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1-10
23 瀏覽
朋友介紹, 話食過幾次都咁好味, 梗係想試下啦. 首先上我嘅搵食天堂 (OpenRice) 睇資料, 確實受各界食家一致推崇, 為左慶祝呢個難忘紀念日, 一於咁話 !呢間食府, 都算巴閉 ga, 不設訂位, 嚟到只好玩排隊啦, 等左約一小時, 用餐限時亦是一小時. 幸好, 服務態度不錯, 待應小姐很有禮貌, 笑容親切, 正所謂入鄉隨俗, 要跟下万豚屋嘅規矩喇~入座前, 待應小姐先給餐牌讓客人選擇食物, 仲可以落埋 order 添, 節省不少時間. 餐牌內有蔬菜/海鮮/豬牛雞/飯/手打及稻庭烏冬, 只係冇甜品, 嚟万豚屋, 必食嘅當然係豚肉同烏冬啦.我們二人, order 左 5 款食物, 麵豉蟹肉伴青瓜, 香葱吉列北海道蠔, 黑胡麻豚骨湯大蜆, 黑胡麻石燒厚切豚肉手打烏冬, 麵豉豚肉冷手打烏冬, 務必要一小時內完成 ! 先上香葱吉列北海道蠔, 之前問過待應, 同餐牌內的吉列北海道蠔有咩分別, 佢話除了多左香葱之外, 前者配特製醬汁, 後者醬汁則沒有特別調教. 賣相都幾靚, 酒上檸檬汁, 點一點有蘿蔔茸的特製醬汁, 食落更 fresh 而不肥膩, 咬一口, 外層吉列好鬆好脆,
呢間食府, 都算巴閉 ga, 不設訂位, 嚟到只好玩排隊啦, 等左約一小時, 用餐限時亦是一小時. 幸好, 服務態度不錯, 待應小姐很有禮貌, 笑容親切, 正所謂入鄉隨俗, 要跟下万豚屋嘅規矩喇~
入座前, 待應小姐先給餐牌讓客人選擇食物, 仲可以落埋 order 添, 節省不少時間. 餐牌內有蔬菜/海鮮/豬牛雞/飯/手打及稻庭烏冬, 只係冇甜品, 嚟万豚屋, 必食嘅當然係豚肉同烏冬啦.
我們二人, order 左 5 款食物, 麵豉蟹肉伴青瓜, 香葱吉列北海道蠔, 黑胡麻豚骨湯大蜆, 黑胡麻石燒厚切豚肉手打烏冬, 麵豉豚肉冷手打烏冬, 務必要一小時內完成 !
先上香葱吉列北海道蠔, 之前問過待應, 同餐牌內的吉列北海道蠔有咩分別, 佢話除了多左香葱之外, 前者配特製醬汁, 後者醬汁則沒有特別調教. 賣相都幾靚, 酒上檸檬汁, 點一點有蘿蔔茸的特製醬汁, 食落更 fresh 而不肥膩, 咬一口, 外層吉列好鬆好脆, 裡面有蠔汁, 好香.
接著, 黑胡麻豚骨湯大蜆, 每隻蜆都好肥美, 冇沙. 不容忽視的, 係個湯底, 有淡淡的黑胡麻香味, 令湯底多了分特色之餘, 又不會蓋過豚骨湯和海鮮的味道. 湯底是奶白色, 濃濃的豚骨味, 帶起蜆肉的鮮甜味道, 我成碗飲晒, 確係抵食 !
跟住上麵豉蟹肉伴青瓜, 冇影相, 因為賣相一般, 而且有啲腥腥地, 扣分~ 朋友話蟹肉沙律更好食, 份量更大, 下次要試試先得.
輪到主打, 黑胡麻石燒厚切豚肉手打烏冬, 朋友話手打比稻庭好食, 即管試試. 上菜時熱騰騰, 仲好滾好滾, 凍冰冰嘅天氣食就最有 feel. 先食豚肉, 厚切就好似燒腩仔咁厚, 煮得好淋好香, 雖然有層肥肉, 而係, 連層肥肉都好甘香 ga, 今次唔怕肥點都要食埋佢, 連埋肥肉一起吃, 成舊豬腩肉更覺肉汁豐富. 到烏冬喇, 因為有石窩暖住, 擺一陣都唔怕攤凍, 烏冬軟熟得來又唔會好淋, 每條都索晒黑胡麻湯底嘅味道, 就咁食都唔錯, 又係比我食晒.
另一對比主打, 麵豉豚肉冷手打烏冬, 個 style 同石燒好唔同, 豚肉連肥肉都有咬口, 爽而彈牙, 很有肉味, 質感亦很配冷烏冬, 都是彈牙的. 至於烏冬就要靠冷麵汁調味, 請記住, wasabi 係冷麵汁嘅靈魂, 把適量 wasabi 伴勻於冷麵汁, 一次一口烏冬的份量, 浸在冷麵汁中, 食落就更香, 亦是正宗食法.
略略講下室內環境, 地方不大, 座無虛席, 個個都掛住食, 因為得一個鐘 ma, 店內有好多牌仔, 寫晒對餐廳同食物嘅感受, 日本人又有, 連食神滔滔都有, 好犀利呀 !
話咁快一小時過去了, 待應叫埋單, 今次小試牛刀, 相信好食嘅唔只呢幾款, 有緣再會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