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7-29
49 瀏覽
回想自己第一次踏足美國,是在 1996 年 8 月,十六年前了,時間是快得令人可怕!若我那年生女,我個女今年也有嫩模那樣大吧 ?!?!???! (雖則本人當年都只有十來歳。。。) Anyway。。。是日吃到的是位上環荷李活道新開的「Blue Butcher」,是近月吃到的一頓超水準的西菜,若以味道而言,可以說是近附滿分。「Blue Butcher」裝修以 20 年代美國曼哈頓東部下城區的車站為藍本,餐廳四周隨意擺放肉刀作裝飾,是很 yuppies 及 cozy 的感覺。是晩認識了「Blue Butcher」的年輕大廚 Danny, 他來自美國邁阿密,三十不到,卻經驗老到;他曾任職本地著名扒房,煮藝嫻熟,而且店方選用的牛扒是著名 Mann River Farm 及 Salt Bush Farm 獨家供應的靚牛,質素有保證。先來的是一系列頭盤。美國人不吃內臟的嗎?不全然是,當地人其實是非常喜歡吃牛骨髓的。若你在 US Google 上搜尋「bone marrow recipes」(牛骨髓食譜),你會得到起碼 1,760,000 個搜尋結果。「Bone Marrow」這道菜主角就是牛腿骨中的
先來的是一系列頭盤。美國人不吃內臟的嗎?不全然是,當地人其實是非常喜歡吃牛骨髓的。若你在 US Google 上搜尋「bone marrow recipes」(牛骨髓食譜),你會得到起碼 1,760,000 個搜尋結果。
「Bone Marrow」
「Pig Head Terrine」
「Quail Smoked Grapes Pomegranate Seed」
有美食,沒美酒,怎成事?「Blue Butcher」的 cocktail 用上不少香港沒有的烈酒,用來調製出不同的雞尾酒。他們又會用香草、水果,甚至煙肉來浸酒,甚有自家特色。像這杯「Apple Pie Moonshine」,用雞皮紙包著酒杯是美國在二十年代禁酒期間常見的打扮,味道有超濃的蘋果及玉桂味,很合女士喝。
「Free Range Charred French Chicken」(半份)
另一方面,「Blue Butcher」主打靚牛,牛肉會被放致室溫攝氏3至4度的熟成室內 dry age,令肉質更鬆軟,牛味更濃 (一般熟成期約為30至40天)。熟成室最過癮之處是週圍堆滿了粉紅鹽磚,讓鹽分在空氣中揮發滲進肉質,鹹味又不會搶去牛香。
「Australian Mann River Farm Wagyu Bone in Rib Eye」
「Rare Breed US Kurobuta Pig Belly and Cheek」
「Granny Smith Apple Crumble / Port and Walnut Ice-cream」
在「Blue Butcher」晚餐,人均是不便宜的,但觀附其大排長龍的訂檯 waiting list,絕對值得一試。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