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26
10
等級1
3
0
香港人熱愛日本料理,日式吉列炸豬扒相信是在刺身壽司等料理外,最受歡迎的菜式之一。不過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日式吉列炸豬扒是一個日式料理和法式西餐的Fusion 菜。由於明治維新的影響,十九世紀的日本人開始學習西方的文化,而西方的菜色也在民間流行起來(稱之為洋食)。位於東京銀座的煉瓦亭於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開店,一八九九年,店主嘗試了一個新菜式,就是法式麵包煮牛肉,但他想用豬肉去代替牛肉,因而發明了第一個日式麵包炸豬扒。因為本身法式麵包煮牛肉的菜色名字是法語Côtelette,而英語則是Cutlet,日文則是豚カツ。那Cutlet為何叫吉列呢?是來自一本名為《華英通語》(Chinese and English Phrase Book)的中英詞典,作者是Benoni Lanctot,在一八六七年在美國三藩市出版,裡面就將“Cutlet”翻譯作“吉列”,這本書在香港流行後,吉列這個字一路用到現在。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推薦一間餐廳,名叫丼吉日本吉列專門店,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日本吉列專門店,而除了他們的吉列豬扒外,他們的吉列蠔更加吸引,他們用的麵粉,香穌脆而不膩,生蠔雖炸過卻還保持了蠔汁的鮮味
更多
香港人熱愛日本料理,日式吉列炸豬扒相信是在刺身壽司等料理外,最受歡迎的菜式之一。不過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日式吉列炸豬扒是一個日式料理和法式西餐的Fusion 菜。

由於明治維新的影響,十九世紀的日本人開始學習西方的文化,而西方的菜色也在民間流行起來(稱之為洋食)。位於東京銀座的煉瓦亭於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開店,一八九九年,店主嘗試了一個新菜式,就是法式麵包煮牛肉,但他想用豬肉去代替牛肉,因而發明了第一個日式麵包炸豬扒。因為本身法式麵包煮牛肉的菜色名字是法語Côtelette,而英語則是Cutlet,日文則是豚カツ。

那Cutlet為何叫吉列呢?是來自一本名為《華英通語》(Chinese and English Phrase Book)的中英詞典,作者是Benoni Lanctot,在一八六七年在美國三藩市出版,裡面就將“Cutlet”翻譯作“吉列”,這本書在香港流行後,吉列這個字一路用到現在。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推薦一間餐廳,名叫丼吉日本吉列專門店,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日本吉列專門店,而除了他們的吉列豬扒外,他們的吉列蠔更加吸引,他們用的麵粉,香穌脆而不膩,生蠔雖炸過卻還保持了蠔汁的鮮味,而且肉質也很有嚼口,會令一吃想再吃,是除了生吃蠔外最鮮美的吃法。

如果大家吃厭了刺身壽司拉麵,日本吉列美食應該是你的下一站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8-01-10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30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