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
60
8
等級6
2018-11-17 2873 瀏覽
標題沒有誇張,亦沒有嘩眾取寵,索價 $148一碗拉麵,與《米之蓮 東京版》的過江龍一星拉麵店「蔦」同屬頂級價錢。跑馬地的第一間香港分店開業超過一年半、上環的第二間分店開業也超過一年,一直沒有打算刻意幫襯「座銀」,但今日去大館參觀,就專程走遠一點點去歌賦街開餐,因為附近有很多特色小店可供選擇;本來想食「九記」,望見那條長長的自由行人龍,立即決定改變目標。走過幾間舖位,正正就是「座銀」及「周月」。同樣是日式拉麵,同樣是日本過江龍(雖然不清楚是直營店,抑或是海外專營權);比較了餐牌之後揀了「座銀」,因為較為適合小公主口味。就是這樣,造就了這一次試味之行。餐廳門口既有電動木趟門及木屏風的典型日式小店的簡約低調風格,同時又有一個羅馬拼音的日文假名英文招牌 Zagin Soba (ざぎん),有點意思。打開趟門,日式拉麵開放式廚房及拉麵吧枱就對正門口;雖然同樣是拉麵小店格局,但偏偏吧枱的裝修及所佈置的高腳櫈就帶點新派風格,室內燈光設計更加是偏向幽暗,似是西餐廳多於日式拉麵店。其實,「座銀」源自日本大阪市,集團旗下尚有其他幾間拉麵店,即使品牌風格及名字不同,但全部師傅皆年輕兼入型入格,並非一般拉麵店
更多
標題沒有誇張,亦沒有嘩眾取寵,索價 $148一碗拉麵,與《米之蓮 東京版》的過江龍一星拉麵店「蔦」同屬頂級價錢。跑馬地的第一間香港分店開業超過一年半、上環的第二間分店開業也超過一年,一直沒有打算刻意幫襯「座銀」,但今日去大館參觀,就專程走遠一點點去歌賦街開餐,因為附近有很多特色小店可供選擇;本來想食「九記」,望見那條長長的自由行人龍,立即決定改變目標。走過幾間舖位,正正就是「座銀」「周月」。同樣是日式拉麵,同樣是日本過江龍(雖然不清楚是直營店,抑或是海外專營權);比較了餐牌之後揀了「座銀」,因為較為適合小公主口味。就是這樣,造就了這一次試味之行。餐廳門口既有電動木趟門及木屏風的典型日式小店的簡約低調風格,同時又有一個羅馬拼音的日文假名英文招牌 Zagin Soba (ざぎん),有點意思。
5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打開趟門,日式拉麵開放式廚房及拉麵吧枱就對正門口;雖然同樣是拉麵小店格局,但偏偏吧枱的裝修及所佈置的高腳櫈就帶點新派風格,室內燈光設計更加是偏向幽暗,似是西餐廳多於日式拉麵店。其實,「座銀」源自日本大阪市,集團旗下尚有其他幾間拉麵店,即使品牌風格及名字不同,但全部師傅皆年輕兼入型入格,並非一般拉麵店師傅的外型,與「座銀」的路線非常吻合。
7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7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打開餐牌,第一頁就介紹了湯底、麵條及叉燒的特色及炮製方法。湯底為濃厚雞白湯,叉燒更採用了68度真空低溫慢煮方式;從這兩個賣點,尤其是後者,更加肯定「座銀」並非一間傳統日式拉麵店。唔計這一頁,總共只有三款拉麵及三款小食;雖然是一間新派拉麵店,但卻走老派傳統小店路線,拉麵沒有軟硬度、油膩程度等選項,全部由師傅話事。

3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9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6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9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7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0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6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牆壁上掛了一部LED大電視,不停播放自家製作的動畫廣告,將卡通化的「座銀」出品與日本文化、名勝、風土人情,與超現實科幻情景共冶一爐,既有趣、又可引起客人注意。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7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雞白湯拉麵($138)比預期中細碗,但賣相就非常精緻。湯底呈乳白色,加上店家採用了 cappuccino 打出泡沫的技巧,賣相更加突出。既然以雞湯為賣點,配料也與普通拉麵店有所分别,除了一大片豚肉叉燒之外,還有一片雞肉叉燒;又捨棄了傳統拉麵的蔥花及木耳絲,用了香芹碎、洋蔥絲及蔥白絲替代,顏色配搭上更漂亮。另一個特色就是炸牛蒡幼條代替了酸筍,彎彎曲曲的炸牛蒡放在拉麵碗一側,充滿藝術感 ⋯⋯ 就是略嫌份量太少,與拉麵碗的尺寸比較下來,視覺上有點寒酸。
雞白湯拉麵
$138
3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先掏起一羹雞白濃湯,厚厚的泡沫清晰可見,口感非常幼滑,但卻少了一份實在感,未能認真徹底地品嚐湯頭味道。第二啖就是純正雞白濃湯,濃稠適中、黏口又未至於成糊狀;湯頭唔油膩,味道充滿雞的鮮甜,亦唔算鹹,適合香港人口味。湯底的確出色。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大大片薄切豚肉叉燒晾在碗邊,肥瘦相間;肉質脢軟、脂肪爽而不膩。主打的真空低溫慢煮雞肉叉燒顏色與湯底同樣呈乳白色,肉質紋理緊緻;細味咀嚼下充滿雞味,但欠缺了脂肪的豐腴;雖然似是雞胸肉,但低溫慢煮方法嫰滑、無渣,不過,實在過分軟腍,欠缺了雞肉的彈性。兩者比較之下,還是較為喜歡豚肉叉燒。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海鮮·雞拉麵($138)同樣利用雞白湯做基礎,並加入磨碎成蓉的蝦干魚干一齊熬煮,濃湯由乳白變成深褐色,雞白湯表面那一層 cappuccino 泡沫也沒有了。由於湯底顏色很深,香芹碎、洋蔥絲及蔥白絲的顏色對比更為突出。
海鮮·雞拉麵
$138
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由於多了魚介熬煮,湯面的油脂較厚,蝦干魚干蓉也使到湯底變得更濃稠,但仍然可以接受。啖一口海鮮·雞濃湯,原先的鮮雞清甜變得不夠明顯,被注入的濃厚海鮮鮮味所覆蓋了;味道充滿蝦干魚干的鹹香、也有起沙的質感。鹹香得來仍然未算非常重口味,但若果與雞白濃湯比較,個人口味較為喜歡清甜的雞白濃湯,覺得較配合日式拉麵。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麵條為自家製曲身粗麵條,驟眼看來以為係港式車仔麵的油渣麵,但質素同味道當然遠勝油渣麵。麵條軟硬適中,亦夠彈性;雖然唔算順滑,但掛湯能力卻又相對較好,用來配搭濃稠的海鮮·雞濃湯效果相當好。
1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炸牛蒡乾身、表面不沾多餘油份之餘,又沒有炸乾所有水份而變得又乾又硬;炸香之後,質感脆口、又有少少煙韌。牛蒡本身沒有什麼味道,但卻是很有營養價值的食材,加上長條型的外型方便刨成薄片,再炸成孿孿曲曲的形狀,拉麵的造型即時加分。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既然以雞白湯為賣點,冇理由唔叫一客座銀炸雞($48)。共有三大件,件頭較一般居酒屋或拉麵店大接近一倍,但火喉仍然控制得得非常好,每一件炸雞顏色金黃均勻。雞皮夠香脆、薄身少脂肪;雞肉咬下去充滿雞汁,肉質嫰滑彈牙。
座銀炸雞
$48
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棵木煙燻糖芯蛋($15)煙燻香味很淡,濃一點會更加好。雞蛋黃呈半固體狀態,蛋香非常濃郁,亦夠味道;不過個人還是比較喜歡流心蛋黃。
棵木煙燻糖芯蛋
$15
3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整個「座銀」餐牌只有六個選擇,甚至不可以加麵底或者任何配料;但兩款湯底及拉麵的造型賣相又的確相當出色,炸牛蒡就更是一絕。兩款叉燒及麵條也處理得不錯。雖然定價進取,極度偏貴,仍然值得一試。
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8-10-27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80 (午餐)
推介美食
雞白湯拉麵
$ 138
海鮮·雞拉麵
$ 138
座銀炸雞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