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1-07
9 浏览
是個週末, 約了一眾好友到 Four Season 歎 High-Tea, 當中有朋友建議: "不如去蘭芳園打打底先丫?" 在享受價值 $200 的 "高茶" 前, 歎一歎後面少個零的 "低茶", 於同日享盡高低茶, 有趣! 於是便一口答應了~到達蘭芳園時, 已比原定時間遲了十數分鐘, 真的感到不好意思, 但同時亦造就了友人多了等候坐位的時間, 因而佔據到店鋪內唯一一張 "鐵皮下的檯", 擁有私人空間之餘, 亦可盡享鐵皮屋內喝奶茶既風味~ 身旁的鐵皮屋便是該店的茶水檔, 看著沖茶的不斷重覆地拉起那條 "絲襪", 多士爐裡的多士不斷彈上彈落, 炸豬扒和炸雞扒亦一堆堆的來來往往, 流量甚高; 加上鐵皮屋外長期的人龍, 絕對是其門如市。一行三人, 叫了以下食品和飲品: 凍奶茶 - 這裡的凍奶茶是小弟一直以來認為是全港最佳的凍奶茶。喝第一口的時候, 那種濃郁且特別的茶味, 絕對不能在其他地方喝得到。有一點不明白的事, 這裡明明張貼著 "舊店凍奶茶沒有茶冰供應", 但味道卻遠比加了茶冰的蘭芳園新店為佳, 真的不明所以, 難怪舊店的好評那麼多, 新店則是劣評如潮吧~ "茶走" (熱奶茶 + 鍊
到達蘭芳園時, 已比原定時間遲了十數分鐘, 真的感到不好意思, 但同時亦造就了友人多了等候坐位的時間, 因而佔據到店鋪內唯一一張 "鐵皮下的檯", 擁有私人空間之餘, 亦可盡享鐵皮屋內喝奶茶既風味~ 身旁的鐵皮屋便是該店的茶水檔, 看著沖茶的不斷重覆地拉起那條 "絲襪", 多士爐裡的多士不斷彈上彈落, 炸豬扒和炸雞扒亦一堆堆的來來往往, 流量甚高; 加上鐵皮屋外長期的人龍, 絕對是其門如市。
一行三人, 叫了以下食品和飲品:
凍奶茶 - 這裡的凍奶茶是小弟一直以來認為是全港最佳的凍奶茶。喝第一口的時候, 那種濃郁且特別的茶味, 絕對不能在其他地方喝得到。有一點不明白的事, 這裡明明張貼著 "舊店凍奶茶沒有茶冰供應", 但味道卻遠比加了茶冰的蘭芳園新店為佳, 真的不明所以, 難怪舊店的好評那麼多, 新店則是劣評如潮吧~
"茶走" (熱奶茶 + 鍊奶) - 友人的選擇, 主要原因是 "情意結"。雖則友人沒有提及是甚麼的情意結, 但看著他一邊喝茶﹑一邊沉思的樣子, 看來 "茶走" 對他來說一定有很大的意義, 更何況是一家水準甚高的名店出品? 自己沒有喝, 但從身旁茶檔不斷傳出來的茶香味, 便知道應該是極品吧~
油占多 - 因有下場 "高茶" 的關係, 不可以選擇該店名物 "撈丁" 來 "打底", 聽說這裡的厚多士也是名物之一, 便毫不猶疑點了一客油占多, 油和占的份量洽到好處, 不會過多或過少, 多士烘出來的效果佳, 加上多士比一般為厚, 咬下去的質感比一般的優勝, 難怪是 "名物" 之一吧~
豬扒包 - 自從豬扒包的熱潮減退後, 已很少再有衝動叫一個豬扒包來吃。今次友人卻棄 "名物", 點了豬扒包來吃。除了基本的豬扒和麵包外, 這處的豬扒包也加了番茄和沙律醬, 自己不嚐沙律醬, 友人卻大讚這裡的豬扒包。自己卻仍然覺得澳門某幾處的豬扒包是最出眾的。
雞扒米粉 - 另一友人的選擇, 亦因為有下一場 "高茶" 的緣故, 友人點這道菜 "打底" 時給我們揶揄了整個中午。雞扒不是煎的, 而是用炸鍋炸的, 絕對是 "新鮮滾熱辣", 炸功亦不俗, 友人甚喜歡。米粉方面, 則是一般貨色, 無甚驚喜。
週末的下午, 坐在店內一個最佳的位置, 看著店內和店外的人來人往, 份外感到悠閒舒適, 再喝著"全港最佳的奶茶", 可以說是達到喝奶茶的至高境界。
不知同日下一場的 "高茶" 又有沒有那麼 "高" 呢?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