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9-03-21
66 瀏覽
自從睇咗韓國綜藝節目《新西遊記》,見到一班明星到香港星林居食米線之後,先知道呢間米線店原來一直好受韓國人歡迎。之前被一個好鍾意食米線嘅朋友捉我食過一次,個次食後感係可以再試。而最近又被同一個朋友捉去食米線,隔咗一個月左右又再幫襯,一於睇睇食物同服務有無唔同。上次叫咗魚皮餃、肥牛、雞中翼嘅小鍋米線。辣度係小辣,酸度係普通酸。由於肥牛印象中係細塊又唔多,碎碎地,所以今次唔叫。雞翼就正常嘅,不過今次想轉轉口味。今次都係叫小鍋米線,辣度轉咗小中辣,酸度係少酸。因為感覺小辣唔太夠辣,所以嘗試挑戰高一級。而我個人唔鍾意酸味太突出,所以就減咗級。餸菜方面,今次叫咗魚皮餃、腐皮角、菜肉餃。碗米線一上枱,我就循例搵下餸菜齊唔齊。點知發現魚皮餃消失咗,於是即刻同店員講。該店員聽完無講點處理/會跟進個類,零回應直接繼續做自己野。雖然隔咗一陣佢另外用碗裝返兩粒魚皮餃比我,但建議可以出一出聲,唔使好似個客對空氣講完野,又唔知佢聽唔聽到,等個客心裡有底會跟進返。至於腐皮角,佢一上枱個下我係呆咗。因為個樣好唔似平日見到嘅樣,大部分都好燶咁嘅樣,焦啡色。好彩味道係無咩影響,但令我疑惑咗一陣有無上錯餸。本來係想叫韭菜餃
見到一班明星到香港星林居食米線之後,
先知道呢間米線店原來一直好受韓國人歡迎。
之前被一個好鍾意食米線嘅朋友捉我食過一次,
個次食後感係可以再試。
而最近又被同一個朋友捉去食米線,
隔咗一個月左右又再幫襯,一於睇睇食物同服務有無唔同。
上次叫咗魚皮餃、肥牛、雞中翼嘅小鍋米線。
辣度係小辣,酸度係普通酸。
由於肥牛印象中係細塊又唔多,碎碎地,所以今次唔叫。
雞翼就正常嘅,不過今次想轉轉口味。
今次都係叫小鍋米線,辣度轉咗小中辣,酸度係少酸。
因為感覺小辣唔太夠辣,所以嘗試挑戰高一級。
而我個人唔鍾意酸味太突出,所以就減咗級。
餸菜方面,今次叫咗魚皮餃、腐皮角、菜肉餃。
碗米線一上枱,我就循例搵下餸菜齊唔齊。
點知發現魚皮餃消失咗,於是即刻同店員講。
該店員聽完無講點處理/會跟進個類,零回應直接繼續做自己野。
雖然隔咗一陣佢另外用碗裝返兩粒魚皮餃比我,
但建議可以出一出聲,唔使好似個客對空氣講完野,又唔知佢聽唔聽到,等個客心裡有底會跟進返。
至於腐皮角,佢一上枱個下我係呆咗。
因為個樣好唔似平日見到嘅樣,大部分都好燶咁嘅樣,焦啡色。
好彩味道係無咩影響,但令我疑惑咗一陣有無上錯餸。
本來係想叫韭菜餃,但揀菜個度只有菜肉餃,或者淨韭菜餃但無米線嘅選擇。
問咗店員,佢話菜肉餃等於韭菜餃,所以就照叫菜肉餃。
菜肉餃好細隻,餡料唔多。
咬落都唔覺得係韭菜餃,至少我食唔出有韭菜味。
另外,米線辣度方面可能會有點飄忽。
上次我同朋友都叫小辣,唔太食到辣味。
今次我加咗一度辣,而朋友加咗兩度。
兩個人嘅辣度好似突然由譚仔十小辣飛升到三小辣。
我地都辣到飛起,要瘋狂飲野解辣。
甚至將麵同湯隔開食,等佢無咁辣。
題外話/補充資料:
呢間米線店真係好受韓國人歡迎,我地枱左右都被韓國人包圍。
仲見到佢地一早用手機搵定點單紙嘅韓文翻譯圖,超專業。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