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5-12
67 浏览
貌美如花的仙女嫦娥我做不了,卻成了家人眼中的‘常哦’。誰叫我這個當媽的大小事都要管,叮囑多了就變‘囉嗦’了,我這「常哦」可不怎麼受歡迎!無意中得知食友在「裕記」搞飯局,主動報名,一為了吃燒鵝;二因為我是荃灣街坊,哪能不捧自己地頭的場呢!「裕記」躲在小巷中,不像「陳記」開在大馬路邊上。雖說位置不顯眼,可人客也絡繹不絕,想必有一定實力。幾年前曾在這過生日,那次印象不深,女兒還很小,我顧著喂飯剪菜給她,沒能認真品嘗吃了些什麼,唯一記得啃鵝骨頭時很鹹,之後沒再來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餐廳也不能光顧一次就判斷它的好壞,所以這回我隻身前來(女兒大了些,我也就來去自如了),好好會會這兒的燒鵝。上到二樓,一張大圓桌已坐了大半食友,旁邊的幾張小桌子一直空著,原先我以為其他人還沒到呢,一問之下才知道食友包下整個二樓,這樣一來既不怕旁人打擾,而我們暢所欲言也不怕吵著隔壁,真痛快!新知舊雨到齊後,準八點開飯了!頭陣是雙響炮——酒釀鵝肝和鹵水鵝翼:西餐廳的鵝肝通常為片形,「裕記」這樣的傳統飯店卻把鵝肝切成了角狀。就連煮法也跟西餐的完全不同,西式一般煎至半生熟,成品的內部尚未凝固還帶些血絲,而這裡的鵝肝
無意中得知食友在「裕記」搞飯局,主動報名,一為了吃燒鵝;二因為我是荃灣街坊,哪能不捧自己地頭的場呢!
「裕記」躲在小巷中,不像「陳記」開在大馬路邊上。雖說位置不顯眼,可人客也絡繹不絕,想必有一定實力。幾年前曾在這過生日,那次印象不深,女兒還很小,我顧著喂飯剪菜給她,沒能認真品嘗吃了些什麼,唯一記得啃鵝骨頭時很鹹,之後沒再來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餐廳也不能光顧一次就判斷它的好壞,所以這回我隻身前來(女兒大了些,我也就來去自如了),好好會會這兒的燒鵝。
上到二樓,一張大圓桌已坐了大半食友,旁邊的幾張小桌子一直空著,原先我以為其他人還沒到呢,一問之下才知道食友包下整個二樓,這樣一來既不怕旁人打擾,而我們暢所欲言也不怕吵著隔壁,真痛快!
頭陣是雙響炮——酒釀鵝肝和鹵水鵝翼:
說實話,起初我還擔心這樣處理的鵝肝會好吃嗎?當夾一塊在嘴裡時,就會發現我的顧慮是多餘的(即是諗多啦)。多角的鵝肝吃起來特過癮,粉嫩的肝體從四面八方塞進牙縫內,整個口腔布滿濃鬱的香味、酒味,,每嚼一下都感受到軟而不散挺而不硬,比較西方的做法,我更喜歡這種僅僅熟的質地,令到口感很實在。
平日裡常買鵝翼吃,啃骨頭是我拿手絕活,但這兒的鵝翼稍嫌不夠肥大,吐骨吃肉所剩不多,紅磡的「生記」賣的是巨大獅頭鵝,那裡的鵝翼不知道被我消滅了多少隻!
頭號主角登場——馳名裕記燒鵝皇:
當然燒鵝還是有肉的,肉身頗軟滑,要是和鹵水鵝比的話,始終烤過的鵝肉沒浸汁的幼嫩。所以燒鵝以皮最好吃,鹵鵝自然是吃肉最棒啦!調味還蠻適中,骨頭也沒我以前吃的那麼鹹。
第二主角——豉油皇灼鵝腸:
風味十足蜑家菜1——豉椒炒魚扣:
風味十足蜑家菜2——椒鹽海中蝦:
酒席常客1——香芒海鮮卷:
酒席常客2——清蒸海水大海斑:
酒席常客3——花菇海參扒鵝掌:
鵝掌更是我的心頭好,輕輕一咬皮骨分離,吸飽了蠔汁的鵝皮,滑溜溜的‘骨’一下就吞到肚裡。
夏令湯品——花旗參燉生魚:
清淡菜式——蒜茸蝦干蒸勝瓜:
撐肚皮的尾聲——瑤柱蛋白炒飯:
炸過的瑤柱散發出的鮮味無法抵擋,就算小肚腩快要凸現出來,還是扒掉整碗飯。
甜蜜回憶1——芋頭西米露:
微微的甜度真善解人意,芋頭的粉糯又是我的所愛。
甜蜜回憶2——水果拼盤:
一點都不馬虎,有火龍果、橙、蘋果、哈蜜瓜、木瓜,前面大魚大肉,沒水果中和一下哪行!
熱情的負責人數次走上樓來,一會兒介紹菜式,一會兒又問我們夠不夠吃、可不可口,最後豪氣地送上兩碟小吃,是不是把我們當成燒鵝了,拼命塞食物到喉管裡?
免費贈送1——鹵水鵝舌:
不收錢也得挑毛病不是?鹵水不夠醇,鵝舌的氣色不好,要論煮舌功力當屬「阿鴻」是也!
免費贈送2——椒鹽炸豆腐:
從來炸物都是上館子吃得好,這回也不例外,將豆腐炸得外硬內軟的,送酒一流!
「常哦」吃完燒鵝,以形補形,變得更加‘哦’,回家就馬上嘮叨說還要吃燒鵝,家人為了「河蟹」(和諧),很無奈地說:“母親節就請你吃燒鵝!”耶!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