身上,肉串更有層次全因蘸醬中的心思。
燒帶子 60 ,2隻
應不是原隻燒製,只有帶子柱部份,內藏與帶子邊通通不見,而肉也沒有緊黏在貝殼中。估計是把帶子肉放在貝殼入,然後舖上大量蒜碎及芝士燒香,撥開蒜碎後看見帶子體積也不大,即時由心底發出失望的嘆息,下次光顧 我會偏心建議點串燒肉串好了。
木桶飯 $85
飯撈好一同吃, 我就索性把併盤餘下的炒豬肉碎混在一起吃, 更豐富的版本出現。
開 始我還以為大木桶是裝好看, 份量應不多2,3下就吃完,還想加點個麵來填飽大家肚子, 盛炒飯那個鐵盤絕對有木桶一樣深, 4個人也吃飽飽的份量,以女生角度出發,飯會比港式炒飯會偏油點的,欖角意外地是帶甜,與中式鹹巴巴的黑欖角完全是兩馬子的味道,慘到如米粒同樣大小再暗 中藏在炒飯中。欖角與甜肉鬆著實發揮了本能,調節豉油鹹味。
甜品貪心地叫了兩款, 因食上甜就可把舌上的辣味退減。 而且女生嘛,有的是第二個甜品胃,甜品當前任誰人都會變得花心又貪吃。
黑白配, 糯米紫米配, 微暖的米淋上帶著微鹹的椰漿, 糯米黏身,飯還得扯開後再彈落碟上,芒果就甜中帶酸,比甜到流的那品種,帶酸的更使人開胃。
椰青糕,大菜糕是密度高, 叉下都不會弄散, 所以食落亦是實淨。上層是椰青水同加入椰肉絲,只用椰青水不滲多餘一滴水,所以寧舍清甜兼吃得出椰水的清幽, 甜是來自椰水引發的。下層是椰漿大菜糕,兩個"椰椰“聚首一堂的甜點,大伙兒都被椰味吸引了。
黃色那款也是大菜糕做底,但我嚐不出用了什麼材料。
珍多冰及椰青 $40
朋友或家庭聚餐,來這裡一定沒錯。與九龍城區相近價錢,食客可換到 更多份量, 加上新搬遷,裝飾新簇店中氣氛有所提升, 舒適用餐的環境,大家都相當滿意今天嚐到的美食,不久後的團體活動會再來, 未完場便掛念那冬陰公湯,憶起已口水直流。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