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2-22
22 浏览
小平津,同事很早以前已作推介,但遲遲未有機會試,現在搬到來新鋪終於來一嘗了。餐廳位於商場內,位置不算太大,客滿約能容下六七十人。裝潢方面,小平津以傳統日本居酒屋為藍本,以略暗燈光及棕色的木製桌椅為主調,牆上則掛上貼滿客人評語的木板,情調頗佳。食物方面,這裡主打佐酒食品,如日式爐端燒及天婦羅炸物,當然刺身、壽司及其他和風料理也有供應。我們一行七人點了很多食物,不能盡錄,略述如下。 前菜/沙律: 辣牛舌粒:牛舌切成小粒以少許辣味醬汁煮成,配以粟米、青瓜粒、蘿蔔粒等,口感及味道均不錯。 蟹子沙律:蟹柳、青瓜等切成絲狀,配以傳統沙律醬便成。與坊間的蟹子沙律味道類同,但份量則較多。 南瓜沙律:是小店的著名食品,材料以南瓜蓉加入少量青瓜及甘筍粒打成塔狀,賣相突出之餘,味道也香甜清新。 刺身/壽司/卷物: 海膽刺身:海膽色澤較淡黃,但入口仍是鮮甜無比,完全沒有任何腥味苦味。 刺身拼盆:除了有剛才的海膽外,還有帶子、劍魚腩、三文魚、八爪魚、甜蝦及鱆紅魚每款厚厚三大片。刺身材料雖不是高價貨,但仍然新鮮甜美,尤以帶子最鮮甜。 帶子/三文魚子/蟹子壽司:帶子刺身大受歡迎,所以再點了帶子壽
餐廳位於商場內,位置不算太大,客滿約能容下六七十人。裝潢方面,小平津以傳統日本居酒屋為藍本,以略暗燈光及棕色的木製桌椅為主調,牆上則掛上貼滿客人評語的木板,情調頗佳。
食物方面,這裡主打佐酒食品,如日式爐端燒及天婦羅炸物,當然刺身、壽司及其他和風料理也有供應。我們一行七人點了很多食物,不能盡錄,略述如下。
前菜/沙律:
辣牛舌粒:牛舌切成小粒以少許辣味醬汁煮成,配以粟米、青瓜粒、蘿蔔粒等,口感及味道均不錯。
蟹子沙律:蟹柳、青瓜等切成絲狀,配以傳統沙律醬便成。與坊間的蟹子沙律味道類同,但份量則較多。
南瓜沙律:是小店的著名食品,材料以南瓜蓉加入少量青瓜及甘筍粒打成塔狀,賣相突出之餘,味道也香甜清新。
刺身/壽司/卷物:
海膽刺身:海膽色澤較淡黃,但入口仍是鮮甜無比,完全沒有任何腥味苦味。
刺身拼盆:除了有剛才的海膽外,還有帶子、劍魚腩、三文魚、八爪魚、甜蝦及鱆紅魚每款厚厚三大片。刺身材料雖不是高價貨,但仍然新鮮甜美,尤以帶子最鮮甜。
帶子/三文魚子/蟹子壽司:帶子刺身大受歡迎,所以再點了帶子壽司及三文魚子與蟹子兩款壽司。後兩者不算太突出,但也不差。
三文魚子/軟殼蟹手卷:除了刺身及壽司,我們還點了兩款手卷。由於即點即做,紫菜特別脆,其中軟殼蟹手卷較出色,蟹炸得外脆內軟,很好吃。
軟殼蟹卷:以軟殼蟹為主料的反卷,外層鋪上牛油果片,最後再塗上沙律醬及蟹子。軟殼蟹吃到如上述的香脆,鋪面的牛油果夠清新,兩者形成很特別的口感,而且牛油果和沙律醬也能中和炸蟹的油膩,是另一推介之作。
加洲反卷:與坊間的加洲卷無異,本身味道也不錯,但對比出眾的軟殼蟹卷明顯遜色了。
爐端燒/天婦羅:
鹽燒鯖魚:鯖魚塊外皮燒得焦香,內裡仍能保持嫩滑,簡單以蘿蔔蓉醬汁蘸吃已很好,而且不加檸檬汁也不會腥。
鰻魚豆腐天婦羅:另一鎮店之寶,為小店獨有的創新料理。以豆腐包裹著燒鰻魚,外層再包上紫菜,最後炸成天婦羅。天婦羅炸得夠香脆,卻沒有過多的脆漿。內裡的鰻魚及豆腐味道一濃一淡,互相配合得很不錯,值得一試。
燒雞中翼:一串兩隻,燒得皮脆肉嫩,味道略嫌淡了些。
汁燒牛舌:牛舌一串三件,每件足足有一厘米般厚,份量十足。牛舌以特製醬汁燒成,火候剛剛好,不會燒得太乾身,味道濃郁,不錯。
雞軟骨串:不甚突出,但沒有燒得過火,比起坊間很多燒成又乾又硬為佳。
烤雞泡魚乾:熱門佐酒小食,蘸以沙律醬吃最好。
燒尖椒串:上檯時不知時甚麼,因為小小尖椒全被鋪面的木魚絲遮蓋。 尖椒燒成微焦,賣相頗佳,因之前吃過非常辣的尖椒,所以最初不敢試,但同坐朋友說不是很辣,最後發覺竟然嫌它辣味不足哩。
烤大蔥串:一串四小段,燒成後灑上木魚絲,賣相簡單,但味道清新,也不會燒得不夠而有辛辣味,很好。
烤鵪鶉蛋:一串有五隻,簡單以鹽燒,不用任何醬汁已很好。
炸三文魚骨:贈送的小食,雖然三文魚骨附著不多魚肉,但炸香後用於佐酒也不錯。
燒三文魚鱗:三文魚鱗預先炸好,然後再略略燒成焦香。魚鱗燒得非常香脆,口感像吃薯片般,為另一佐酒佳品。
甜品:
芝士蛋糕:自家製的芝士蛋糕,質地較乾,但味道也不差。
三色雪糕:贈送的甜品為雪糕,共有咖啡、芝麻及豆腐三種味道選擇,小弟選擇較少有的豆腐味。雪糕雖不算太滑,但勝在豆腐味道濃郁。
整體食物質素很高,而且環境不錯。雖然當晚人潮不絕,但我們由七時許入座,邊吃邊說一直坐到十一時多,店員也沒有借故添茶收拾般「趕客」,服務亦有體貼,雖然價錢不算便宜,但小弟一定會再去試試其他款式食物。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