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7-03
30 浏览
六月二十七日﹙土﹚人龍熱店,必然有其吸引人之處,人龍越長,某程度上受歡迎受注目的程度也愈大。排隊的意欲不是經常發生,但偶然也會受不住人群的誘惑,走進人群排隊一試。這裏列在試食之列已有一年以上,在這颱風過後的晚上,終於的起心肝,兩人在雨中隨人龍排了四十五分鐘,終等得一個廂座,總算可以坐得舒服一點。人丁旺盛,當然不能期待甚麼寧靜浪漫的用餐環境,不過裝飾也蠻別緻,牆上貼著不少相片及名人句語等。餐牌設計蠻特別,但揭起來看卻蠻困苦,厚厚的「相簿」,每頁一款食物,花不少時間才揭完,再作思考有甚麼想吃,又要再花不少時間在這厚厚的「相簿」中揭來揭去找著,蠻不方便。早上已在openrice做了點功課,所以心目中其實已有幾個目標,兩個人點了上級豚肉冷烏冬及一個熱烏冬窩,這樣可以兩個互相試吃;小食則要了木魚豚肉玉子燒和豚肉炸釀南瓜。食物也得等上一點時間,這是預料之內,先來是熱烏冬窩,上桌時石頭窩內的湯仍是滾著的,絕對新鮮即製,等多一點時間也值的。這個的豚肉是厚切,樣子大小像東坡肉差不多。友人說水準也不錯,不過湯則好像有點味精招呼了,喝完有點喉渴的感覺。試了一口湯底和一件厚切的豚肉,湯底惹味可口,豚肉雖然沒怎
人龍熱店,必然有其吸引人之處,人龍越長,某程度上受歡迎受注目的程度也愈大。排隊的意欲不是經常發生,但偶然也會受不住人群的誘惑,走進人群排隊一試。這裏列在試食之列已有一年以上,在這颱風過後的晚上,終於的起心肝,兩人在雨中隨人龍排了四十五分鐘,終等得一個廂座,總算可以坐得舒服一點。
人丁旺盛,當然不能期待甚麼寧靜浪漫的用餐環境,不過裝飾也蠻別緻,牆上貼著不少相片及名人句語等。餐牌設計蠻特別,但揭起來看卻蠻困苦,厚厚的「相簿」,每頁一款食物,花不少時間才揭完,再作思考有甚麼想吃,又要再花不少時間在這厚厚的「相簿」中揭來揭去找著,蠻不方便。
早上已在openrice做了點功課,所以心目中其實已有幾個目標,兩個人點了上級豚肉冷烏冬及一個熱烏冬窩,這樣可以兩個互相試吃;小食則要了木魚豚肉玉子燒和豚肉炸釀南瓜。
食物也得等上一點時間,這是預料之內,先來是熱烏冬窩,上桌時石頭窩內的湯仍是滾著的,絕對新鮮即製,等多一點時間也值的。這個的豚肉是厚切,樣子大小像東坡肉差不多。友人說水準也不錯,不過湯則好像有點味精招呼了,喝完有點喉渴的感覺。試了一口湯底和一件厚切的豚肉,湯底惹味可口,豚肉雖然沒怎樣煮過味道,至少也來得肥美,肉也算嫩滑。
隨後到自己的冷烏冬上場,吃手打烏冬,始終比較喜歡冷烏冬的吃法。烏冬份量不算多,幸好豚肉的份量也不少,足夠不太大吃的一人份量。烏冬煙韌度也可以,但相比起同區的富久保,始終遜色了一點。豚肉與菜絲等加上醬汁另放在一碟上,薄切的上級豚肉肉質是不錯,亦來得肥美,有點像煙肉,一邊是一層肥脂肪;一邊則是真正的豚肉,吃起來不鞋口反而醬汁沾到烏冬上一起吃,味道更配合更惹味。這個烏冬,未算最好,但收貨有餘了。
烏冬吃到一半,兩款小食才先後送到。早上在OPENRICE做足功課,已經一心必試這個釀南瓜。的確看得出不少心思,而且想出來的確有點創意,咬起來層次分明。先是一塊煙肉包著南瓜,中間加了點沙律醬…等,吃起來有點像酒樓常吃到的「海鮮卷」,但這裏是兩片美味的南瓜作餡的。雖然旁邊伴上加了七味粉的沙律醬,事實上內裏已加了沙律醬,所以個人覺得這個可有可無。
最後是豚肉玉子燒,說實的,論味道這個味道做得不錯,內裏餡料亦豐富。但偏就不是心目中理想的玉子燒,無論樣子和吃起來也只是一個蛋皮包著一點餡料,這個似乎像庵列多一點,沒有了吃玉子燒應有的層次及鬆軟感,有點兒失望吧。
本想坐多一點時間再結帳離開,但看見門外排隊的人龍,還是早點離開讓個位子出來吧。食物的確不錯,價錢亦大眾化可以接受,受歡迎程度也沒令人失望的。但如果每每光顧也要排上一段長時間隊的話,附近其實還有不少其他選擇,無需在此苦等。本應打算訂位免卻排隊之苦,但今次即使預早了四天也換來店員一句滿座了,相信下次來,至少要預早一星期安排,即興的話只好預早一小時。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