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12-01
565 浏览
吉列牛是日本的名物,本人曾經到過東京街頭一間有賣牛肉的店,但那間並不是當地人熱門之選,已經覺得味道不錯,但吉列牛本身就是日本菜,所以很像到那裡很多地方吃吉列牛都會覺得正宗吧。吉列牛在香港也慢慢變得流行,在旺角和太子各有一間很有名的吉列牛專門店,人氣當然就比這間高了,大概吉列牛的熱潮是從旺角很出名那間開始的。和友人大概8時正到達食店,已經有數十人在等位,我和友人原來已經算是比較遲到達的那批,有很多人進去了,我們也還未能進去。這間餐廳的點餐方式跟部份餐廳一樣,先下單後入座,通常是人流比較多的餐廳才會採用這種方式。餐廳主打的是吉列牛,分別有板燒吉列牛、板燒安格斯牛和黑松露吉列牛等等,晚市加$38可配成套餐可享用飯、溏心蛋和昆布湯,加$58就有飯、溏心蛋和金魚湯。等了整整一小時,終於可以入座了,店內環境並不算十分大,以2-4人的座位為主,寬敞度還可以吧。我和友人各點了一份板燒吉列牛,兩個人也是加$38轉套餐。首先說說吉列牛,吉列牛的數量十分多,平時吃炸物的外皮可能會感到油膩,但這裡外皮的炸粉則不會給人這樣的感覺。吉列牛的質素也很不錯,油脂分佈均勻,條紋整齊,吃的時候還會感受到牛的香溢。平時吃吉
和友人大概8時正到達食店,已經有數十人在等位,我和友人原來已經算是比較遲到達的那批,有很多人進去了,我們也還未能進去。這間餐廳的點餐方式跟部份餐廳一樣,先下單後入座,通常是人流比較多的餐廳才會採用這種方式。
餐廳主打的是吉列牛,分別有板燒吉列牛、板燒安格斯牛和黑松露吉列牛等等,晚市加$38可配成套餐可享用飯、溏心蛋和昆布湯,加$58就有飯、溏心蛋和金魚湯。
等了整整一小時,終於可以入座了,店內環境並不算十分大,以2-4人的座位為主,寬敞度還可以吧。
我和友人各點了一份板燒吉列牛,兩個人也是加$38轉套餐。首先說說吉列牛,吉列牛的數量十分多,平時吃炸物的外皮可能會感到油膩,但這裡外皮的炸粉則不會給人這樣的感覺。吉列牛的質素也很不錯,油脂分佈均勻,條紋整齊,吃的時候還會感受到牛的香溢。
平時吃吉列牛配飯的時候,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紫菜,甚至沒有紫菜,這個飯卻竟有很多的紫菜,令吃飯的時候口感沒有那麼單調。
有種題外話想說說,其實我在日本吃吉列牛的時候,是沒有這個小小的爐。男朋友曾經說過,其實在日本,日本人是不會用爐來烘熱吉列牛的,即時食用便可,這個也許是香港人的文化,認為吉列牛來到的時候並沒有想像中的熱,所以用爐來烘熱和弄熟總比即食的好,而且吃飯的時候能夠動動手也有一點新意思,所以變成了大部份香港人吃吉列牛也用爐烘熱的文化。
個人認為爐烘熱吉列牛有好處有壞處吧,好處就是吉列牛的溫度真的會溫熱一點,吃進口時感覺比較新鮮,壞處就是吃不到原本的味道,因為別人可能認為就這樣吃才是最原始的。以我個人吃吉列牛時,通常會把一半烘熱,另一半就這樣吃,好讓自己試試吉列牛不同狀態時的味道。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