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2-08
47 瀏覽
在理工認識了同系的大佬B已一年有多,今天卻是第1次一起「打大佬」。難得大家對食物都有一種極度開放的態度,甚至有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不死精神。要知道,找到同樣有冒險精神的食友是非常困難的。好多時候一大班朋友出外用餐,縱然90%的時間都能去到我想去的餐廳,或者想試的食物,但此時總會殺出一些之前乜都話「無所謂」的「程咬金」,高聲呼喊「呢間餐廳好難食!」或者「我在德國吃的辣肉腸好鹹,一D都唔食好」(但明明我們在意大利餐廳...),然後大家都會遷就而作別選。它們就這樣永遠被打入冷宮,嚐到的機會也就遙遙無期。Linguini Fini就是一間曾被我其中一位朋友所嫌棄的餐廳。前幾日見到OpenRice某位Blogger的文章,又提及到這間餐廳的招牌意粉-香港臭草配山羊奶芝士醬意粉 (Fragrant Grass Goat Cheese Fonduta),和鹽製鴨蛋黃配意式香草醬 (Salted Cured Egg Genovese),是非常兩極的評語的名物-要不愛死它,要不就一路爆粗一路鬧它臭死或騎呢死!如斯有趣?立刻勾起我和大佬的興趣,一塊冒險去!大約12:30pm去到,以為中環友才開始
難得大家對食物都有一種極度開放的態度,甚至有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不死精神。要知道,找到同樣有冒險精神的食友是非常困難的。好多時候一大班朋友出外用餐,縱然90%的時間都能去到我想去的餐廳,或者想試的食物,但此時總會殺出一些之前乜都話「無所謂」的「程咬金」,高聲呼喊「呢間餐廳好難食!」或者「我在德國吃的辣肉腸好鹹,一D都唔食好」(但明明我們在意大利餐廳...),然後大家都會遷就而作別選。它們就這樣永遠被打入冷宮,嚐到的機會也就遙遙無期。
Linguini Fini就是一間曾被我其中一位朋友所嫌棄的餐廳。前幾日見到OpenRice某位Blogger的文章,又提及到這間餐廳的招牌意粉-香港臭草配山羊奶芝士醬意粉 (Fragrant Grass Goat Cheese Fonduta),和鹽製鴨蛋黃配意式香草醬 (Salted Cured Egg Genovese),是非常兩極的評語的名物-要不愛死它,要不就一路爆粗一路鬧它臭死或騎呢死!如斯有趣?立刻勾起我和大佬的興趣,一塊冒險去!
大約12:30pm去到,以為中環友才開始放Lunch,原來餐廳已滿了8成,在場所見,好多人已在吃Main Course了。
由於我們很期待這頓午餐,我們早看過網上餐單,決定叫些甚麼了。
在Set Lunch ($98@,Appetizer + Main Course + Tea/Coffee) 未來之前,外籍女侍應就先送上4片麵包。麵包用了一個原本用來裝Anchovies的罐頭盛載著,很rustic很有特色!麵包拿上手微暖;外皮撒上白芝麻更添香脆;麵包本身已有少少蒜香味。加些少放在一旁的橄欖油,味道已很地道。我覺得麵包可以再軟身一點,橄欖油再新鮮一點...
這樣原始的組合,卻最勾起我的食慾。食前特地嗅一嗅,那清新的香草、橄欖油和蕃茄混在一起的rustic,令我覺得我正身處意大利!這是我喜歡意大利菜的其中一個原因。
毫不客氣地用手拿起來吃,味道果然是絕配!雖然上面放上重甸甸的烤蕃茄,但那Bruschutta沒有因此變得軟腍,倒是依然脆口。麵包亦有蒜香味很對版;而蕃茄都十分juicy!我最喜歡它的蕃茄大舊過Bruschutta!很讚!
意大利料理是西方國家中,與中國料理較相似的-大家都毫不浪費,連內臟都吃!今天是我第1次吃到鵝/鴨肝以外的西式烹調內臟,風味和中式的很不同。這裡的牛金錢肚雖不夠街邊牛雜的爽彈,但軟腍中不失爽滑本色,與蕃茄和炆得入味的豬肉牛肉相處得很融洽!
細心的大佬又食到一粒粒鹹鹹地的肉粒,我試了些,大家都覺得似五香肉丁!後來睇返Menu,覺得應該是意大利風乾五花腩來的!這道菜這麼多膽固醇爆高的食料,卻做得不飽滯油膩,有趣有趣!
先說香港臭草配山羊奶芝士醬意粉 (Fragrant Grass Goat Cheese Fonduta)。先用力嗅一下這個意粉有多臭-然而氣味沒有想像中強烈,只是隔幾秒鐘後,那臭草的氣味才飄進鼻子。立刻試一口,先嚐到的是意粉非常Al Dente-不多亦不少,就剛剛好!這裡的意粉是每日On-site Fresh Made,只造兩趟。
至於食完一啖有冇「媽媽聲」?梗係冇,反而我好欣賞總廚中西Crossover的創意,亦很喜歡這個意粉。但我覺得,在氣味和味道方面,山羊奶都強過臭草,可能係驚食客接受不了重口味的食物吧?如果我的Order有得tailor-made,我會叫廚房加重臭草的味道,而最緊要係撒多點芝士碎!
雖然我叫Coffee,但上來的是Americano,而不是House Blend Coffee!但味道不過不失,比上次我在銅鑼灣18 Grams飲到的更好!
原來為了上演令人心醉的冰火一刻,Hot Chocolate是Serve了才倒上的。女侍應就倒在Gelato上面,朱古力殼慢慢溶開...
原來對這個甜品也很期待-看Open Rice的食評,好多人都讚它不錯。然而我卻很失望,失望是一切只虛有其表-首先Marshmallow Gelato的棉花糖味很淡,而最大問題是這絕對不是Gelato,而是Sorbet!然而,我期待Biscotti是有點脆,然而卻很腍身;至於Hot Chocolate味道是太甜了,甜得有點像Milk Chocolate;質地更是很稀似水。
這個Gelato質感是OK的,然而味道卻非常曖昧-竟然是咖啡還是Tiramisu呢?最底層的蛋糕嘛,盡吸咖啡酒的日月精華,濕得用叉輕輕按壓都出水,和一舊海綿無分別!
雖然將食材個別評論,但當三者一同放入口品嚐,又是個很棒的經驗!組合卻是創新的,似乎在低聲細訴:「你中意我就中意我,不喜歡就過主!」
雖然食物係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尚有改善的地方,但總體我是很滿意的,尤其很喜歡廚師的創意。而服務方面也不錯,食完甜品後,有個外籍女侍應問我們覺得如何,即使聽到的有批評,但依然很Nice的說出自己對食物的體會,又說會幫我們反映一下,很不錯!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