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1-26
267 浏览
太太一連好幾週要到銅鑼灣上課,這當然便造就了我倆有機會可以暫時放下白厭仔一陣子,兩人携手在這一帶拍吓拖食個晚飯。太座對此好像很雀躍,一早便已到達現場,不斷whatsapp過來說想吃甚麼...若不知情的話還以為她很久沒有出外吃飯呢.....經過一輪商議後,最終決定採取一個"少食多餐"的策略 --- 那就是每個地方也吃少許東西,這樣就可以一次過試勻這一帶的食肆了。近年在加路連山道至希雲街一段的食店是越開越多,若真的要試每一間店的話,胃納確是要有一定的容量才行....雖說成是"少食",但一坐下來便在這裡吃上一整碗拉麵 。實在很難說得通這是屬於"小吃" ....一直很想試這間"拉麵Jo",開業那麼久之後現在才來,對我這個可算是拉麵粉絲的人來說已屬姍姍來遲....一坐下來侍者馬上遞來一塊餐牌,上面寫着是日的廚師推介。對其中帶辣的炙魔拉麵沒感興趣,但反而卻對較傳統基本的蒜油豬骨湯有偏好。太太此時說不用那麼煩惱了,就每人各來一碗吧....又是慣性先喝湯。湯底不算超起膠特別的濃郁,鮮甜度亦是不特別突出,但好處是的確有頗濃香的蒜及麻油味;麵底是幼身的,掛湯程度一般而且亦不怎樣彈牙。選了普通的硬度,出
經過一輪商議後,最終決定採取一個"少食多餐"的策略 --- 那就是每個地方也吃少許東西,這樣就可以一次過試勻這一帶的食肆了。近年在加路連山道至希雲街一段的食店是越開越多,若真的要試每一間店的話,胃納確是要有一定的容量才行....
雖說成是"少食",但一坐下來便在這裡吃上一整碗拉麵 。實在很難說得通這是屬於"小吃" ....
一直很想試這間"拉麵Jo",開業那麼久之後現在才來,對我這個可算是拉麵粉絲的人來說已屬姍姍來遲....
一坐下來侍者馬上遞來一塊餐牌,上面寫着是日的廚師推介。對其中帶辣的炙魔拉麵沒感興趣,但反而卻對較傳統基本的蒜油豬骨湯有偏好。太太此時說不用那麼煩惱了,就每人各來一碗吧....
又是慣性先喝湯。湯底不算超起膠特別的濃郁,鮮甜度亦是不特別突出,但好處是的確有頗濃香的蒜及麻油味;麵底是幼身的,掛湯程度一般而且亦不怎樣彈牙。選了普通的硬度,出來的效果的而且確不怎麼硬身,但及後得知太太點了偏硬的也就再試多一口,卻竟發現硬度與小弟的普通實際上是相差無幾的,這麵的處理就令人頗失望了;义燒反倒很不錯 ---- 咬落雖偏瘦但口感卻見爽身而微彈牙,絕不會令人吃得一口渣。其他的配料還有木耳、椰菜、竹筍及青葱,是甚豐富的....
實在厲害之極 ....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