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5-11-23
15 瀏覽
﹝豬手撈系列之八﹞個人而言,很喜歡吃豬手,無論什麼煮法也喜歡,覺得絕對是本地菜色的代表之一。吃了這麼多地方的豬手,這裡的,都可以算是出色的了。上星期同班老外新界一日遊,本想來試一試,不過幾分鐘之差,望門輕嘆。趁今個星期有空,又獨自再來。三時左右入舖,人真的不少,看樣子,以街坊客為多。呢度係舊底食肆,牆上貼著手寫的餐牌,大家坐著圓橩搭檯。來得這裡,當然諗都唔諗要來碟豬手撈麵,見同檯幾多人吃牛腩,也來一個淨腩。阿姐先擺低一碟辣椒醬,還記得焚化爐講過,這裡的辣椒醬只香不辣,立即一試。果然係幾香,看是加了麵豉在內同炒,才有這個香甜味,不過都不是不辣。未來都已吃了大半碟辣椒醬,立即叫阿姐拿多一點來,單是辣醬都已是有特色;撈都同牛腩同時上檯,已吩咐了「扣底」,份量也可以一人應付過來。豬手是貨真價實的,顏色偏淡,賣相麻麻。吃一舊肉,果然是有水準。肉完全不韌,保留了豬手應有的口感,一定不是雪藏貨色,調味不多已很夠味。吃多皮的部份,豬腳皮爽而不肥膩,也吃得很過癮,以「豬手」為店名,也真的是有道理,不枉我咁遠摸入來,值得!連吃幾舊豬手,都是沒有碰過,渴一啖牛骨湯清清喉嚨,就再試牛腩;這裡的是炆牛腩而非清湯
個人而言,很喜歡吃豬手,無論什麼煮法也喜歡,覺得絕對是本地菜色的代表之一。吃了這麼多地方的豬手,這裡的,都可以算是出色的了。
上星期同班老外新界一日遊,本想來試一試,不過幾分鐘之差,望門輕嘆。趁今個星期有空,又獨自再來。三時左右入舖,人真的不少,看樣子,以街坊客為多。呢度係舊底食肆,牆上貼著手寫的餐牌,大家坐著圓橩搭檯。來得這裡,當然諗都唔諗要來碟豬手撈麵,見同檯幾多人吃牛腩,也來一個淨腩。
阿姐先擺低一碟辣椒醬,還記得焚化爐講過,這裡的辣椒醬只香不辣,立即一試。果然係幾香,看是加了麵豉在內同炒,才有這個香甜味,不過都不是不辣。未來都已吃了大半碟辣椒醬,立即叫阿姐拿多一點來,單是辣醬都已是有特色;
撈都同牛腩同時上檯,已吩咐了「扣底」,份量也可以一人應付過來。豬手是貨真價實的,顏色偏淡,賣相麻麻。吃一舊肉,果然是有水準。肉完全不韌,保留了豬手應有的口感,一定不是雪藏貨色,調味不多已很夠味。吃多皮的部份,豬腳皮爽而不肥膩,也吃得很過癮,以「豬手」為店名,也真的是有道理,不枉我咁遠摸入來,值得!連吃幾舊豬手,都是沒有碰過,渴一啖牛骨湯清清喉嚨,就再試牛腩;
這裡的是炆牛腩而非清湯腩,顏色幾深色。牛腩無論肥廋或牛筋部份,都又軟又腍,肉汁又濃又膩。可惜忘記了吩咐名姐,碗撈麵是舖滿厚厚的蠔油,如果不是,將這碗牛腩汁拿來撈麵,是人間美味。
風捲殘雲三扒兩撥的,就吃清檯上食物,好不痛快。埋單36蚊,最常之經濟抵食,搭車來回都不止這個數。幾位阿姐又快又準,雖然沒有什麼服務可言,但在這小店,又能苛求什麼?可惜地點太過偏遠,如不是都會好似九記的爽腩一般,得閒要食一食。食物高水準,值得推薦。
題外話:好在一坐低就叫,如果不是分分鐘無得食。因為三點四已經沒有豬手,再來連河粉也沒有,三點半未夠,就連牛腩也沽清,都我走的時候,就只得牛丸米可以吃。所以想來吃的話,早來著數。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