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1-10
57 瀏覽
曾說過要帶父母到西環的蓮香居品茗,結果單是作遊說,已用了數個月的時間。無他,對於一對長居於新界的退休老人家來說,除了間中會進出九龍之外,要專程乘車來一躺西環,消耗的除了是車費之外,於體力及精神上也是一個考驗;總算農曆新年將至,所以與其說是飲茶,其實亦是「西環半天年貨遊」的序幕曲。同時亦想略說一下,曾說過舊有的東西文化值得保存,但卻會一味的固執地死守。個人覺得位處西區的「新店」,就能於新舊之間作出平穩點。三層的地方固然大了,安裝了升降機之餘,連點心的款式亦有所增加,同時亦保存舊有的馳名款式。當看見點心車此起彼落出現時,食慾也不期然大增........但是以茶味來說,還是要用上陳年的老茶葉再配上傳統的焗盅,才能喝出傳統的風味來。另外氣氛來說,除了水滾茶靚之外,事前亦向兩老說過,來得這裡就要有搭檯的準備,門口是不設知客登記這制度的。卻是好運而至,在攘來攘往的茶客之中,不一會就找到一張三至四人的圓檯,當然,沖茶或取食物的動作,還是少不免D.I.Y.的。當日的頭炮,就是從一間準備進入升降機的點心車中,拿了一碟叉燒拉腸,不以「第一」作標謗,雖然略為厚了一點,但入口仍算柔韌滑身,內裡的叉燒餡亦是足料
同時亦想略說一下,曾說過舊有的東西文化值得保存,但卻會一味的固執地死守。個人覺得位處西區的「新店」,就能於新舊之間作出平穩點。三層的地方固然大了,安裝了升降機之餘,連點心的款式亦有所增加,同時亦保存舊有的馳名款式。當看見點心車此起彼落出現時,食慾也不期然大增........但是以茶味來說,還是要用上陳年的老茶葉再配上傳統的焗盅,才能喝出傳統的風味來。
後記:
除本人及家母之外,家父是首嚐蓮香居的,試後大家的印象大致良好。三個人約一百六十餘元的價錢,再配上一盅靚茶之下,無論是食物及氣氛的層面等,也不得不說一句「物有所值」。惟始終是眼闊肚窄,不同的點心款輪流出現,有限的胃納卻教人不能再吃下去。曾聽說過有一款名為「雞窩」的點心,是雞球大包的原型。用麵粉皮弄成一個盞形之狀,再在上面堆上各式肉餡,當在內堂聽到阿姐叫賣這點心時,已是埋單的時候了。
看來,又要等下次來臨了。
陵之微調:B+,三個人之下,還是吃得不多。
品茗於二零一二年一月七日正午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