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12-27
1831 浏览
戰戰兢兢地踏進 「柏屋 Kashiwaya 」香港店 , 並非是她的大阪米芝蓮三星餐廳名銜 , 只是由踏出升降機開始我眼前所見、所觸摸的都是與日本.傳統.藝術.文化 有關 , 「柏屋 Kashiwaya 」的店主兼名廚是 松尾英明 先生。 「 柏屋 」二字由京都大德寺住持所題 , 而她的日語名字 " Kashiwaya " 是解作「柏樹之家」, 古時柏木是建造日本神社和寺廟的一種普通建築素材 , 可想而知「 柏屋 」的理念是需要客人利用五感去享受全頓用餐過程。 超過三百樹齡的櫸木牌匾 , 這只是原塊的四分之一 , 紋理層層疊疊 , 木材質地比一般的堅韌 , 自古受人重視。 以往在禪寺中修行的僧人 , 清心寡慾 , 吃要吃得清淡也要量少 , 但有時卻難耐飢餓 , 於是就將溫熱的石頭抱在懷中止餓 , 這就是「 懷石 」一詞的由來;僧人在舉行茶道會時 , 有時會遇著趕來而未吃飯的群眾 , 而懷石料理就是當初在招待這些群眾在品茶聽道之前 , 先吃點東西填填肚子 , 當然那時候的懷石料理不會像現今的豐富。 掛在店前的木魚屬 松尾家 的私人珍藏 , 那是從前僧人在用餐前需要敲響的木魚 , 據知
戰戰兢兢地踏進 「柏屋 Kashiwaya 」香港店 , 並非是她的大阪米芝蓮三星餐廳名銜 , 只是由踏出升降機開始我眼前所見、所觸摸的都是與日本.傳統.藝術.文化 有關 , 「柏屋 Kashiwaya 」的店主兼名廚是 松尾英明 先生。
掛在店前的木魚屬 松尾家 的私人珍藏 , 那是從前僧人在用餐前需要敲響的木魚 , 據知大阪「柏屋 Kashiwaya 」本店的前身是一所茶室 , 後來才由 松尾英明 先生改建為餐廳。
鹽煮鮮蛤、鮭魚子伴蘿蔔泥、酒煮土當歸、和風蠔菇、和風釀香芹、針柚子、太白地蛤
用上多款秋季食材 , 再選用了季候鳥的碟子飛載到客人前 , 為全餐序幕。
( 左 ) 酒煮鮟鱇魚肝、燒冬菇、橙醋蘿蔔泥、涼拌芽蔥
( 右 ) 頂級烏魚子、蘿蔔、魚子、日本菠菜
有人間極品之稱的鮟鱇魚肝 , 經清酒煮過後沒半點腥臭味 , 只需放進口裏 , 熱力讓魚肝在口內溶化 , 質感綿綿。
那塊紅澄澄的烏魚子塊 , 雖然只得一塊但吃著甘香 , 口感綿密彈牙;日本蘿蔔塊既濃又甜;兩層魚子之間夾有一薄紫菜片 , 鮮味之外又再鮮;日本菠菜軟滑細嫩。
湯燙滑鮋、干子軟蒸、青葉莖品、松葉柚子
碗內有三樣食材 ( 石頭魚、干子、柚子皮 ) , 各自煮出清湯再倒進碗內 , 自然能把層次喝出來 , 剛巧可以把干子 ( 海參卵巢 ) 的海水鹹濃味包圍完滿著 , 煮過湯的石頭魚肉質較為粗糙。
( 左上 ) 軟煮鮑魚、和風翠玉瓜、肝汁鹹醬、黃身醋
( 下 ) 真鯛刺身、川燙魚皮、美雕紅蘿蔔、紫蘇芽、太白松前醬油
( 右上 ) 鮪魚刺身、芥子松前醬油、山藥雪輪
首先吃較為淡味的真鯛刺身 , 其新鮮甜美度是無庸置疑的 , 其後是入口即化的鮪魚刺身 , 再來是軟煮鮑魚夾上和風翠玉瓜拼在一起吃 , 蘸上墨綠色的鮑魚肝醬或是酸咪咪的黃色蛋黃醬 , 怎麼都是各有各的風味。
越前蟹全食
( 上 ) 蟹殼盛味噌蟹黃凍
( 下 ) 蟹籽、和風海膽
( 左 ) 生薑合醋蟹腳
( 右 ) 頂級蟹身肉、魚子醬、三葉芹
慣用約 25 cm 的四方杉木造角盆來盛載食物:蟹殼盛著的味噌蟹黃凍 , 果凍狀的東東其實是把越前蟹蟹殼熬湯而成;蟹籽與和風海膽 ,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 , 但味道確實鮮甜 , 是海裏的鮮甜;蟹腳浸過橘醋 , 味道清新明亮 , 為絲絲蟹肉帶來微酸微甜的滋味;兩塊鬆化的多士上分別鋪上蟹肉及魚子醬、三葉芹 , 這種做法給越前蟹肉增添了額外的魅力。
鹽燒甘鯛蝦
把蝦醬塗在甘鯛魚柳的表面並拿去燒 , 燒至魚鱗也支支豎起 , 吃著有堅脆外層 , 魚肉柔軟和緊緻 , 蝦醬香味隨漂而來 , 伴吃的還有青辣椒及菇天婦羅。
鮮煮星鰻、鮮煮蕪菁、和風菠菜、針生薑
肉質細嫩淡雅的星鰻 , 魚味較淡但不會有泥味 , 刺骨較少;蕪菁與白蘿蔔相似 , 不過沒有白蘿蔔的脆嫩多汁;整體味道較為清新 , 適合為上一份菜肴清擦味蕾而為下一份做準備。
紅梅風味真鯛茶漬飯
火燒過的真鯛肉質細膩 , 魚油輕泛 , 口感醇厚 , 配合有紅梅、紫蘇葉碎的茶漬飯 , 優美清新。
和風甘物
菓子鴛鴦兩色 , 其實是把芋頭蒸熟 , 取一些染上干梅粉 , 再人手搓成條狀 , 後組織成球狀 , 味道真實帶芋香 , 而染上干梅粉的又真是有微酸;不得不留意伴隨著菓子而來的抹茶是以 辻村史朗 大師的茶具作品奉上。
季節鮮果
從燈光下綻放出金光閃閃 , 耀眼的奪目 , 銀托碟、水晶杯內粒粒如珠如寶的清甜水果:西瓜、蜜瓜、紅肉火龍果、脫皮葡萄、奇異果 , 粒粒浸在蜜糖中奉客 , 確確實實是賞心悅目 , 味道亦是極優。
知識無限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 親身體驗正宗懷石料理 , 店職員會逐一介紹「柏屋 Kashiwaya 」特色 , 另一方面讓我完成這份吃的體驗文 , 要多得香港紙媒的報導才行。
题外话/补充资料:
味道 5 (以時令食材入饌, 真心值得這分數)
環境 5 (選用了國寶級的裝置, 除非你不喜愛古雅恬靜氣質就無話可說)
服務 5 (日本式的服務, 會不週到嗎?)
衛生 5 (更不用說)
抵食 5 (一流食材+一流廚藝+一流服務)
若然不好此道, 我怎樣覺得好也會有人會覺得差, 以上是我當晚的體驗。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