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简
语言
繁
简
Eng
其他地区
香港 澳门 大湾区 台湾 日本 泰国 新加坡 菲律宾
更新餐厅资料 商户专区
找餐厅
旅游.订座
OpenJobs
餐厅 + 地区/地址, 菜式/食品…
地图
更多
特集
自助餐 火锅 新餐厅 优惠券 餐厅排行榜
滋讯
生活志 饮食志 开饭头条 放闪为食团 抖一抖 台湾Let's Go! 食得知味 我有我态度 食谱 识食台
OpenRice 開飯熱店2025

十五的大茶飯的个人专页

首页个人专页十五的大茶飯
十五的大茶飯
76
粉丝
1
关注
十五的大茶飯
等级3香港
概要
食记 (44)
相片 (1021)
名過其實的劏客市場───度小月
度小月 (海運大廈)
2017-07-28
度小月的前世今生,不是筆者此文的目的。老實說度小月名氣甚大的理由,其實真的要多得大量外地和強國的遊客吹捧;不然即使在台南本土,度小月在台灣本地居民也只是不外如是,並非如傳聞中好食。它的定位有點似"鼎泰豐",大多對其評價非常兩極。今年六月空降到香港開分店,勢頭看似很響亮。但一知道它選址是"海港城LCX"之後,筆者就不禁搖頭嘆息:"又是一間專做強國遊客生意"的食肆。有著這樣明確的市場定位,客路水平也可想而知。其店舖前身,是"麵屋武藏 虎洞"。三年前筆者曾經對虎洞讚譽有嘉,想不到還是逃不過結業的命運。今番既然物是人非,筆者怎也應該要看看傳聞中的"度小月",就看它究竟有多把炮。也許是人多朝聖的關係,它將營業時段分成數段,每次只限定數十個籌,過了時間一概不再派籌;最離譜的是店方說明是過了超過三個號碼,一概不準入席和不再補發號碼籌,但實際卻是"只要超過一個號碼,就不能入席。"筆者當天就親眼看到有其他人為此而跟經理理論。才剛試業服務手法就如此"趕客",絕對是影響自家形象。(據了解,正式開業之後此一情況並沒改善。)坦白說,筆者不太理解店方為什麼要做到如此強硬,但看其店內佔地其實算空礦,到最深入的海景窗位約40~50人,坐與坐之間其實空間算大,尤其中央的位置其實可加設更多座位。但店方似乎沒這樣做。反而用限制客人數量這種方式,在試業就做出一副唔憂做的大牌形象,令筆者也有多少不悅。試業間雖然未開齊Menu上所有的食物,但筆者想試的幾款招牌還是有供應;順帶一提,香港店還多出幾款限定的菜式,如:三杯雞煲。那麼,食品質素又如何?度小月的招牌孖寶之一,祖傳肉燥飯($28)卻只有一小碗飯的份量;比起台灣的肉燥飯店,如上年寫過的"大來小館",這價錢足足貴了一倍有多。是的,筆者雖然明白香港舖租外加百物騰貴,但它的一小碗實際也只有半碗白飯的份量,一個成年人根本就吃不飽,未免非常呃秤。反之肉燥和汁方面反而比飯的份量更多一點,只是它的肉燥味道雖然濃郁,我卻只吃到有點死鹹,帶不出肉燥的豬肉香味。會造成這樣的理由是因為其醬油滷汁做得馬虎,不但帶不起豬肉的香味,甚至有點破壞整體的結構。講到度小月最出名的,一定非擔仔麵莫屬。只是香港店的擔仔麵,同樣也是收$28一細碗,單點的話肯定貴夾唔飽。這湯的味道屬於偏淡,竟貼近清湯的感覺,筆者吃到的,反而是比較重的蒜味;但由於用的肉燥跟飯一樣,放在湯內反而沒了那種死鹹的感覺。蝦方面也只有一小隻,肉質是鮮甜,但味道未能在此麵中帶出。麵則屬於幼身陽春麵,咬口一般,而且未能掛湯;不過在這淡身的湯頭中要掛起也有難度,味道因而稍見不足。整體來說,我感覺似是將幾種不同的配料強行堆砌出來的一碗麵,各種食材皆有其味道,但完全沒有收融為一體之感。我真心覺得一年前在台北的"故宮晶華"吃過的擔擔麵還要好吃十倍,真不理解度小月它究竟那裡出名了?吃罷兩個招牌菜也吃不飽,就多點了一客黃金蝦捲(($88) 。同樣的,這道菜式筆者一年前也曾在"故宮晶華"吃過。而這裡的價錢也同樣貴上了一倍,但就總算有足半打六條的份量。這蝦捲其實是先打好蝦膠再釀入蔥蒜等香料,上炸漿再脆炸至黃金色,因而得名。不過我仍然覺得它缺點不少,首先是炸漿上得太厚,外層不夠薄脆,跨張到有點似吃梳打餅;其次就是它用蝦膠,缺少了蝦肉的鮮甜味,因而變得不夠香口惹味;而最後就是伴碟的日式芥末太濃烈太攻鼻,就連蝦捲剩下的香味也被完全奪去。可以說是一道不夠細心,且考慮稍見馬虎的菜式。有食物當然也有飲品,這道冷泡的金萱綠茶應該算是比較理想的,最起碼它真的有用上茶包。但收$25一樽未免太過開天殺價。總結:試業時埋單八折約$160左右,若正價連加一大概約$200。筆者不但覺得價錢離地,它絕對是我少數去了之後覺得完全後悔的餐廳。無論在服務和食物質素方面都強差人意,如此的表現,筆者我還真的寧願吃回"麵屋武藏 虎洞"。也許,因為度小月的主力目標是劏強國和外地遊客,所以求其了事也不愁生意。恕筆者真的不懂欣賞,但香港店真的吃一次也嫌多,見面?不如聞名就算。…查看更多
+ 15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1
分享
检举
chuwaiin 你可以去福榮街218號美居中心41號A地舖-阿賢麵線。台灣菜館,師傅系台灣人,招牌大腸麵線28元/碗,也有肉燥飯一樣28元/碗,大大碗,價錢實惠,很正宗,很好味,這店内的奶茶一樣精彩,茶味香濃奶味重,甜度啱啱好和店內的冬瓜檸檬茶一樣精湛的*之作,肯定不會令你失望的
2018-01-04
回应
张贴
评分
2
味道
4
环境
2
服务
4
卫生
1
抵食
用餐日期
2017-06-23
等候时间
10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160 (下午茶)
拜訪高格調中式私房菜───天一閣
天一閣
2017-07-21
筆者很幸運,早就在去日本之前,已預先又參加了KC的私房菜飯局。地點,正是位於跑馬地的"天一閣"。有關天一閣和大班樓的前世今生,網上有很多資料,我就在此略過。而追溯根本的話應該很多老饕必然知道大班樓的總廚鄧天,這天一閣的"天"字正是其兒子QuincyTang用其父親之名命名。本來天一閣是先在佐敦區打骰的,當時價錢比較貼地,餐廳更可容納200人。但在受到好評不絕之後,他卻將之移師跑馬地,並且反其道而行將店面和顧客群縮小,目的只為做到精益求精,一躍而成為離地級別的私房菜館。不過即使是轉變了經營方針,似乎也無損它的生意額。其古法菜式的整體質素在精益求精的考量下,反更吸引不少老饕前來。想吃?就只看你荷包夠不夠錢!跑馬地的新場位置就在Amigo附近的大廈。由於當天天氣惡劣而且打風,筆者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確實位置;非常幸運剛好趕得上開席時間。它是屬於樓上舖,佔地兩層,上下之間有樓梯相連。是晚,坐席全滿; 十一道菜式早已安排好,盡寫在菜單之上。頭盤是一道冷盤:蜀香鮑魚拌東風螺。講到明是"蜀香",就知道這是一道川菜冷盤。先將煮好的鮑魚和東風螺用川椒油浸泡,待辣油完全融入到兩者當中。由於鮑魚和東風螺肉質都有彈牙的口感,加上麻辣的刺激,確實是一度醒神的開胃菜。跟隨而上的是"茶薰雛鴿",用上等的桂花龍井茶葉將不足百日的雛鴿燻焗,配以紫薑伴碟,並以點心籠上檯。不但賣相十足,茶香味也撲鼻而至,未起筷已先聲奪人。雛鴿當然炸得皮脆內嫩,外加完全吸收龍井茶的香味;每一口帶著的smoky 口感,和筆者自攜的威士忌匹配更是天作之合;千萬不能忘記了紫薑,甜甜酸酸的有著清新味蕾的作用,令整道菜的味道更添鮮明。第三道菜是耳熟能詳的"西班牙黑毛豬叉燒"。最大特色是它沒有加入"花紅粉",所以色澤偏黑而非偏紅,有點似西式烤肉的做法;肉質方面肥瘦分佈平均,用上最頂級的西班牙黑毛豬,肉質不用介紹也知道鬆化無比;加上不是用傳統蜜汁,而是用三豉醬,並沒蜜汁那麼甜,更能帶出叉燒原味。筆者個人認為整體上比"滿福樓"出色少許,卻味道稍遜"天龍軒",水準約於兩者之間。特別要講的是旁邊的白玫瑰花是由白蘿蔔雕成,盡見師傅出色的刀工。"花膠螺頭燉雞",說它是湯還是羹都有點不對。因為它整碗湯都是湯料,但精華味道已盡為湯頭吸收,火喉十足,濃郁惹味。螺頭倒是不見影,但就有兩大塊軟腍的花膠和不少瘦肉,加點辣椒油佐吃,有這水準我已收貨。"香醉紅蟳"是這裡其中一道招牌菜。正名應該是"花雕煮花蟹配陳村粉"用上廿五年的花雕酒精製醬汁,用之蒸蟹和陳村粉。每一啖蟹肉和陳村粉盡皆吸收花雕酒的濃香,令人完全沒有抗拒能力。這道菜重點不在花蟹,其實陳村粉才是主角,軟滑而不黏,米香味濃,盡花雕酒汁,入口令人難捨難離。那花蟹就一無是處?當然不是,將那少許蟹膏配上蟹肉,配以淋上花雕醬汁的白飯,足以可令人吃掉整整一碗飯,絕無跨張。另一道重頭戲,自然是這裡另一招牌"葵花斬肉"。這道菜大有來頭,又名"隋王斬肉",相傳始於隋煬帝的古式宮廷菜。做法更是獅子頭的始祖,但當中肉丸所用的豚肉和脂肪比例均稱用得更平均,更精妙。其豬肉採用每日本地新鮮豬,經每日人手細心打筋,令肉丸的每一啖都達到入口即溶的極致效果。其入口不似獅子頭實在,卻多了一種"虛實之間的滿足口感"。它配以少許清雞湯和黃芽白上碟,令整體重心味道全集中於肉丸上,層次之高章也為筆者大為欣賞。據說冬天師傅更會將黃芽白轉成較時令的白蘿蔔,甚為用心。高潮過後,來兩個平凡點的選擇,"養生豉油雞"的味道就略見平凡。雞肉鮮嫩,入味是自然的;但我反覺得它的重點在鹵水豉油,既沒有用過期的百年鹵水,但卻又可以收到惹味無比之效,更是送飯良伴。然後就是"魚湯浸時蔬",其實就跟滿福樓的有點相似,魚湯也煲得濃郁夠味。但筆者覺得它有一個敗筆,就是配料竟用上白菜,效果明顯不似預期理想。最後主食當然少不了,這"蝦籽蝦油蔥油撈麵"絕對是筆者目前食過較出色的蝦籽麵之一。麵條幼身彈牙,完全沒鹼水味,把蝦籽和蔥油撈勻,美味到筆者不能停口。吃罷正餐,必然是甜品時間。只有一道"紅棗椰汁糕",紅棗的香和椰汁的清甜融合,口感煙韌。另外還配上一杯用廿五年花雕所煮的黑糖紅棗酒,特別舒服暖胃。兩者完美匹配,作為晚餐的收尾甚為理想。總結:天一閣的高水準,其實我並不會有太大質疑。今次的餐單的確值得回味,也讓我吃到不少精彩的古法粵菜,有值得支持和推薦的地方。但相對的,它的入場門檻比以往高出很多,尤其在轉去跑馬地之後,想去吃的話不但要訂檯,而且收費不菲;好處是餐單可因應不同的組合要求拼砌,有一定的自由度。筆者會覺得它的定位比較適合大圍聚餐,或是見大客的理想選擇!…查看更多
+ 26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5
味道
4
环境
5
服务
4
卫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葵花斬肉,西班牙黑毛豬叉燒,香醉紅蟳
用餐日期
2017-06-13
等候时间
10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800 (晚餐)
有驚喜的豬扒麵早餐--------巨人冰室(早餐篇)
巨人冰室
2017-06-03
端午節假期的早上,剛好需要太子一帶處理一些事情。時近早上10點,但還未吃早餐的我,才剛抵步就見肚餓。但筆者又沒有興趣吃糉,環顧太子吃早餐的就腳地方,似乎只有之前寫過的"巨人冰室"。經過數月沒來,發現巨人的門口多了一層的玩具櫃,而且Menu上也稍有變化。早餐來說我之前是未試過的,但有一款豬扒公仔麵餐較引起我興趣。而刻意寫文的理由是:它比我想像中更有驚喜。本身來說若你問筆者我豬扒麵那裡好吃的話,我的首選會是大坑"炳記",又或是深水埗的"蘇記"。而巨人的這個豬扒麵早餐本身要$45,但多了飲品,多士和煎雙蛋。不同前兩者,轉一丁麵還要加$3,我不能說它特別的經濟實惠,但是我真的要讚一下它的豬扒。其實之前試過巨人的焗豬扒飯,但是那時覺得它用鬆粉醃得太過。不過在今次豬扒上明顯改善了這一點,再者它經蔥蒜爆香預先煎過,不但沒有出現過火跡象,皮肉更沒有出現甩開的情況,比坊間不少地方都出色。肉質既鬆化,而且保留了一定肉汁,正!轉出前一丁還是我的習慣,雖然說是錯過了試它自家的豬骨湯底,但是一份港式的粉麵早餐,還是只有一丁最無敵,至少它沒偷龍轉鳳換成大光麵。至於煎雙蛋來說還是似模似樣的;倒是多士倒不算烘得特別香脆,火喉未足,有點失望。總結:要老實說的話,我覺得它的早餐出品比起吃正餐更見出色和驚喜。大概是因為早餐時間並不算太忙,廚房也比較有心機。但這說穿了,其實都是香港茶餐廳的通病。以數次試過巨人冰室的經驗來說,其實整體都算是中規中矩的,在食物質素來說雖有更多上調的空間,但也見到它有不少進步。在此寄語一句:"繼續努力!"…查看更多
+ 7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1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4
味道
3
环境
3
服务
3
卫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豬扒出前一丁
用餐日期
2017-05-30
等候时间
5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50 (早餐)
只有燒味稍見睇頭───棋哥燒鵝餐室
棋哥燒鵝餐室
2017-06-02
早在兩星期前,得知天后區開設了一間新的燒臘店快餐廳,名為"棋哥燒鵝餐室"。再有新的燒臘店在天后區打骰,筆者本身是頗欣慰的。因為我住炮台山區多年,自多年前"貴妃雞"倒閉之後,我便沒再試過專誠去天后區斬料加餸。就算多年來這區有燒臘店開張,其質素大多強差人意,有些是不值得翻兜,而更甚者直頭食到講粗口。而其實這間"棋哥"表面上名不見經傳,事實上港島東區的行山友多少對它有點熟悉:它其實是筲箕灣東大街"新光燒鵝餐室"的兄弟店。所以無論在環境設計,餐廳Menu,甚至招牌的款式都有著九成的相似。當然它也不只獨沽一味的賣燒臘,也有部份一般茶餐廳食品。既然用上燒鵝做牌頭,那又怎能不食它的燒鵝?原隻燒鵝脾飯($88),加$3可轉瀨粉或米粉。吃燒鵝脾的精髓,在於"免切",那鵝油就會深藏在肉中,也不會因切開而滲出來。還記得數年前我到元朗的天鴻,那碗免切的原隻燒鵝脾瀨令我至今難忘。今次我照辦煮碗,且看它的火喉質素如何?原隻免切的鵝脾平放在整碗瀨粉上,光看賣相頗具霸氣。鵝皮算是燒得夠香脆,然而皮下的脂肪似乎較少,令外皮有少許偏硬;倒是肉質真的十分不錯,鵝油聚於皮肉之間,嫩滑之餘又帶豐腴。比較失望的是蘸點燒鵝的梅子醬,竟隱隱透出一陣藥水味。明顯只是買外判工場的製品。瀨粉方面卻是用上奶白色的豬骨湯底。但質感強差人意,入口不順滑又鞋口,略嫌交行貨。第二次則是試叉燒飯,下午茶時間更有迷你版($33)。這叉燒有點偏咸,但口感十分鬆化,程度幾乎拍得住天龍軒的黑毛豬叉燒;肉味和口感的實在度雖遠比不上前者,脂肪位也較多,但是有這種質素已是喜出望外;加上做到少許燶邊,更見驚喜。若你以為這裡最好賣的是燒味?那就錯了。這裡最好賣的是價值$13的菠蘿油,我是去到第三次才有機會吃得到。不過到真的吃到的時候方發覺不外如是,不但麵包外層的菠蘿脆皮又不香又淋;用的牛油更是普通街邊貨。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引起搶購?至於凍奶茶和檸茶也是一般茶餐廳貨色,無需詳述。總結:其實要挑剔的地方還有很多,如它的菜心還有很大陣草青味等等。或者簡單來說,我覺得他除了燒味以外,其他食物的質素都是求其和喱啡,絕不算合格!它的燒味倒算是有點水準,甚至偶爾值得我去斬料加餸;價錢方面也算中規中舉。但還是老生常談:"愛食燒味,可以一試;不愛燒味,無需考慮!"…查看更多
+ 16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3
味道
3
环境
3
服务
3
卫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燒鵝脾
用餐日期
2017-06-01
等候时间
5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100 (午餐)
順應潮流下的轉型───達人包車
達人包車
2017-05-29
還記得從數年前開始韓風就大行其道,更令尖沙咀的金巴利道有了綽號"韓國街"。無論是韓式零食,傳統韓國菜,以致韓燒都在這條街開得成行成市。而直到現在,這條街已然定型,可見韓風對年輕一輩的飲食定位影響深遠。兩年多前就在這條街有一間"達人烤肉"很能吸引我的注意,當時筆者甚至覺得它的裝修和服務是"最貼近韓國本地風格"的韓燒,也和朋友讚譽有加。後來它更擴展到銅鑼開分店,氣勢一時無兩。年前它突然改名成"達人包車",不但將尖沙咀的舖位搬了過馬路對面,更完全轉型做年輕市場;半年後,就連銅鑼灣店也已關門,變成了僅剩一間店。上星期的某天晚上,好友C小姐急召筆者和另一位朋友幫她搬屋,事後當然少不了她請客的慰勞宴。由於知道她甚愛韓國菜,便趁此機會帶它來這裡。時間雖已近十點,但這裡一樣人頭湧湧,十分旺場。跟兩年前達人烤肉的環境完全不同,既少了那種圍爐烤肉的感覺,也已經少了一堆青靚白淨的Oppa,但現在侍應一半都換成了韓妹。但見Menu除了用上當紅的Model 宣傳外,餐牌上的選擇大都離不開時下吹捧得最潮的韓式食物:如部隊鍋、炸雞、炒年糕等等。然而這些都不會是我們的考慮之選,加上小姐又不食牛肉,因此是次最主要的目標,其實是它招牌的超大串燒。付送的配菜一碟三款,分別為:泡菜、醃蘿蔔和粟米。雖比起"達人烤肉"時的一式九到十款遜色不少。但都有點水準,尤其是泡菜,夠辣!這道"韓式炸蝦紫菜卷"一客14件,做法是日式炸蝦卷物的變種。但用上較為油膩的韓式紫菜,另伴以少許韓式醬油混沙律醬。雖較香口,但也較肥膩。最重心的還是這足一米長的超大串燒($328),它的份量足夠三人份享用。侍應先將整條串燒吊起來,賣相非常吸晴,所以無論影相呃Like都非常適合。再細看材料:豬扒、洋蔥、豬肋骨、五花腩、雞脾菇、紅椒、雞脾肉、菠蘿、京蔥、南瓜、珍寶腸、海蝦和黃椒,份量之多,未吃已經感到先飽。韓式辣醬、淮鹽和生菜盤的配套也同時奉上,看來配套上還是做出得很充足。同以往"達人烤肉"一樣,都不用動手自己DIY去燒,仍是會有專人幫忙將材料剪件慢慢燒,以往負責燒的是Oppa,現在則由女侍應動手。然而這種食法,其實不算是最正統的韓式燒烤;要我說的話,它感覺更似多年前曾經存在的"巴西燒烤"。由於食材和份量算多,侍應也需要分成兩轉來燒,首輪是是豬扒,豬肋肉和五花腩;三者都醃得夠濃味鬆化,不乾身又帶肉汁;再加上筆者較愛吃的燒菠蘿和雞脾菇。全都深得我垂涎喜愛。相對的,燒到第二輪時,只剩下珍寶腸、雞脾肉這堆大路的食材,就較難引起太大的意慾;尤其不滿的是海蝦卻只有一隻,份量又怎夠三個人吃?C小姐點的這款"韓式鐵板魷魚配五花腩",是她在明洞曾經食過的菜式。由於用上的韓式辣醬很多,故此又濃味又辣,說不上能吃得出五花腩和魷魚的味道。然而它勝在泡菜和椰菜夠多,將整個膩度整體下調。故雖然是十分濃味的菜式,卻不容易吃厭,反有愈吃愈過癮的感覺。最後的韓式海鮮炸醬麵卻是令人失望,麵底完全就是韓式即食炸醬麵,加上蝦仁、蜆、青口、青瓜絲和一隻全熟的蒸蛋。由於用的食材都是急凍海鮮,本身鮮味已經不足,再被濃味的炸醬汁蓋過味道。因此整體就跟很多海鮮配料的即食麵毫無分別,直叫人大失所望。這牌子的韓式燒酒要$68一支,價錢有點離地。但桃味味道太似藥水;反觀柚子味的燒酒卻味道不俗。總結:埋單$939,雖然是次是慰勞宴有人請客。但平心而論我覺得它的水準比起"達人烤肉"時期退步了,筆者覺得它轉型去形合市場,反倒沒有它以前做著韓燒時的驚喜。也許形合潮流似乎是大勢所趨。尤其走韓風的市場,往往需要走在最尖端。在經營者的角度,轉型也許情非得已。若你偶然想吃點時下的潮流韓國菜,這裡的選擇,份量以及質素都可取。然而筆者絕不推薦部隊鍋,除非你很有興趣。…查看更多
+ 19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3
味道
4
环境
4
服务
4
卫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超大串燒
用餐日期
2017-05-19
等候时间
15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300 (晚餐)
天外飛仙的福氣飯局───滿福樓
滿福樓
2017-05-23
筆者最近獲得朋友的邀請,間接有幸參與KC的滿福樓飯局。講起"滿福樓"這個名字,其實代表滿懷福氣的意思。但對於筆者我自己來說,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不過這次我不會大費周章慢慢敍述,還是直接入主題吧!滿福樓對不少人來說並不陌生,尤其較為中產的老一輩而言,相信它和福臨門都是他們的飯堂之選。自從兩年多前經過大裝修之後,環境變得更豪華更寬敞。上年年尾,更請得曾在"利苑"和"南海一號"的孫師傅擔任主廚,引入了多款的新招牌菜。但見這裡的茶杯碗碟,就算在裝修之後仍保留"天外飛仙"的招牌設計,盡見優雅。但這圖案令我第一時間想起的,不是白雲城主葉孤城,反而是星爺的"大內密探零零發"!是次KC連開三席,共近半百人數,但並不是座大廳,而是直接開大房。但見菜單上列明了十三款的菜式,大部份都是孫師傅的撚手招牌菜。等了半小時左右,人齊,就直接開波!打頭陣的分別是四道前菜。最先上檯的是這道冷盤"冰鎮白靈菇",這道菜第一眼錯覺幾乎以為是鮑魚,加上伴碟還有日本豉油和山葵芥末,賣相有點似日本刺身。一啖入口,菇菌香味濃重,能在口腔迴盪久久不散;口感上肉厚爽滑。筆者認為齋吃已經夠清香醒神,加豉油和山葵芥末反有少許畫蛇添足。第二道前菜是蜜汁燒雞肝,賣相表面甚有光澤,蜜汁塗滿表面,味道也已盡滲入雞肝之內;然而雞肝非我所愛,質感始終未能習慣。相對的,我非常欣賞第三道的蜜汁叉燒。叉燒用上梅頭肉、麥牙糖燒烤而成。加上燒到有少許燶邊,做到皮帶微脆,而內在軟腍的效果。最後的前菜是"金絲脆腰果",據知也是孫師傅想出來的菜式。所謂金絲,就是舖得似雀巢的幼芋絲,底部內藏鬆脆的腰果。兩者皆經脆炸,再蘸上以蜜糖混醋製成的秘製醬汁,但芋絲之間並不會因醬汁而黏成一團;從賣相中已看出手工繁複,巧奪天工。其口感香脆酥化,芋絲和腰果也沒有炸過火,仍保留充足的食材原味,更值得大讚!吃罷四道前菜,味蕾還在回味,尚未回氣之際,主菜已經殺到:這道"風味金榜開邊龍蝦"是孫師傅的獨門菜式。上檯時已有一陣很香的喇沙味樸鼻而來,當中隱透香茅和椰汁等香料的氣味,正是南海一號傳聞已久的"金榜醬汁"。據知,本身這道菜是偏星馬系的風格,但來到滿福樓後,孫師傅更加入了少許泰式的風格,令整個醬汁都更添惹味。開邊龍蝦體型夠大,肉質結實而彈牙,加上稍經油炸,令金榜汁滲入其中,甚見細膩。但驚喜還在後頭,那伴碟的炸饅頭更是畫龍點晴之作,佐以醬汁吃更見出色。緊接著是"台式三杯焗桶蠔",目測一煲內的蠔有七,八件,每隻都很大件。醬汁方面用上三杯酒調較,香濃入味之餘,精華也已盡被蠔和乾蔥等材料吸收;巨蠔也經過先煎熟再焗,外層帶少許焦香脆口,伴以乾蔥一起吃,感覺極似鑊氣小炒,若用作送飯則更佳。兩道的濃味菜過後,用一道比較淡味的"魚湯手打魚腐浸時蔬"清一清味蕾。手打魚腐質感鬆軟,甚似梳乎里;魚湯鮮甜之餘卻不算太濃,並沒有掩蓋魚腐的鮮味,兩者匹配,堪稱如魚得水,相得益彰。味蕾過完冷河,又轉回濃味菜式,卻原來這"花雕鹵燉牛肋條煲"是KC臨時加碼的推介。未上檯已聞到極香的花雕酒味,令人食指大動。牛肋條的肉質厚而鬆軟,用花雕和鹵水製成的醬汁完全和牛肋融和一體,味道雖然濃厚,卻又不會奪去牛肉的味道。而更跨張的是,剩下的醬汁用作送飯,一流!"豉油皇茶燻雞"同樣是一道濃味菜式,同樣是未上檯已有一陣清香的茶燻味。這茶燻雞也更坊間不同,是少有的呈濕身而非乾身,保留了一定的水份。雞肉中隱隱透出清香茶燻味,肉質皮脆而內嫩,一步到位。埋尾的是"魚湯四寶泡飯",但這泡飯同樣跟坊間不同。上檯時脆米和湯是分開上的。直到吃的時候才加進湯中,保持脆口的口感;內有配料還有:蝦粒,帶子粒、葱花、唐芹粒、芥蘭片、冬菜、肉鬆和冬菇粒等等,奶白色的魚湯鮮甜熱辣,竟比魚腐 的湯頭更濃,完全吊出了整碗泡飯的鮮味。飯後的甜品時間,當然先數滿福樓招牌的"香蜜蛋散",酥化香甜,油而不膩,而且夠大塊;而"炸芝麻湯圓"則是夠熱且內裡流心;最平凡的應該是"楊枝甘露"。三道優質甜品,為這次"福氣飯局"劃下完美的句號!總結:十三道菜,每一款皆出色佳餚,也盡見孫師傅的心思。若真硬要我說缺點的話,大概是我坐的這一圍竟沒人記得帶酒,未免有點美中不足。若宴請VIP級客人或長輩,或家庭式食飯。滿福樓的環境服務,以至食物質素,都絕對是十分適合,且夠體面的好地方。據知它的點心也非常有名,可是要試的話,或者要輪到下次裡無論在…查看更多
+ 26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1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5
味道
5
环境
4
服务
5
卫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蜜汁燒叉燒,風味金榜開邊龍蝦,香蜜蛋散
冰鎮白靈菇
金絲脆腰果
用餐日期
2017-05-16
等候时间
20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800 (晚餐)
用餐优惠
試食活動
七國爭雄下的米芝蓮一星───蔦Tsuta
蔦
2017-05-20
五月飲食圈的大新聞:先有The Cheese Cake Factory到港,然後月中開始是法國美食節;而將近月尾,當然要數米芝蓮一星的醬油拉麵店──"蔦"降臨香港。蔦Tsuta於2012年在東京的巢鴨區開業,其名字有著常春藤之意,而在巢鴨這老人區開設更是別有深意。創辦人兼老闆為大西祐貴師傅,其發跡的奮鬥史恕我在此略過,但他創辦了四年時間,在2016年就能奪下米芝蓮一星的頭銜,實力可見一班。不但在Tabelog獲得3.95的高分數,其總店最長的等候時間更平均為3~5小時,真的是非常跨張。近兩年間,他更進攻海外市場,先是上年尾開始先後在新加坡開設兩間分店,然後在澳門永利皇宮開設姐妹店"花悅";而到了今年四月時候,蔦更開設台北店,而香港店則在今個月正式降臨登龍街。登龍街是拉麵店的主戰場已不是新聞,"蔦"作為過江龍,有著米芝蓮的牌頭,更標榜每日拉麵限定400碗;首日收到風排隊人數平均每小時達40~50人。慶幸今天一早10:45就前來,只需要排第七個,因此很順利便能在十一時半準時入席。它標榜自家牌頭是世界首家米芝蓮拉麵店,但其實引起不少Blogger爭議的。因為以時間排序來講,MIST才是2011年世界首家米芝蓮拉麵;但冰水達人又說組別問題所以不算數。孰對孰錯,筆者已無意去理會。最重點還是:上場便知真章!由於店舖座落在V Point地下,面積自然大而寬廣;環境裝修幽雅之餘也多少有點Grand;但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吧檯位,統一圍著正中央的開放式廚房,因此可以完全看到師傅的製作過程。而且可能是初開張的原因,大西師傅是親自落場督工,甚至親自出手煮麵,真是十分榮幸!但講到最特別的,應該是這個自助點麵機,並可用八達通付費。雖然在日本隨處可見,但香港玩這招還真是頭一遭。Menu比較簡單,只有拉麵和飯各兩種味道,卻缺少東京總店的雲吞。拉麵來說配料是叉燒和半熟味玉的不同份量配塔,也沒有硬度選擇。而飯類則以以粒狀或片狀叉燒為主。各顯不同的風格。第一次來,當然是試招牌的黑松露醬油拉麵。但最基本的價錢也要$98,加味玉半熟蛋更要$113,價錢頗為離地。米芝蓮嘛,就是"寸得起"。但看這裡不見有水供應,飲料只有一款麥茶,並可自選冷熱溫度,卻要索價$15一杯.。雖可無限添飲;但總覺是半強迫硬銷。使筆者有種去了"九記"的錯覺。輪到主角的醬油拉麵,但見大西師傳一次整四碗,盡顯專業功架,非常型棍!先呷一口湯,蔦的湯底一直是走淡麗清新的口味。主要的高湯用上了雞骨、蜆、昆布和魚乾,再每天熬製九小時而成,另加入了長野縣以及和歌山兩種醬油作調味。若直接就呷一口醬油湯底,筆者認為真的是比較淡口,清香部份不算太出,味道清新中帶微甜,口感柔和順口;那一小匙黑松露醬更起了助燃作用,若將它撈勻,會吊起整碗湯的香氣,也增加了細膩的層次質感。但,整體上似乎並不適合普遍香港人的濃重口味。麵是用上日本總店直送的幼身soba,在咬口嚼勁和麥香的表現上都合格。然而一碗只有100g的份量似乎並不夠食,如果要"替玉"就要加$20,那我還不如要一碗飯。叉燒是用上比較瘦的豬肩肉部份,質感不算嫩滑,有點似低溫煮的啖啖肉叉燒。它充滿肉香和咬口,但就偏向薄身,吃得有點到喉不到肺。荀只有長長幼身一條,不過就沒有渣,雖覺得份量不夠但也有加分位。而半熟的溏心味玉(蛋)算是做得合格,無論溏心位和醬油的入味度都做得很完美。但筆者覺得由於做得太入味,愈吃得深入,就覺得愈鹹。灸燒骰子丼則要$35一小碗。所謂骰子就是切粒叉燒,但目測叉燒份量似乎有點少。幸好叉燒有點脂肪兼經過灸燒,明顯就比拉麵上的薄身叉燒好吃不少。加上它有洋蔥粒作為調味,用作配日本米,再合適不過。總結:埋單$163,其實整體價錢算是整條登龍街上的拉麵店中最離地的。在味道和質素上而言,它的確是很值得推薦的;但性價比和CP值還是較低,加上又不是香港人的主流口味,縱有米芝蓮的加持,在這登龍街上的競爭力似乎暫時仍有點弱。短期內,或許會再去一次試試它的鹽味湯底,到時再補一篇。…查看更多
+ 21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1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3
味道
4
环境
5
服务
4
卫生
1
抵食
推介美食
黑松露醬油拉麵,白松露鹽味拉麵,灸燒骰子丼
用餐日期
2017-05-20
等候时间
10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163 (午餐)
屈機又刁鑽的吞拿魚腦天───坂奈
坂奈
2017-05-18
最近筆者從"漁獲浜燒"老闆Johnson閒談中得知,其旗下的豚燻拉麵宣佈暫時結業。曾經三刷豚燻的我,對它的拉麵評價是中上,其實筆者覺得它有發展潛力,所以今番結業其實我有多少吃驚。固中原因我並沒深究,但據說他準備有將豚燻搬遷的打算,將來有機會才再度重開。故勿論如何,在短期內,似乎我是暫沒機會再翻兜……而取而代之的,是換上了新招牌的燒魚御膳店,名為"坂奈"!筆者猜測:也許是拉麵市場在銅鑼灣的競爭太大,加上很快又有過江龍降臨登龍街。故Johnson將其轉型,並做回最耍家的海鮮,在營商策略來說其實是很聰明的。加上它加入御膳配套和一些從未在香港輕易見到的食材,光是Gimmick上,的確要比豚燻時期要大。它的裝修似乎跟豚燻時一樣,但招牌換了,就連師傅也換了人。現在的主廚,是曾在"南亭"工作過,一位經驗老到的師傅"串燒豪",眼見連開放廚房的用具由煲換成了燒爐,那用來凍叉燒的低溫櫃,則變成了用來放冰鮮魚,可說是完全變了天。Menu統一以不同的燒魚類為主,雖然種類不算多,但都是香港不易見到的日本魚類;侍應更會拿整盆鮮魚講解和建議;而當中的兩三款,更是時令魚,會隨不同的時候更換款式,盡見專業。但數它最刁鑽的,該是它最貴的招牌菜────"吞拿魚腦天",光一客就要$288,是次我配御膳更要$318,堪稱全場最貴。這腦天究竟是什麼?它其實是吞拿魚前額兩邊的肉,一條魚只有兩塊,佔整條魚重量0.5%左右,也是吞拿魚全身上下脂肪最多也最平均的位置,大部份魚商會留自己品嚐。因此坊間一般鮮有可以食到。不同以往的豚燻,飲品類取消了High Ball,並引入了更多的細支清酒和梅酒;價格上較為鬆動,也多了不少的選擇。如這支金紋世界鷹($148,300ml),配刺身或燒魚都有不俗的效果。正餐上檯,其御膳的配搭算是十分豐富:除了有四件主角的吞拿魚腦天,還有刺身漬、煮物、麵豉湯和飯。件頭和份量並不算細份,雖未起筷但賣相已先收貨。前菜的刺身是北海道鹽麹帶子刺身漬,配蘿蔔漬和三文魚籽。這前菜的味道非常多變:單吃的話可感受鹽麹帶子的爽滑和鹹香鮮味;伴以蘿蔔和三文魚籽並吃的話則添加了少許微酸味道和爽口口感;若再配以清酒佐吃,更令整體鮮味大提升,直似如魚得水,絕對是上佳的送酒恩物。煮物是薯仔煮牛肉,但內裡也有蘿蔔。這道煮物跟旁邊姐妹店"豊勝手丼"是一樣的,似乎也是用牛舌位,用上味醂調味。牛舌同樣入味,但似乎不夠甘柔和軟腍,薯仔卻是剛好相反,未免有少許妹仔大過主人婆。而麵豉湯則是用上鮮甜的蜆貝作材料,令本身單調的味噌多了一份蜆貝的鮮甜,加上煮得夠熱,盡見師傅的誠意。輪到主角的吞拿魚腦天,一客四片,厚身又大件。師傅有先用火槍燒至半熟,用火灸迫出了一定份量的油脂,令魚油平均覆蓋表面,再加入少許鹽漬皈伴以檸角上檯,令整體達到了色、香、味的絕佳狀態。入口更是不得了,腦天的魚鮮香味雖比優質的大拖羅淡身一點,但口感軟滑而豐腴,但又帶少許彈性;魚油溢出,卻有種似虛還實的感覺。豪師傅再三忠告一定要趁熱吃,否則一旦凍了魚油味就會開始變腥。白飯當然是用日本米,但這裡還有"飯素",配套上又有加分位。吃過御膳,發現尚有酒剩,便多點了幾道下酒菜。不過這道吞拿手魚伴山芋蓉的水準卻有點令我失望,主要是因為赤身上用的山葵芥末太多,以致蓋過了赤身的味道。已反映望作法出改善。酒盜芝士也是非常不錯的伴酒菜,但跟"鳥居"一樣用上太多的梳打餅伴碟,以致筆者根本食唔哂。但其實,正宗的酒盜芝士是沒跟梳打餅的。另外師傅還給我試了一小碟的螢光魷魚,雖然有少許死鹹,但送酒也非常不錯。總結:這吞拿魚腦天令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或者應該換個講法:"太過屈機!",相信日後應該會多次翻兜,老實說$318這個價錢,卻能有這種品質,絕對不算離地。或許有人會問:一條吞拿魚只用兩片腦天不會很浪費嗎?其實剩下的部份,都到旁邊的"豊勝手丼"去了。能恰當地物盡其用,真的要稱讚Johnson的生意頭腦。而且到5月31為止,更推行全日御膳買一送一優惠(以貴價為準),希望在此之前,我可以找朋友再來一次!…查看更多
+ 20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5
味道
3
环境
4
服务
4
卫生
4
抵食
推介美食
吞拿魚腦天御膳
用餐日期
2017-05-13
等候时间
10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450 (晚餐)
街角下的遊船河───Samsen泰麵
Samsen 泰麵
2017-05-14
Samsen其實並不算什麼新開張的餐廳,大大話話早已開張接近半年。上年尾剛轉工作到金鐘區時,從同事和不少blogger之間都聽到它的大名,似乎獲得不少青睞。主理的老闆,原來是Chachawan的大廚Adam Cliff,所以店面環境也承繼了這種泰式的街頭風格。然而我上年底第一次去的時候完全是碰釘的,它的店舖其實不大,而且又沒得訂位,因此不論午市或晚市,那條人龍比起一蘭不遑多讓,因此筆者我一直在等一個機會……直到三月中的時候,看到一篇關於Samsen的文章,更重新勾起我條癮。於是決定在十二點正的午飯時間箭步跑去;而似乎是過了一段時間的原因,兩次前往都沒再看到長到跨張的人龍,很快便能順利入席。很幸運的我每次都一人來所以被安排到吧檯位坐,在這位置,師傅無論執碼,落鑊,以至上碟的步驟都一目了然;就連右邊水吧位的師傅如何調較飲料也看得清清楚楚。別以為這種裝修環境價錢就很貼地,其實光是午餐的Menu,就全部過百元起跳;而且就只有五款選擇,並不算多。本身我第一次是想先試遊船河的,但主理的師傅竟然主動推介我先試它們的泰式炒和牛飯加蛋,那我當然卻之不恭。其實這碟泰式炒和牛飯賣相看起來真的很似$30左右的碟頭飯,但索價卻要$128,貴到飛天的原因:飯當然是絲苗底,但重點還在於主角用料是用鬆軟的和牛,貨真價實而且份量充足,吃得出來沒用鬆粉醃過,牛味濃重,肉質鬆軟而不乏彈性,配以泰式辣椒,蔥,蒜,九層塔等香料配套,煮得極有鑊氣,惹味之餘也辣勁非凡;至於煎蛋則是反蛋,搗破中心仍可看到蛋汁流出,令和牛的鬆軟度多添了一層滑嫩,讓人一吃上癮,欲罷不能。若說稍為有缺憾的地方,就是口味太濃重,愈吃下去會覺得愈鹹;加上辣勁十分持久,吃完之後喉嚨如像火灼,非常熱氣。而第二次來,終於試到它的和牛遊船河,同樣地也是$128一碗,不過遊船河的重點不只和牛,配套還有香草、肉丸和牛腩。老規矩先呷一口湯,湯底呈深褐色,有點似血,質感濃厚,聞起來有股藥材的味道,卻不似肉骨茶。原來是以豬骨、豬血、黑醬油以及多款泰式香料用數小時熬製出來。此湯頭口感有層次,但味道極度濃重,鹹鮮中有股微微的甜酸,加上有不錯的辣勁,卻又沒有豬血的血腥味,有著十分獨特的吸引力。和牛質感同樣滑嫩,牛腩則次之,最平凡的該是肉丸。但是由於湯頭味道太過霸道,這些配料的原味都吃不出來,未免有點浪費!河粉形狀幼細,質感爽滑之餘有點韌性,感覺竟有點似酸辣粉。加$18有一碗炸豬皮,齋吃的話脆口帶點鹹,可是慢慢加進湯中,待浸軟和盡吸湯中精華吃之後又有別的一番風味。而且如果沒叫遊船河的話,你還可以叫侍應拿碗湯給你伴吃,且不另收費。隨午餐還會送泰式奶茶,檸茶或咖啡,奶茶和檸茶我都先後試過,它似乎有將就香港人口味不會過甜,大熱天來一杯,爽!總結:埋單連加一約在$160~$170左右,如果再加甜品相信會過$200。以泰國菜的午餐來說,這種價錢幾近拍得住金鐘的Apinara,很明顯的主力目標都是附近白領和中產人士生意。加上始終地頭是港島區,價錢當然不可能和九龍城相比,光是舖租已經大有分別。但看坊間不少評語指它好食,但價錢離地。筆者我就覺得:在現代的香港人的定義,平和貴的價值分別只在於是不是市場主流。但既然成本不到$40的部隊鍋一樣有人給$200~$300,還覺得好抵食。那,誰敢說這裡沒市場?…查看更多
+ 19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1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4
味道
3
环境
4
服务
4
卫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Wagyu beef boat noodle,Crispy pork rinds
用餐日期
2017-05-12
等候时间
10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161 (午餐)
芝士蛋糕夢工場────The Cheese Cake Factory
芝樂坊餐廳
2017-05-03
五月頭飲食圈的大新聞之一,相信都數美國知名品牌的The Cheese Cake Factory在海港城開張,更是在香港的第一間分店,來勢凶夾猛,更直壓如日中天的Lady M。其實打從大半年前,它已經有一系列的宣傳和預告會來香港,令一眾食家和港男港女們引頸以待,也終於在今年的5月1日正式開張。在此,我不得不佩服美心集團的包裝以及宣傳手法,在"五一蝗金週"開業,還是在海港城。這種知名品牌第一批吸金的客人,若不是蝗蟲,就肯定是大媽!它的背景相信已經有很多報導,筆者就不再重覆了。不過它的名氣究竟引來多跨張的人流?我這樣形容吧:它的店舖是取代了嘉禾港威戲院的位置,整體約9000呎,約一個皇宮酒樓般大。但是若大家認為絕對夠容納客人而不用排隊?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目前不設預約制,所以堂食最少也要排大隊等三粒鐘,除非若閣下的耐性夠,否則只是玩死自己而已。最初開業的頭一天,由於預示到問題所在,我完全不敢前往。後來從某位前IG女神的直播中得知,其實外賣似乎並不需要等太久,只需約等十五分鐘。於是便今日膽粗粗搏一搏,果不其然十分順利就可以點餐帶走,還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若大家有細心研究的話,必定知道The Cheese Cake Factory不只會賣Cheese Cake,還有鹹點以及正餐;只不過我也相信絕大部份的人是想試它的Cheese Cake而已,正餐也不過是點綴。相信店方也清楚到這一點,所以外賣全部清一色只做蛋糕。每個人進來,指定動作必定是先去蛋糕櫃影相打卡。也很難怪,它的蛋糕櫃的確比想像中吸引,十多款Cheese Cake琳瑯滿目放在櫃中極為吸晴;而外賣的Menu也大哂冷,共三十多款的Cheese Cake種類,有些味道更是Fusion 了Godiva或Oreo的產品;另外再加上數款非Cheese Cake的特色蛋糕,價錢由$75到$88不等。筆者的最佳策略是:如果叫外賣,最近可以享受或幫蛋糕影相的地方該是海港城的Food Court莫屬,非繁忙時間是應該可以找到位置的。筆者我比較幸運,後來去到朋友的餐店開心share。而是次我共叫了三款Cheese Cake:Fresh Strewberry($79):全店最賣得也最多人叫的一款Cheese Cake,是次我點的三款芝士蛋糕中味道偏向最清新和原始的風格。在美國的朋友曾跟我說過:The Cheese Cake Factory用的是100% Cream Cheese,並不似坊間會混雜其他芝士。因此蛋糕內部的Cream Cheese味道較純,口感較Soft,濕潤之餘也感覺到其飽滿充實的芝士感;此外也因為沒混雜其他芝士,不會有種突兀的酸味,難怪這麼多年來,其質量也保持得到獨特的高水準!新鮮的士多啤梨爽口清甜,雖然加了甜漿,但是也沒令士多啤梨變到死甜,卻將其清甜顯得更突出。一旁的奶油忌廉也絕非一般欺場的行貨,鬆軟幼滑,配搭不同種類的蛋糕都有驚喜。Chocolate Tuxedo($79):又名朱古力燕尾服忌廉芝士蛋糕,由於共有四層,故外表類似燕尾服而得名。以由淡入濃的順序選擇來計,這應該算是比較中規中矩的款式。外層的朱古力不到濕潤,味道較深沉;二層是屬於用Mascarpone Cheese 制成的Vanilla Mascarpone Mousse,所以最柔軟的芝士部份在這位置;三層的chocolate ganache以朱古力醬和Cream Cheese制作,若以朱古力味道最突出的該數這一層;至於四層的朱古力鏡面蛋糕質感較硬身,以作托底之用。因此這蛋糕的重點著重於豐富層次感,也明確突顯出Tuxedo之主題,甚見出色之處。Caramel Pecan Turtle($79):三種味道中,數這個款式最甜最漏,也算是較為重口味之作。頂上的朱古力醬是用Dark Chocolate制成,又杰又甜;外層則使用了龜裂合桃加上Caramel制作,也同樣是香濃的霸道甜味。中層和底層則分別用上一般Cream Cheese和朱古力鏡面蛋糕,但是由於頭三層都已經是極漏,所以整體沒甚麼層次感可言。雖仍是十分美味,卻很易吃膩,至少筆者我似乎不太喜歡這一款蛋糕。總結:不知不覺打了數百字,都是筆者最真實的感受。同場的朋友覺得$79一件蛋糕的價錢雖然離地,但是份量之大再加上品牌效應還是值得的。當中有一位朋友更是Cheese Cake 迷,更說到質素比Cova更好更有看頭,令她有意翻兜。若問筆者我的角度,我唯一擔心的只有三點:其一,排大隊才能堂食的情況究竟要維持多長的日子?第二,既然由美心集團做包裝或宣傳,第一水還好,將來會否同樣墮落而不能維持?第三,這裡會不會步Lady M後塵變成蝗蟲又一聚腳地?又或者,在以上的考慮未到嚴重的地步時,我應該考慮先多試它多幾款的Cheese Cake為佳!…查看更多
+ 13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3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5
味道
4
环境
3
服务
4
卫生
3
抵食
推介美食
Fresh Strewberry,Chocolate Tuxedo
用餐日期
2017-05-03
等候时间
15 分钟 (外卖自取)
人均消费
$79 (下午茶)
遇風雲也未必化龍────風雲丸
風雲丸
2017-05-02
早在上個月經過灣仔集城附近的時候,方發現本來的板長壽司執笠,裝修板換成了一間新晉沾麵店"風雲丸"。細查背景之下,果不其然又是過江龍背景。風雲丸在2009年於廣島開店,其背景是廣島霸嗎拉麵集團的分家,短短8年間,已令它在日本以及海外地區開了足六間的分店。而第七間的選址在香港其實並不意外,畢竟霸嗎拉麵已先在銅鑼灣和尖沙咀已取得了一定成績,想拓展業務也是意料中事。而它選址在灣仔和銅鑼灣之間,避開了兩個主戰場的競爭,可說是有著不錯的地利作開始。但"風雲丸"和"霸嗎"的關係,加上這名字,真的會令我聯想到風雲的漫畫。若霸嗎是"雄霸",那它就是"風雲"?由於繼承了板長的大舖面積,它的裝修環境非常不錯。雖同樣是和風,但與其說它是沾麵店,倒不如說更似居酒屋。加上座席之間的位置夠廣闊,算是令人坐得舒服。Menu採用畫飛紙,暫時有三種味道的石鍋沾麵選擇,價錢都在接近$100上下。至於小食似乎跟霸嗎幾乎同出一轍:餃子,炸雞還有飯類。不太算有新意。水老規矩是自助斟的形式,但不是冰水達人最愛的冰凍溫度!倒是汽水的溫度夠凍,更大多以日本的直送汽水飲品為主。但,價錢似乎有點高水,似這綠茶可樂都要$25。首次試最原始的味道仍是老規矩,石燒濃厚豚骨魚介沾麵,一客$88,若加味玉流心蛋則承惠$93。而麵和配料的份量都有選擇,但看加$45有800g的富士山盛,忽爾在想:若不是搞大胃王比賽,究竟有多少人會吃得到?沾麵湯汁以石鍋盛載上檯,跟尖沙咀的元祖沾麵專門店一樣。石鍋都是它們的Gimmick,在保溫效果上比起用熱石的來得更佳,時間也更久。但這沾麵汁其實算不上理想,魚介和豚骨香的味道較為深沉,並不明顯;最大的死症是味道上偏死鹹,即是加上檸檬汁,也蓋不過這個缺點。唯一優勢的地方則是層次感較厚,令麵底易於掛湯。但是整體仍未如理想。不夠味,如果有魚介粉或者還可以補救,但看它的配套似乎沒有這東西,設想明顯並不周到!麵條標榜用上自家製的極太麵,可是其粗身度比一般的極太再幼一點點。其實它的麵質很不錯,掛湯力也夠高,更有溫熱和冷麵兩種類選擇,前者較有麥香味,而後者口感則較煙韌。荀條有兩條,硬身又有渣,完全不合格!叉燒很大一塊,呈半肥瘦;也有經灸燒,有不錯的焦烤香味。肉質厚切且啖啖肉,然而在肉質上感到鞋口,也不夠鬆化,縱有脂肪位搭夠也無補於事。半熟流心玉子之前有朋友來試過,是變成了全熟蛋。總算我這次來沒出現這個問題。內呈流心,蛋黃不苦澀而有微微蛋香味,頗為新鮮。但是否次次都有如此穩定的水準還有待觀望。吃完沾麵後,就到加湯的"湯割"時間。然而本身沾麵汁的缺點,成了湯割之後並沒有改善太多,味道依然是偏鹹,而魚介味更是由少許變到幾乎沒剩,飲了兩口已經放棄……這辛口沙拉羽根餃子($38),其實霸嗎本店也有類似的菜式。就只是辣麻油和沙律醬放在煎好的餃子上。賣相雖不怎樣,但味道還是挺辣和油膩;且餃子的內裡乾身,也明顯煎得有點過火,整體上總覺得稍為行貨。總結:埋單$156,不收加一,且新張期有優惠券減$20,故實際是$136。但它的質素實在不太理想。還說開業初期已有日本師傅駐場,但初期已經如此,實在不敢想像之後會如何。其實來這裡之前已經不抱太大期望,因我對於廣島霸嗎拉麵的印象麻麻,而好友W先生更是對其爆粗狠批,大為失望。而據知霸嗎將在蘭桂坊開設第四店,筆者其實覺得:既然有錢開分店,為什麼不先搞好自家的食物品質?"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若然霸嗎是"雄霸"的話,那風雲丸看來也未能令他化龍,至少在香港並未可以。或許它有著強大的背景,但是跟附近的三田,Tetsu相比競爭,難食倒未至於,但它肯定未夠班,甚至整體上都需要提升。…查看更多
+ 24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6
分享
检举
E.I 如果風雲丸可以效法霸嗎拉麵,出雞叉燒沾麵的話,我可能會考慮一試,現在只有豚骨魚介沾麵我還要考慮一下……
2017-05-08
回应
张贴
评分
2
味道
4
环境
3
服务
4
卫生
2
抵食
用餐日期
2017-05-01
等候时间
15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136 (下午茶)
用餐优惠
優惠券
這才叫真正的隱世------北角電車飯堂
北角電車飯堂
2017-04-24
坊間的不少雜誌, 總是喜歡用一些術語,如"隱世"或"邪惡"等等。總之能形合大眾市場口味的就行,而且還愈用愈濫的原因,劣食也可成為必試。對於真心喜歡飲飲食食的老饕來說,看到還真是"哭笑不得"!事實上,香港這個"豆腐潤"咁大的地方,究竟真的有幾隱世?筆者我認為隱世的定義是:大隱隱於市,很方便去或就在左近,但就是"無乜人知",然而食物卻有著驚喜的表現。要不然就是九曲十三彎才去到的地方,只可以叫做"山旮旯咁遠",卻未能稱為"隱世"。而位於春殃街附近的北角電車總站,就可配得上"隱世"這一詞!只要是港島區的居民,都應該知道香港有數個電車總站,包括:跑馬地,堅尼地城,西營盤,北角和筲箕灣。電車車長每逢到尾站交更的時間,總會到站長室旁的飯堂休息和用餐。而在這幾個站中有一處飯堂是特別的受到注目,那就是北角電車飯堂。最清楚它的存在,除了電車司機外,應該就要數春殃街一帶的街坊或街市佬,因為它有做著外賣,加上師傅買材料大部份時間就在春殃街,更可謂近水樓檯先得月。那為什麼還是沒什麼人知道呢?很簡單的原因,它既沒有裝修,而且又本身是員工飯堂。不知實情的人又怎知道原來它會做街客生意?它的門口外更是有一道膠簾,所以在外面是完全察覺不到的。但你大部份時間都會嗅到很香的鑊氣,而走進內部才發現別有洞天,雖然裝修簡陋,冷氣也不算大,但也勉強算是個似樣的飯堂。這裡不設任何飲品,但是有香濃普洱提供,絕對比點心店更似樣,甚至茶味有接近傳統茶樓的質素。而菜單水牌都貼在牆上,除了有大量菜式選擇,價錢更是貼地到不行,大部份粉麵飯由$34起,最貴的也不到$40元,經濟又抵食。講到它的招牌菜,也最受歡迎的,當數星洲炒米和椒鹽豬扒飯。兩年前初到此地試過其星洲炒米至今仍然回味,兩年一別,先行翻兜的仍然是它。師傅是即叫就即做,這邊落單,轉頭就立即執碼落鑊炒,盡見專業!這星洲炒米材料並沒有蝦仁,收得$34這價錢也預料到是這情況。不過它有著充足鑊氣和大碟份量搭夠。至於在其他的配料上:洋蔥、乾蔥、辣椒、芽菜切絲叉燒,另外還加上少許火腿肉,配料上說不上豐富,但量多又夠平民,吃得夠飽之餘又不會投訴,還想怎樣?不過這個咖哩粉的香味倒沒兩年前理想,內裡也少了一點點的蝦膏香味。師傳說因為附近的印尼香料店執笠,之後換個好幾間的貨都沒以前用開的出色,或者需要到很遠的地方找其他代替品才行,總括而言,水準還是比兩年前要失色了一點點。青島還是我到附近的7仔自己買的,這裡的好處是可以自備飲料,自由度很大。總結:只要電車一天還存在,我相信它也一直會存在。而它的"隱世"也絕非浪得虛名。若三不五時覺得想食貼地一點,又或路過春殃街一帶,不妨試試題入去看看,你絕對會有著驚喜。當然嘛,麻甩級飯堂,別要求坐得舒服,想舒服的話請叫外賣自行帶走。下次再食,應該是輪到它的椒鹽豬扒飯,到時再補一篇吧!…查看更多
+ 7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14
分享
检举
vien1010 有關餐廳食評想聯絡你的有意請whatsapp 6111-2227
2020-07-05
回应
张贴
评分
4
味道
1
环境
4
服务
2
卫生
5
抵食
推介美食
星洲炒米
椒鹽豬扒飯
用餐日期
2017-04-23
等候时间
5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34 (下午茶)
非一般的甜品和焗豬------哈妃Hafie
哈妃
2017-04-21
話說筆者我住了在炮台山區已20多年,也可以說是見證了就近天后區的多年變遷。很多人都知天后最出名的該是甜品店。可是,香港近年的舖租狂升,加上天后區競爭市場大,光賣甜品已難以發圍, 所以很多餐廳店主也相繼動多點諗頭增加Gimmick:似有同時賣串燒的,也有轉型成Café的。今次講的哈妃Hafie,似乎也深黯這個道理。它約於上年八月左右開業,最初以新派創意甜品為主題。由於水準甚高,加上老闆娘沈小姐很用心去經營,不夠兩個月便已見成績。數款的招牌甜品都已略見名氣,令它成功在天后的甜品市場站穩陣腳。不久之後,沈小姐遇上了宮崎和牛和宮崎豚這兩種食材,覺得它們大有發揮價值,於是便決定在自家的店中賣上以宮崎和牛和宮崎豚為主的正餐,尤其以"芝士焗宮崎豬扒飯"更成為它的人氣招牌菜。推出市場之後反應更備受歡迎!在上周日的一個下午,筆者終於踏進哈妃,正打算一試它的招牌焗豬;剛巧也有緣遇上老闆娘沈小姐,更和她大談食經,當中受益良多。這道芝士焗宮崎豬扒飯索價$88,當然若以一般的焗豬價錢去跟它比較,的確是未免有點離地。但它敢收這個Café級數的價錢,原因正正因為它用上了日本進口的宮崎"まるみ豚"作為豬扒,這種豚的最大特色其實就是三個字"有機豬";而引進這種優質的豚肉,於香港的小店中出現還屬首次,不得不佩服沈小姐的用心和大膽。其份量並不算多,可是賣相十分不俗。焗豬扒飯的配料還是鮮茄,紅蘿蔔,洋蔥和芝士;但講到最理想還是這個宮崎豬扒,用上了脢頭部份,而且沒經鬆粉醃製,依然做到比豬柳更鬆化的肉質,且內藏juicy肉汁,完全是無得彈。加上飯身有用優質絲苗炒底,飯芯乾身且有香口感。不過嘛,雖然是有點貪心,但我還是覺得豬扒的件頭份量並不夠我食。加$15的話有來自西班牙的無添加有汽青蘋果梳打,由於不加糖精,故沒有坊間青蘋果汽水的死甜,味道清新自然。正餐過後,當然也少不了吃哈妃的招牌甜品。蛋黃楊枝甘露:賣相吸睛;但也有少許份子料理的元素在內,所謂蛋黃其實是指舖在楊枝甘露面的一隻"煎蛋"。但原來蛋黃其實是芒果汁,蛋白卻是椰漿倒模製作,可謂巧奪天工。但是正式吃的時候,卻需要將這隻蛋搗破和楊枝甘露攪勻並吃。雖然會破壞賣相,但卻能吃出最佳的味道。不得不讚的是:這楊枝甘露真的十分足料,每一啖都有著芒果,柚肉和西米在內。沈小姐更提到它用的芒果是"時令芒果",是次芒果是由西班牙入貨,格外清甜而無渣,絕非一般呂宋芒果可比。果然夠堅,難怪可成為其招牌甜品之一!總結:其實在形造牌頭和Gimmick上,沈小姐可說是比較成功的。但是也從閒談中理解到幾點問題:其一就是其甜品店的印象被定型;即是現在加賣宮崎和牛和宮崎豚,一刻間卻仍難改變大眾對它"只有甜品"的看法。至於其二就是地利問題了,由於哈妃的店對比地鐵站偏遠,很多人因不懂來而中途放棄,也是它比較吃虧的地方。它是有向著日式Café路線發展的趨勢,只是目前來說它仍在穩步發展的階段,要繼續做大還需要走一段更長的路。在此寄語一句:"沈小姐,繼續努力!"…查看更多
+ 12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5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4
味道
3
环境
5
服务
3
卫生
2
抵食
推介美食
芝士焗宮崎豬扒飯,蛋黃楊枝甘露
用餐日期
2017-04-16
等候时间
15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168 (下午茶)
傳承下的三代鑊氣------愛文生
愛文生
2017-04-17
若提起愛文生的大名,相信很多人都一定知道它的來頭。先不說老饕和食家,就是很多現下的年青人和江湖人物,尤其住九龍區的人。若稍為對大排檔小菜有興趣的話,其中一間必定會想起的,定是這間響噹噹的老舖。它的背景,雖然Google大神定必找到,但在這裡也略講一下,它由1956年開業,原名為"龍喜",最初主打燒臘,由林氏一家主理。後來做大了之後改名"愛文生",變成主打大排檔小菜,賣的招牌,就是"鑊氣",因此多年來,它仍然堅持使用火力較猛的火水爐,質素才能保持優質水準。時歷60多年,不但生意愈來愈大;今時今日更已傳到第三代的傳人。能由一間鐵皮檔做到今天坐擁四間相連店舖,又豈是浪得虛名?對上一次來愛文生,將近七年前。而自筆者執筆以來,一直想再去卻苦無同伴。直到兩日前,老爸提到再想食鑊氣小菜,正好晚上差不多九點的時間,讓我再一次想起了愛文生。七年沒見,風采依然,店面變得有點新淨,但是簡潔格局依舊,不同的是多了天花的兩部新冷氣和電視;而廚房則由室外的鐵皮屋轉到室內,少了一份懷舊感,多了一份衛生,有辣,也總有唔辣 。大排檔式格局,Menu自然是一張過膠餐牌兩面看,方便快捷。不過這都是給遊客用,老手的話當然已"知訂",似炒飯這些餐牌沒的,你叫得到,廚房就煮得到!可惜的是當晚來得太遲,想食"乳鴿"卻已沽清,唯有下次請早。循例當然是先來一支大啤,愛文生的啤酒種類算是多,麒麟和朝日則較高水,都是$33一支。招牌之一的鮮魷($98)幾乎每檯都叫,上檯時椒鹽的惹味香氣樸鼻,令人欲罷不能。鮮魷蘸上薄炸漿脆炸,層次均勻,咬口甚似天婦羅;魷魚內裡入味而夠彈性咬口,椒鹽用量也不會因太多而引致死鹹,完全是送酒恩物。然後是很多人說過的這道黑椒薯仔牛柳粒($98),薯仔先行經過五香和黑椒等醃味,再行脆炸至金黃色,配上軟腍的牛柳粒。光是這薯仔的入味度已經完勝坊間很多有味Shake Shake薯條,除了鑊氣香氣四溢,更盡見廚師用心。若說不足的地方,大概是牛柳和薯仔的份量分配不太平均。但即使如此,它整體份量還是大碟到跨張。時菜扒鮮菇($78)以白菜和草菇為主,沒錯夠鑊氣,以蠔油作底的芡汁不會太杰,加上白菜沒出水情形,本身味道算不錯。但其實它仍是我整晚最失望的一道菜, 主要是因為用上了白菜。如果它能用上菠菜,菜心,芥蘭,生菜,其實效果會更佳。就算現在是春天,但時菜就非用上白菜不可嗎?我倒認為它可以做得更好…..有米下肚仍是老爸晚飯的宗旨,揚州炒飯($68)還是他的定番。此飯炒得非常不錯,鑊氣同樣十足,份量也同樣跨張式的大碟。飯粒方面偏長身,該是用上絲苗米去炒,而且飯芯偏乾而不臘口,抵讚;配料上也絕不呃秤,大粒蝦仁足有五到六粒之多。入口有充沛的滿足感,令人一碗接一碗!總結:埋單$368,人頭$185左右。但是其實四碟菜我們兩人還是食唔哂,部份更要打包。可見其雖然抵食,但份量實在跨張,若沒三,四人同行,只會容易造成浪費。但見這裡人頭湧湧,來的人都是三五成群。雖然其實仍有不少菜式我是想食的,但人數不夠真的有點困難!不知下次翻兜,我究竟要多久之後?而且還要叫多少人才夠?…查看更多
+ 17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6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4
味道
2
环境
3
服务
3
卫生
5
抵食
推介美食
椒鹽鮮魷,黑椒薯仔牛柳粒,楊州炒飯
用餐日期
2017-04-15
等候时间
5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180 (晚餐)
再添新驚喜的Yagura------$238抵食櫻花料理
Yagura日本餐廳
2017-04-15
三、四月的春天,是日本的櫻花季節。筆者身邊大量的朋友都往日本旅行鬆一鬆。可是我目前工作問題纏身,去日本的時間會延後到六月頭左右。雖然去不了大阪看櫻花是有點可惜。可是身在香港,仍可以感受櫻花季的氣氛。位於佐敦逸東酒店的Yagura,繼新年時候的御節料理大賣後。今年再下一城,於3月開始做為期兩個月的櫻花見の料理Set Lunch,而且和之前的御節料理一樣抵食,只需$238。加$10 同樣有青蘋果特飲和橙汁選擇,上次的青蘋果特飲令我回味無窮,今次,依然是它。先打頭陣的沙律,今次加入了兩片南瓜,卻少了粟米。南瓜的棉密和新鮮沙律的爽口成了一種對稱口感,醒目開胃。上次試的是日式蘿蔔清湯,今次終於試到Yagura自家的麵豉湯。味噌明顯不算太濃厚,不會太鹹;湯頭層次感高,而且溫度夠熱,可謂表現理想。頭盤上完,立即輪到主菜,不過這個主菜拼盤的份量可謂豐富過頭,比起新年時的御節料理不遑多讓,一份櫻花卷物、一份刺身、一份羊架、一份天婦羅、一碟漬物,還有茶碗蒸、師傅甚至同我講: "有客人投訴過食唔哂!"真的是十分跨張。若你以為就此完結?錯了,其實還有一份烏冬緊接上檯。此烏冬用上清湯底,沒有配料,雖然質感稍欠彈性卻仍有煙韌咬口,明顯就是為配天婦羅而設…….天婦羅的款式每次不同,今次是用上油甘魚和少許幼麵條,經蘸上薄薄的炸漿脆炸,所以外層的脆口度高;可惜的是油甘魚雖有鮮味,肉質卻偏乾,炸得稍為過火。加上也沒天婦羅醬汁或鹽之類蘸點,味道變得很淡。送烏冬吃倒是不錯,但絕不建議直接乾吃。漬物又是日式麻醬配南瓜和車厘茄,但是前菜的沙律已經吃了,這道菜未免重覆了,師傅看來考慮不週。茶碗蒸,出水不嚴重,先加一分;加上用上爽口菠菜做配料,再得一分;蛋夠滑,不過不夠香,離滿分就差了半分。若說最配搭櫻花料理這般主題的,應該首要數到這個卷物玉子拼盤:卷物用上四件砌成了櫻花般的圖案。而卷物的本身更用上了櫻花糖漬舖在外層,令卷物略呈櫻花的甜和香;至於內裡則是用上三文魚和甜蝦肉,頗有家庭式的味道。旁邊的玉子原來是玉子豆腐,香甜嫩滑,沒得輸!那一串的燸米丸子,清甜軟糯,更合適作為甜品才上;作為正餐的部份稍為格格不入。兩大件的炭燒羊架,童叟無欺;羊架羶味幾近盡除,肉質約七成左右熟;加上有部份脂肪位,完全是水準之作,份量和質素拍得住美食展尊貴區的出品。可惜它是日式,相信若是西式的話,加點芥末醬或薄荷醬會有另一番風味。刺身拼盤方面則有四小碟,師傅也說明用時令刺身,次次不同,今次的是:石鯛魚,但擺盤有點似花之戀。魚質滑嫩而甚有彈性,不過鮮味比較內斂。所以師傅建議不點豉油而慢慢嚐出它的真味。我倒是覺得牠有少許的腥和鐵锈味,令我有點深刻。拖羅蓉配山藥蓉,其實坦白講,山藥變成蓉我還是第一次吃,味道有點甘但偏淡;但拖羅蓉倒是沒筋,配點豉油吃,入口即溶又香口。海蜇配海帶,經過醃漬製作,口感爽口;然而入口偏酸,而且頗為明顯,我就覺得十分麻麻。心型碗的這兩塊,是厚切的灸燒油甘魚。由於經過灸燒,外層帶少許焦香,而且因為厚切,鮮味都停留在中央,入口肥美之餘,也帶充足的咬口;算是此四碟中最高分數。此櫻花圖案其實是蘿蔔,可吃可是沒什麼味道。但還是得讚一下師傅的手工。最後還有一客甜品,櫻花味雪糕,內藏櫻花鹽漬。味道有點死甜,我是有點吃不慣;不過據師傅講,還是有不少客人喜歡!總結:埋單連加一$273。老實說這個份量,這個質素,真的沒什麼還好意思挑剔的。甚至師傅也跟我說:"我們未必入到最好的材料,那就用心機和手藝搭夠",所以在Yagura,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不過此櫻花見の料理只限定做到四月尾。想吃的人就要快手了!順帶一提,據知由五月中起,逸東的地庫會大裝修,而Yagura之後會搬到那裡仍然未知,下年,不知會否仍是這個抵食價錢?…查看更多
+ 23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分享
检举
张贴
评分
3
味道
5
环境
4
服务
4
卫生
5
抵食
推介美食
櫻花見の料理
用餐日期
2017-04-08
等候时间
15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238 (午餐)
59
城市
1,379,663
餐厅
9,346,417
会员
5,310,679
食记
40,180,357
相片
85,030,662
收藏
OpenRice
OpenRice Biz
餐厅管理系统
推广宣传
订座
餐饮券
遥距排队
堂食点餐
外卖自取
招聘平台
聚合支付
饮食
  • 新餐厅
  • 排行榜
  • 餐饮券
  • 优惠券
  • 饮食誌
  • 开饭头条
  • 食谱
  • 提供餐厅资料
特集
  • 自助餐
  • 火锅
  • 包场Party
食评
  • 写食评
食家
  • 我的OpenRice
  • 会员登记
其他地区
  • 开饭喇 大湾区
  • 開飯喇 澳門
  • 開飯喇 台灣
  • 開飯喇 日本
  • OpenRice Thailand
  • OpenRice Singapore
  • OpenRice Philippines
更多
  • 关於我们
  • 联络我们
  • FAQ
  • 私隐政策
  • 条款和细则
  • 版权政策
  • 商家服务条款
  • 就业机会
OpenRice《开饭喇!》为香港最受欢迎饮食资讯媒体并已覆盖多个亚洲地区,提供最新最全面的餐厅资料、食评及评分。配合网上订座、餐饮券、外卖自取及OpenRice Pay埋单等多元餐饮服务,让你轻松搜寻及享用地道美食及最佳餐厅!
© 2025 Openrice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如您发现含有侵犯版权、商标、商业内容或其他不当的内容,请按此向我们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