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0
1
港铁铜锣湾站 C 出口, 步行约5分钟
继续阅读
营业时间
星期一至六
12:00 - 15:00
18:00 - 03:00
星期日
12:00 - 15:00
18:00 - 23:00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请与餐厅确认详情
提供喜多方拉面。日式中华料理。值得一试。8/10这拉面吧提供日式中华料理,即天津饭,饺子和炒饭等。顾名思义,这里当然提供拉面。我以为会提供中华そば,但原来提供的是「喜多方拉面」。印像中在日本好像只吃过一次喜多方拉面。喜多方拉面在喜多方市发祥,由于人口对拉面店的比率极高,所以喜多方市与扎幌和博多并列为日本三大拉面市。汤底是用蒜,酱油和豚骨熬成的清汤。最特别的是面条,用的是「平打熟成多加水面条」。面条较阔和较厚,约是博多拉面的3-4倍阔和两倍厚。由于含水量较多,入口一般会较嫩滑。自从上次经过的时候看了看餐牌之后,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一试香港其他拉面店所没有的「麻婆豆腐拉面」。同行的朋友点了招牌的「Bill 拉面」。我们亦点了炸鸡和炸蚝。期待已久的麻婆豆腐拉面到达一刻,香味扑鼻,卖相很对办。由于麻婆豆腐的关系,汤底有点辣,但基本上是酱油和猪骨清汤,顺喉,惹味,喝完完全没有口干的感觉。我很喜欢。喜多方拉面的面条确实很特别。较扁,较粗,有嚼劲,挂汤力强和猪骨清汤很配合。份量亦刚好,值得一试。麻婆豆腐有辣劲之余亦有明显的山椒味,豆腐幼滑。这与我在横滨吃过的很相似。我很满意。炸鸡连皮炸,外层松脆香口,鸡肉鲜味嫩滑,肉质丰富。但炸蚝相对油腻,但味道还不错。我的同事对他的招牌拉面亦很满意。整体性价比不错,值得一试。(刚写完这篇食评便听到好像有突然倒闭的传闻!最好先打电话查证。)
继续阅读
日前在铜锣湾登龙街这个香港拉面界的必争之地,帮衬了这间应该开了不久的「面酒场 蒜 Bill」,吃了香港少见的喜多方拉面,感觉不俗。此店位于大厦的三楼,若不是听朋友讲过也未必留意。最抢眼是店子入口摆有叮当(不要跟我说多拉A梦)的随意门,未食已相机行先。虽然叫面酒场,但可能拿酒牌方面出问题,虽有清酒供应但却要声称由别处(同一老细供应)拿来,也未有生啤供应,看来未够名正言顺。讲番今次想试的便是这款「味玉Bill面」,属喜多方拉面,是源自福岛县喜多方市的招牌货。此物香港比较少见,但其实它跟博多及札幌同属三大面食重地也。汤底好清但口味不淡,且昆布味挺浓,有用猪骨而做到这效果确实有技巧。面条方面属扁中带曲,是典型喜多方拉面的所用面,挺挂汤。配合几块叉烧,糖心蛋同埋我喜欢的菠菜及大量葱丝,不花巧但感觉清新,毕竟物以罕为贵,值得加分。叫多个饺子,都唔错,较一般日式饺子多肉汁。看到此店有不少日式中华料理的东西,包括麻婆豆腐拉面,下次再来时应会一试。
继续阅读
每次想食拉面都会去登龙街,见到呢度新开所以试一试! 我觉得拉面最紧要系汤头同面,第一次黎叫左辣味葱BILL拉面,饮第一啖汤有惊喜㖞见到清汤油脂度低,原本以为会好淡味,但系其实猪骨同鱼味平衡,我觉得相当丰富,同埋因为佢唔肥腻,所以我饮晒碗汤都ok㖞。🍜 扁平卷面硬度系我影完三张相后依然唔错,挂汤能力满意,少少烟韧几好咬口。❤️ 火炙叉烧烧得刚刚好,香口又唔算好肥。辣葱咸左少少,但连面食就几惹味喇。👍🏼唔知系咪正宗既既喜多方拉面啦,不过我觉得值得试下猪骨汤酱油汤以外既选择呀! 顺带一提,个煎手工饺子好唔错,有日本屋台既水准呢! 不过太饿食左无影相😅其实我系见到其他店排晒队,而呢间小店竟然无乜人,希望大家行多两步都去支持下有heart既小店啦!
继续阅读
新派的装修,非常大的环境,日藉老细和师傅,最紧要系我在香港只找到这间有日本三大名面,喜多方拉面的居酒屋。店内有很多日本特色食物,例如炒猪润、蛋包炒面⋯⋯。我最喜欢喜多方拉面很有质感,弹牙,厚且卷曲的面质。半肥瘦的义烧加上酱油清汤,配合非常好,吃来不油,而且无落味精,所以吃完也不口渴。
继续阅读
自从日本拉面界进驻香港, 铜锣湾的登龙街一直都是热门拉面店的聚集区. 虽然当中有些留的留, 走的走, 但至今短短一条街上还是有著超过6-7家拉面店. 加上近日带著超强劲人气的米芝莲拉面茑也来进驻, 令登龙街顿时又见人龙展现, 各家拉面店的竞争力又再升温. 不过正当大家只一味讨论著米芝莲拉面时, 似乎忽略了这家同样也是开业不久的拉面居酒屋. 既然有拉面, 宅女怎会错过, 一于找个机会来试试. 其实这家名叫面酒场蒜BILL的店不只是提供拉面的, 看看店名, 面酒场意即面店跟酒吧合并一起, 而蒜BILL则是菜单创作人的名字. 店子刚于今年5月初才开业, 虽说是在铜锣湾的登龙街, 但其实店并非地铺, 而是在街角新建的商厦V POINT的三楼. 大厦正正就在茑拉面店的隔壁. 只要上几层扶手电梯便到餐厅. 扶手电梯一上来巳经是餐厅的门口, 这里占地一整层. 最吸睛的当然就是放在门口的一个粉红色随意门了. 马上就心想, 难道这里会有什么多啦A梦的主题食物或布置吗? 后来宅女就发现自己想多了, 但这个门就绝对是店内最受欢迎的装饰. 既然是面酒场, 那么店内的装潢当然就不是一般拉面店格局. 这里地方都几大, 一边L位置全都是水吧跟厨房, 看看单是水吧那边的酒柜, 藏酒量都相当丰富!! 而另一边则有2人及4人座位, 空间感足够. 店内都以绿色配白色作主调, 还有不少植物摆设, 加上灯光柔和, 整个环境不禁令人有著放松的感觉. 不过通常这种有格调的餐厅, 一个人来吃拉面会不会很尴尬? 非也, 皆因他们在水吧前也有设一列单人吧台, 像宅女一个人来都是坐这里, 亦很舒适.坐下来侍应就马上送上热茶跟餐牌. 看看这里有什么好吃. 食物餐牌虽然只得两页, 但供应的食物种类都算多. 当中主打当然就是拉面, 面款都有多达8种. 除了有基本款拉面, 亦有炒豚肉野菜拉面或烩面等.不想吃拉面, 这里也有十多款不同的炒面跟炒饭, 饺子亦有三款分别是煎, 炸及水煮. 其他亦有沙律, 炸物及串烧. 不过看到这里居然也有些中华料理, 例如有麻婆豆腐, 春卷, 咕噜肉等等, 都是些在日本中华街看到日本人喜爱吃的菜式.价位方面, 拉面一碗由HK$78 至 HK$111不等, 其他炒饭类平均都是70多元一碟, 料理类就在80多元左右. 看似不便宜, 不过其实在铜锣湾这个闹市区来说收费都算是正常的.虽然宅女是冲著拉面来, 不过看到他们食物种类那么多, 忍不住就想样样都试一试.先来个沙律开开胃温泉蛋凯撒沙律 (HK$72) 上来的份量比想像中大, 眼看其实都够2-3人来分的. 喜欢他们上来时沙律酱汁是另上, 这样可以自行调节份量, 就不怕师傅会下得过多或过少. 沙律内的配料就是一贯的有几款沙律菜, 还有不少蕃茄肉跟面包糠, 中央放了颗温泉蛋, 最后洒上芝士粉. 先来弄破个蛋看看, 内里的蛋汁慢慢的流出来, 感觉偏浓稠一点, 蛋黄色泽非常鲜明. 伴了少许酱汁, 入口生菜叶够爽脆没苦涩, 当中的芝士味道就不太强, 蕃茄好厚肉又多汁, 面包糠够脆身不太油. 加上蛋汁香浓, 这个沙律味道著实不错. 不过个人感觉如果面包糠可以做得细粒一点, 吃起来会更好. 糖心蛋BILL拉面 (HK$86) 单看餐牌这个拉面名字, 其实真的估不到店家卖的是什么类型的拉面吧. 不过这时店经理就马上介绍说他们做的其实是喜多方拉面, 汤底虽然都是以猪骨来熬, 但就比一般的来得更清. 第一次来当然是吃个基本款, 不过还是要有蛋的. 上来的拉面卖相不错嘛, 汤头的确是比较有清彻感, 而配料就有三片叉烧, 菠菜, 昆布, 白葱丝以及一只切半的糖心蛋. 日本拉面种类繁多, 几乎每个县每个市都有自己独特口味的拉面. 香港人现在大多只喜爱豚骨鱼介拉面, 不过像这个喜多方拉面就较少在香港出现. 记忆中只有数年前某店有推出过期间限定. 但不要以为这个喜多方拉面少见就等于不好, 其实喜多方这个小小的市能够跟札幌及博多并列为日本三大面食城之一, 就足以可见其利害之处. 而这个喜多方拉面亦是宅女少数喜爱的非重口味汤底.先试一下汤底吧, 虽然喜多方拉面的汤头都是以猪骨来熬制, 但内里亦加入了蒜头及昆布等材料去煮, 出来的汤头并非一般在香港吃到那种浓稠杰身的猪骨汤底, 反而是色泽金黄透彻的清汤, 当中的油份不太多, 算适中. 喝一口, 汤头虽然不杰但味道很够, 当中带点甜美的豚骨香气, 喝起来十分清爽, 喝完一整碗都不觉滞腻, 感觉不会好重身, 味道不错.面条是自家制小麦扁曲面, 份量适中, 入口面条非常顺滑, 吃起来满有弹性, 硬度刚好. 个人感觉这款扁面反而不要太硬会更配汤头. 虽然汤底不浓稠, 但挂面都算理想, 每一口都吃到香甜的猪骨汤味道.叉烧方面用的是比较瘦身的叉烧, 肥瘦比例其实巳经去到2:8的程度. 入口肉质没想像中那么干, 肉味都算几好, 但吃起来还是不够柔软, 有点偏硬. 当中虽然是连著点肥脂, 但不算多. 个人比较喜爱肥美一点的叉烧, 所以会觉得这款很一般. 不过老实说这款偏瘦的叉烧又的确是几配汤头的, 如果怕吃肥的女生们, 这个吃起来应该没太大罪恶感吧. 最后的是糖心蛋, 上来早巳切半. 看看蛋黄就完全不是流心的. 其实糖心蛋不一定要流心才好吃, 宅女在日本吃过很多家当中也有没流心的, 主要看酱油浸的程度再加上蛋黄本身够香浓甜美, 其实都一样好吃 (当然全熟就不太好吧) 这晚吃到的糖心蛋, 蛋芯没流心但呈现啫喱状, 入口酱油味道不错, 蛋黄香甜, 蛋香浓度亦够, 虽然不是宅女偏爱的流心蛋, 但都算不俗. 清爽的汤头越喝越起劲, 起码没太大罪恶感, 所以不知不觉就把整碗汤喝光了.自家制烧饺子 (HK$42) 常觉得拉面跟饺子都是最佳柏档, 所以点了拉面没理由不试试他们的饺子吧, 这里有三款不同做法的饺子分别有煎, 炸跟水煮. 要来个最基本的煎好了. 上来一碟五只, 每只体型都几大, 而且底部煎得带微焦, 十分像相. 据知这里的总厨家父原来是宇都宫有名的饺子师傅, 要知道宇都宫市最有名的美食就一定是饺子, 当地的饺子店多如繁星, 每年更会有饺子祭. 听起来未吃就觉得有点信心保证吧.咬下去饺子皮够薄, 带点微脆, 内里的馅料够多, 菜肉比较适中, 当中吃到肉质都算弹牙, 而且一点都不干, 每只内里都有著不少肉汁, 味道的确不错, 只是觉得油份多一点. 但如果怕太油的话, 可以沾一下旁边的辣醋汁, 入口酸中带著适度的辣劲, 吃起来不觉太油腻感. 麻婆拉面 (HK$95) 吃过他们的喜多方拉面感觉不错, 看到他们还有一款麻婆拉面, 心思思的又想试试, 所以找了另一个晚上再去. 麻婆拉面看似是个古怪的配搭, 不过以宅女所知在日本拉面界这款都算是非普遍类型, 不时也有听到有些小拉面店会有推出. 在香港听曾听过有店在早几年推出过差不多的款式, 但很快就没了. 可能香港人真的未能接受这种非传统的拉面款式?这次上来的麻婆拉面, 单是汤底巳跟上次的喜多方有著很大的分别. 汤头明显的深沉得多, 配料就没什么, 很简单的就是一堆麻婆豆腐铺在面上. 老实说单看卖相就真的比较逊色, 不过当然重要是还要看味道. 先喝口汤, 汤头质地依然非浓稠杰身那种, 但入口很够味, 当中感觉酱油较重. 之后再试试把麻婆豆腐跟茨汁搅拌一下再喝, 这次汤底更为浓香惹味, 当中找到有不少肉碎, 豆腐份量都多, 吃起来够嫩滑, 不过自己觉得豆腐如果可以切细一点会更入味. 但同时间辣劲越来越强, 汤喝到一半更感觉到咀巴带点麻! 这个辣度虽然还不算地狱级数, 但对不太能吃辣的宅女来说, 这个巳经是极限了. 但整体的汤头真的比一般拉面汤底更惹味.面条这次不是用扁曲面, 改而用上较厚身的粗曲面, 入口质地更有弹性亦富烟韧感, 跟麻婆的汤头也很对味.挂汤能力亦理想.整体来说这个面看似古怪不太讨好, 但原来吃起来又没想像中差, 最主要是吃其麻辣惹味感, 反正也是个少见的拉面款, 新鲜感十足. 因为这个麻婆拉面没有附蛋, 所以要另加钱要来一只糖心蛋 (HK$15). 上来的依然是早巳切半, 同样没有流心状, 但蛋心呈现啫喱质感, 吃起来也够香甜, 蛋白有弹性, 酱油味适中, 水准中规中距.韭菜炒猪肝 (HK$72) 看到他们有些中华料理, 也想点一款来试试. 这款韭菜炒猪肝在日本的中华料理也是很普遍较受欢迎的一款. 这晚下单后师傅更是在宅女面前即场炒出来上碟, 非常够获气. 上来的份量其实都不少, 够2-3人分. 当中的猪肝 (即猪膶)份量多得出奇, 略略一看都至少有十多块, 每块大约是一口大小左右, 夹起来猪膶不算很厚身, 偏薄. 入口质感较粉, 几甘香, 不过宅女自己喜好的话觉得现在这个虽然未算是很干很老, 但如果可以炒得生一点刚熟的状态会更好吃. 而韭菜夹著芽菜跟红萝卜丝吃起来够爽脆, 不过这个最好吃的, 其实是他们所用的酱油跟调味, 入口咸香得来非常惹味, 感觉如果配著啤酒吃就一流了!! 鸡肉串 (HK$28) + 鸡肾 (HK$23) 看到他们有串烧, 种类不多主要都以鸡为主, 点了鸡肉跟鸡肾串各一. 上来看样子也不错. 先来试试鸡肾, 一串都起码有5-6颗, 每颗都十分厚身. 咬下去肾的质地非常爽脆呀! 完全不老亦不会有渣, 没太多调味, 更能吃出其肾的独特鲜味. 而鸡肉串看看表面烧出来的刚好, 也没带焦. 只沾了点酱油, 入口鸡肉超软嫩, 是刚刚熟的状态, 内里仍封著不少肉汁.本来对这里的串烧没有高期望, 但想不到吃了这两串之后完全改观, 是近期难得吃到那么好吃的串烧!埋单需要加一, 每次都要二百多, 可收信用卡或现金. 整体来说这里虽然不像传统拉面店, 但他们的做的拉面都比预期中好. 除了可以吃到香港少有的喜多方或麻婆拉面, 做出来的水准也不会差. 其他料理及串烧也意外的很好吃. 个人觉得这里地点又方便, 食物亦做得不错, 绝对可以再来番吃的.不过有时觉得很唏嘘, 眼看这店明明质素不俗, 地方又舒适, 但偏偏几次来都没什么食客, 有次更是像包场一样只有我一个人, 面对著大堆师傅店员. 反观楼下的一家, 靠著名气而来, 一碗拉面卖价几乎是这里的一倍, 但排队的人依然长排长有, 甚至等个2-3小时也在所不计. 难道这就是现实?老实说, 自己觉得这家蒜BILL真的比楼下那家米芝莲番吃度高多了. 不过现实始终是残酷的.只能在这里希望这家面酒场蒜BILL能够维持水准继续做下去, 相信时间总会证明一切的. **此乃自费食评, 单据巳有展示出来. 如需查证, 欢迎向餐厅/店铺查证. 如仍不相信, 建议阁下不用参考本人食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