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43
9
等级4
2011-04-19 87 浏览
先是從雜誌上得知"圓山"的回歸, 及後再從食友西打的食評中肯定了食物的水準, 於是便定下計劃造訪闊別多年的"圓山台灣料理".在90年代要數台灣料理, 首先聯想到的是位於禮頓道的"欣葉", 之後漢口道出現了"圓山", 立即成為另一個"愛台人仕"的開飯熱點!! 那個時候我們一般都至少八個人以上才會光顧"圓山", 所以它帶給我的回憶除了是美食之外, 還有一眾朋友歡聚時的熱鬧感覺. 可惜於沙士時期間"圓山"悄然結業了, 現在選擇了新的地點再大展拳腳, 實在使一眾支持者不得不期待!!今次再訪"圓山"原來都希望湊夠昔日飯腳, 重溫年少時的歡樂, 但朋友們不是已經移民海外就是回歸祖國發展鴻圖大業, 剩下來的也要兼顧家庭的生活日事, 要輕輕鬆鬆吃一頓飯也真不容易. 最後因為有關於旅遊的事情要諮詢食友HKFOODIE, 於是便相約飯局, 碰巧他也有閱讀過西打的食評, 對"圓山"蠻感興趣, 於是便促成了"圓山"一夜遊.時間選了星期五的晚上, 同行除了兔之外, 原來還相約了對飲食甚有研究的心女, 但因工作關係, 未能趕及赴會, 真是可惜.訂了七點十五分的檯, 早了十五分鐘到達餐廳, 客人還不算多, 被安排坐
更多
先是從雜誌上得知"圓山"的回歸, 及後再從食友西打的食評中肯定了食物的水準, 於是便定下計劃造訪闊別多年的"圓山台灣料理".

在90年代要數台灣料理, 首先聯想到的是位於禮頓道的"欣葉", 之後漢口道出現了"圓山", 立即成為另一個"愛台人仕"的開飯熱點!! 那個時候我們一般都至少八個人以上才會光顧"圓山", 所以它帶給我的回憶除了是美食之外, 還有一眾朋友歡聚時的熱鬧感覺.

可惜於沙士時期間"圓山"悄然結業了, 現在選擇了新的地點再大展拳腳, 實在使一眾支持者不得不期待!!

今次再訪"圓山"原來都希望湊夠昔日飯腳, 重溫年少時的歡樂, 但朋友們不是已經移民海外就是回歸祖國發展鴻圖大業, 剩下來的也要兼顧家庭的生活日事, 要輕輕鬆鬆吃一頓飯也真不容易.

最後因為有關於旅遊的事情要諮詢食友HKFOODIE, 於是便相約飯局, 碰巧他也有閱讀過西打的食評, 對"圓山"蠻感興趣, 於是便促成了"圓山"一夜遊.

時間選了星期五的晚上, 同行除了兔之外, 原來還相約了對飲食甚有研究的心女, 但因工作關係, 未能趕及赴會, 真是可惜.

訂了七點十五分的檯, 早了十五分鐘到達餐廳, 客人還不算多, 被安排坐最裡面的位置, 太好了, 可以更方便拍攝室內環境. 把握人流還不多的機會, 趕忙拍了兩, 三張照片, 果然二十分鍾後, 已經是座無虛席了. 餐廳環境不算十分寬闊, 但還有另一層專營VIP房間的樓層, 所以用餐空間實際是蠻大的. 用色設計跟漢口道年代差不多, 是偏向大路的香港式酒樓裝修, 沒甚麼驚喜可言. 而且樓底不高, 當坐滿客人時, 其"熱鬧"程度真的十分墟撼!!
餐廳環境整潔
14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三個人不能點太多菜, 而且各有心頭好, 還要顧及兔的偏食習慣, 為免顧此失彼, 於是便請了餐廳經理為我們推介美食.
點好菜後, 三個人一邊了解旅遊資訊, 一邊品嚐檯上的歡迎小吃涼拌青瓜, 噢, 味道還真不錯, 清甜爽口的感覺正好喚醒沉睡了半天的味蕾.
有氣勢的餐牌封面
6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不錯的餐前小吃涼拌青瓜
4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先上的是家庭菜色彩甚濃的蛋黃肉, 呈圓柱體的肉餅上有三顆小蛋黃, 賣相可愛精緻, 濃郁的肉味加上鬆軟的口感, 原來不打算點白飯的我們, 也趕忙叫了一碗分享, 香甜的肉汁滲進了飯粒裡面, 每吃一口都是享受.

經理推介的滷肉緊接其後, 肥瘦相間的外型已經十分討人喜愛, 餐廳精心餚製的醬汁十分惹味, 把肉香大大推上另一個層次; 兔和HKFOODIE稍嫌燜煮時間未夠, 脂肪部份未能達到入口溶化的境界, 果然對有水準的食物會有更嚴格的要求.
個人最喜愛的蛋黃肉
5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醬汁做得出色的滷肉
3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另一款被推介的菜式是麻油雞, 驟耳聽來的感覺是類似蔥油雞的料理, 原來實際上是接近煮雞酒的吃法; 用薑和酒爆香了沙鍋, 再混入雞件煎香, 適當時間放入台灣麻油和上湯, 再慢火煮一會便成; 先喝一口熱騰騰的湯, 最初能嚐到濃郁的酒香和薑的辛辣味, 但以上感覺祇是一瞬即逝, 之後便是綿綿不絕的咸味; 雞件肉質較粗糙, 經理說是用走地雞做的, 所以雞味還算濃郁, 但整體來說不大合我們口味.
麻油雞原來是類似煮雞酒的料理
10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麻油雞選用走地雞, 肉質較韌, 但雞味濃郁
7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台式三拚, 分別選了鴨舌, 耳絲和鹽水鴨, 鴨舌醬汁做得出色, 香濃惹味帶微辣, 但質地稍為瘦弱了一點, 假如能換上肥美一些的材料, 相信會更味美;
耳絲是切絲的豬耳朵混和京蔥絲, 再用麻油調味的一道冷菜, 口感和味道俱佳, 清爽感覺正好中和一下剛剛吃過麻油雞濃郁的咸味;
鹽水鴨肉質彈牙, 但味道稍嫌單調, 真是名副其實的祇有咸, 不是我們喜歡的類型.

之後是蒜蓉炒皇帝菜苗, 味似蓎蒿的皇帝菜好爽甜, 經蒜蓉炒香後, 更加把屬於綠色植物的鮮甜度來了個三級跳提升!!
台式三拼選擇了鴨舌, 耳絲和鹽水鴨
5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蒜蓉炒皇帝菜苗, 顏色翠綠, 味道鮮甜
24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最後是台南擔仔新竹米粉和台式肉燥飯; 新竹米粉比廣東米粉彈牙, 即使泡在湯裡一段時間, 仍然不會變腍變軟, 口感是沒得挑剔了; 肉燥味道香濃, 出色的滷汁混入了湯底之中, 而半肥瘦的肉碎亦輕輕掛在米粉之上, 每吃一口都是滿足的感覺.

肉燥飯選用相同的肉燥, 味道當然不會差那裡去, 但正如西打食評中也有提及到同一個問題, 這裡的米不是選用台灣的篷萊米, 口感當然是大打折扣了, 但有味道甚佳的滷汁和著白飯同吃, 還是能吃得十分滿意.

點品選了兔的至愛極品流沙包, 還在流動不息的蛋黃醬配合厚薄適中的外皮, 兔吃得點頭微笑; 用美味的甜點作為是夜圓山遊的終結, 大家都沒有遺憾.
台南擔仔新竹米粉能嚐到正宗的台灣味道
10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肉燥出色, 可惜不是選用台灣的篷萊米
11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極品流沙包蛋黃醬仍然呈流動狀態
11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今次因為人數不多, 沒有試吃這裡的大菜, 期待下次人多勢眾時, 能夠品嚐坊間少有在賣的台式花雕蟹, 古法燜東星斑, 溫室南瓜炒鮮鮑... 等等.

是夜能夠和見識廣博的HKFOODIE吃飯, 著實得益不少, 一向對飲食粗枝大葉的我, 驚覺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會繼續努力, 留意食物每一個細節, 期望能寫出更有參考價值的食評.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250 (晚餐)
推介美食
餐廳環境整潔
不錯的餐前小吃涼拌青瓜
有氣勢的餐牌封面
個人最喜愛的蛋黃肉
蒜蓉炒皇帝菜苗, 顏色翠綠, 味道鮮甜
台南擔仔新竹米粉能嚐到正宗的台灣味道
極品流沙包蛋黃醬仍然呈流動狀態
  • 蛋黃肉
  • 鴨舌
  • 台南擔仔新竹米粉
等级4
提筆之時,已想到這篇文章會惹來不少迴響,應該會有不少台灣朋友跳出來說要帶西打吃一口最地道的台灣菜吧。在香港,吃一口台灣料理不容易,吃一口美味又地道的台灣理料更難。如果大家有時間在飲食網站搜羅的話,會發現最香港最火熱的台灣料理店應該是窩在女人街一隅的西X町,個人也吃過一兩次,兩次的觀感也是:不甚了了。其實經過第一次造訪後,已不打算再訪;但看到電視介紹,也看到不絕的人潮,心中忍不住狐疑,是不是該再給它一次機會呢?結果是,唉......在雜誌讀到圓山台灣料理的介紹,來頭不小,連廚師也在台北的欣葉工作過。最意外的是,圓山於沙士時間結業,現在重開。個人真的孤陋寡聞,沙士時還是個黃毛小子,完全沒有聽過圓山的大名。幸好,圓山重開,讓哈台的西打可以在香港吃到有水準的台灣菜!也算是一解思台之愁吧!圓山台灣料理座落於諾士佛階的斜入口,從前要上補習課時,這裏是每個禮拜的必經之地。記得幾個月前,看到這片工地,還有即將開業的圓山料理招牌,還在想,圓山料理,又是那種沒水準的港式台菜嗎?報上了名字便給引領到一樓的用餐區,還以為是台式小店的類別,想不到裝潢倒像中式餐館。翻開第一頁已看到不少台式小菜,價位算是中價,當然
更多
提筆之時,已想到這篇文章會惹來不少迴響,應該會有不少台灣朋友跳出來說要帶西打吃一口最地道的台灣菜吧。

在香港,吃一口台灣料理不容易,吃一口美味又地道的台灣理料更難。

如果大家有時間在飲食網站搜羅的話,會發現最香港最火熱的台灣料理店應該是窩在女人街一隅的西X町,個人也吃過一兩次,兩次的觀感也是:不甚了了。其實經過第一次造訪後,已不打算再訪;但看到電視介紹,也看到不絕的人潮,心中忍不住狐疑,是不是該再給它一次機會呢?結果是,唉......

在雜誌讀到圓山台灣料理的介紹,來頭不小,連廚師也在台北的欣葉工作過。最意外的是,圓山於沙士時間結業,現在重開。個人真的孤陋寡聞,沙士時還是個黃毛小子,完全沒有聽過圓山的大名。

幸好,圓山重開,讓哈台的西打可以在香港吃到有水準的台灣菜!

也算是一解思台之愁吧!
3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圓山台灣料理座落於諾士佛階的斜入口,從前要上補習課時,這裏是每個禮拜的必經之地。記得幾個月前,看到這片工地,還有即將開業的圓山料理招牌,還在想,圓山料理,又是那種沒水準的港式台菜嗎?
報上了名字便給引領到一樓的用餐區,還以為是台式小店的類別,想不到裝潢倒像中式餐館。

翻開第一頁已看到不少台式小菜,價位算是中價,當然比坊間一些台式小店昂貴一些。應該是為了擴大菜式類別,也要迎合香港人貪多的性格,店裏也提供一些廣東菜和川菜。

一貫不太愛吃涼拌青瓜這種小菜,點好菜後無聊嚐了一口,想不到味道還很不錯。青瓜清脆爽甜,經鹽水和蒜蓉調味後,淡淡的鹹鮮味道讓青瓜的 甜味更突出。不愛青瓜的路人甲也嚐了一塊,沒有吐出來,應該算是很不錯!
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台式鴨舌 HK$68
看到帶著喉嚨和軟支的鴨舌,就覺得味道不會差到哪裏。在香港吃到這種台式鴨舌的地方不多,米芝蓮一星店阿鴻是其一,這裏是其二。跟台北老天祿相比,這裏的鴨舌比較軟滑,掛著的醬汁也更濃稠。入口鹹、鮮和辣俱備,細嚼間,味道絲絲入扣,辣度一重又一重的襲來,刺邀過癮。不吃鴨舌的路人甲看到西打吃得津津有味,也忍不住沾了一點醬汁來試,也讚不絕口。
2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另一款前菜,皮蛋肉鬆豆腐 HK$58
送上來,西打立時第一句就說:「是份子料理嗎?怎麼是dissociate的?」侍者笑著問:「要拍照嗎?可以先拍照才替你拌勻。」
飛快按幾下快門,侍者便開始動手。先用湯匙把圓片狀的豆腐搗碎,把掛在面層的醬油膏跟像白玉般的豆腐混和,再跟旁邊的溏心皮蛋和肉鬆拌好,便可以吃!

白玉般的豆腐質感如絲幼滑,也散發著濃郁麻油香,絕對是醬油膏的功勞,皮蛋軟滑甘香,肉鬆香口,西打吃第一口,就直叫:「好好吃!」,是沒想過的好吃!路人甲吃了兩口,就把整盤搶到自己跟前,可想而知這道前菜有多精彩!
2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台南肉醬豆腐 HK$58
千萬不要問西打台南有沒有這道肉醬豆腐!

賣相不怎麼樣,感覺也有如麻婆豆腐般,味道卻很出色。大口的舀到碗中,肉末醬汁味道甜中帶鹹,就有如朋友說,台南人都愛鹹甜交集的味道。豆腐也是如絲軟滑,真不明白為何燙煮過的豆腐也可保持如斯出色的火喉。吃兩三口,差一點就要來一碗白飯!
4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三杯雞 HK$98
整個砂鍋送上來,滾燙得吱吱直響,是先聲奪人的一道菜!先挾一片雞肉,質感還不錯,帶有適度的彈性。醬油香和酒香也濃淡得宜,不平淡也不過份,隱隱還可嚐到九層塔的幽香,比從前在香港吃過的三杯雞都要好吃!吃到最後,剩下的都不捨得丟棄,還待者包好讓西打帶回家。

吃剩,是因為還有更精彩!
3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吃不完三杯雞就是因為西打個人要獨力完成這道菜。

蠔油長旺 HK$88

看到中文名字可能還不知道葫蘆裏賣甚麼藥,看照片就知道是大腸和血類,味道....想不到是看英文名字才得悉是辣的!

連著小火爐送上來,邊吃邊翻熱,不住沸騰,如果換成在街頭轉角吃這道菜,風味更佳。問了侍者用的是豬紅還是鴨血,侍者呆了半响,轉身便向剛好在監察運作的老闆詢問,原來是雞紅。在香港鴨血不易找,老闆故用上質感一樣幼滑的雞紅取代。

簡單的評價,整道菜就是個迷你麻辣鍋!連著湯汁把雞紅和大腸通通胙到碗中,大腸軟滑帶臊香,滋味!雞紅比豆腐更幼滑,帶著湯汁滾到喉嚨,香辣又鮮美。湯汁也是精彩,鹹鮮可口,配飯配米粉都適合不過。

如果真的要挑剔,獨久一點麻香,否則便完美矣。
3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台式肉燥飯 HK$18
第一眼,西打就暗叫,米飯不正宗。看到瘦長的米飯,就覺得失卻了滷肉飯的靈魂,台灣米。雖然沒有台灣米,但那鋪在頂層的滷肉還是精彩。肉眼就可看到不是坊間那種只用瘦肉滷制而成肉末,滷肉還帶著肥美豐腴的小脂肪丁,豐盈了米飯,每口都是甘香滋味!
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台式擔仔新竹米粉

飽到快要爆炸,但想不到路人甲還有能力再戰一碗新竹米粉。一樣的肉燥卻有著不同的魅力,原本清淡的湯底,跟肉燥混合後,像上了容妝般,立時變得不平凡,油香和滷汁香豐富了湯底的味道層次。新竹米粉比廣東米粉更絲細,也更具彈性,配湯吃最適合不過。

擂沙湯丸 HK$23

即點即製的湯丸,等了二十分鐘才送上來。一擢下去芝麻餡便如泉湧,湯圓也軟糯好吃,結尾帶一點甜,總是幸福。

總計:HK$505

台灣朋友看到這個價位應該會傻眼吧!不過,圓山真的是走中高檔路線,全晚服務貼心,吃完一兩道菜後,侍應主動跟換盤子,這些都是坊間台式小店沒可能提供的服務。

點菜時,西打原本想點一來道海鮮,像台式海瓜子和紅蟳米糕,經理也主動的說今天兩款海鮮供應都不夠好,勸西打還是點式小菜比較可口。非常欣賞這種服務。

店中還有不少台式小菜,像煎豬肝之類,離開時,已暗自決定下次朋友間的生日飯局就定在這裏,再吃個痛快!

延伸閱讀:http://blog.yam.com/ywjoseph928/article/36936044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