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05-21
2090 浏览
在香港常吃壽司的饕客們,都知道灣仔銅鑼灣中上環皆屬兵家必爭之地,好一點的鮨店都選址港島。前兩年,元朗區居然突圍而出,反而九龍區一路沉寂,只有一家とかみ站穩奪星。今天臨時決定到訪的鮨瀧在尖沙咀開張了七個月,主打不加花巧的壽司,強調食材原味,而負責這邊板前的是年輕的偉師傅。先列出吃到的午市套餐12+1件壽司: 石鯛、帆立貝、鰤、赤鯥、春子鯛、太刀魚、針魚、毛蟹、白蝦、大トロ、海膽、三文魚子及穴子石鯛、春子鯛第一貫起的白身魚是石鯛,薄切三塊疊著,加上岩鹽及柚子末。魚肉質素普通,不算差也不見甘甜,反而舍利要說說。吃第一貫壽司最能感受舍利的細節,偏乾、白醋酸度中等、飯粒很黏,師傅的握法不算純熟,是有一兩貫較鬆散以致飯粒掉落。春子鯛,又稱春日子,是為鯛的幼魚,因生於春季而取名。這貫是今年春季末吃得的第一貫春子鯛,魚皮分開處理,經燙過,所以有嚼口,魚肉比較軟爛。帆立貝、鰤貝肉體積較小,不夠柔軟,吃下亦無甘味。反而檸檬汁及山葵下得重手,影響原味。鰤魚的形狀及色澤頗佳,吃下去整體平衡,算是不錯的一貫。赤鯥炙り、太刀魚炙り兩款輕炙過的壽司皆未能令人滿意,厚度用來掩飾魚肉的次級,反而令溫度和食感受影響。兩款
先列出吃到的午市套餐12+1件壽司: 石鯛、帆立貝、鰤、赤鯥、春子鯛、太刀魚、針魚、毛蟹、白蝦、大トロ、海膽、三文魚子及穴子
石鯛、春子鯛
第一貫起的白身魚是石鯛,薄切三塊疊著,加上岩鹽及柚子末。魚肉質素普通,不算差也不見甘甜,反而舍利要說說。吃第一貫壽司最能感受舍利的細節,偏乾、白醋酸度中等、飯粒很黏,師傅的握法不算純熟,是有一兩貫較鬆散以致飯粒掉落。春子鯛,又稱春日子,是為鯛的幼魚,因生於春季而取名。這貫是今年春季末吃得的第一貫春子鯛,魚皮分開處理,經燙過,所以有嚼口,魚肉比較軟爛。
帆立貝、鰤
貝肉體積較小,不夠柔軟,吃下亦無甘味。反而檸檬汁及山葵下得重手,影響原味。鰤魚的形狀及色澤頗佳,吃下去整體平衡,算是不錯的一貫。
赤鯥炙り、太刀魚炙り
兩款輕炙過的壽司皆未能令人滿意,厚度用來掩飾魚肉的次級,反而令溫度和食感受影響。兩款魚肉欠肥美,前者赤鯥連本身的味道也不甚突出,後者則較結實,不夠香腴。
北海道毛蟹、白蝦
對於這兩貫壽司反而比較滿意,北海道毛蟹先蒸熟後拆肉成絲,和蟹膏混和成為鮨種。雖然握得較細小,但蟹膏味道香,搶回些少分數。白蝦輕剁成碎舖上舍利,掃上一抹醬油,想不到頗甘甜,原來是昆布漬的成果。
大拖羅
鮪的部分是最肥美的大拖羅,已經接近是白色的魚肉應是油份極重,入口一嚐,應該是養殖貨色。分辨養殖或野生之據,是因為一來呑拿魚本味被過多油脂蓋過,二來從套餐價格也能猜到魚材貨色大約如何。
三文魚子、海膽
海膽的質素普普通通,用最常見的平川水產的馬糞海膽,味道較濃但甜味不夠,不過師傅大方的給得份量足。三文魚子顆粒比較細少,彈牙度還是有的。いくら經醬油漬過,個人嫌其漬得太咸。
穴子
最後上的是後廚特別燒的海鰻,調味得宜,燒得香口,可惜就是燒未夠透,口感稍嫌不夠軟綿。
工作日的午餐時間有限,和師傅談了數句便要撤了。一看帳單,四百元有找,相當抵吃。就算入貨質素拍不上一些有名鮨店,但以這個價錢來說已經差不多。特別要稱讚的是偉師傅真的很用心落力介紹,誠懇的服務搭救了不少分數。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