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21
28
等級4
2009-05-15 132 瀏覽
正月廿四‧雨水 之前與飲食男女的記者傾開,談起益新,由波斯富街老舖到跑馬地舊舖,水準還可以說維持得到。在祁禮士山的新舖,吃得令人很不滿意,現在跑馬地店搬了來灣仔又如何,是日就聯同一班食友來試試看。 就在星期三的晚上,一行二十七人,進佔店內的兩張大圓檯。這裡的舖面比跑馬地店大得多,但坐起來亦未覺鬆動。也可能是「名人飯堂」效應,也是全店滿座的。又是工作關係,至九時多才來到,很多大菜也吃完了。遲到之餘,也要勞煩左右食友幫我留起食物,抱歉又多謝。 遲到也最好奉行LIFO﹝last in first put﹞的策略,先吃後來的,再吃留起的。來的時候剛好在吃琵琶鴨,是晚的琵琶鴨,仍然是「祁禮士道」水準,只是燒鴨一只。大大隻的,只見只在鴨殼內塗了醃料去燒過,在外看來完全沒有「琵琶」的意思。其實廚房是不知什麼是琵琶鴨?還是覺得食客沒有人知道什麼是琵琶鴨?令人吃得失望;再來的是章魚雞粒焗飯,用一個砵頭去焗的,香噴噴又熱辣辣。雖然吃起上來略帶濕,不夠乾身,但味道夠,炒飯底香口,是美味的;之後的扒豆苗及砂窩雪菜豆腐煲是令人留不下深刻印象的菜色,最後來個家鄉炆米,但坦白說,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窩米,連湯頭也不太夠
更多
正月廿四‧雨水

之前與飲食男女的記者傾開,談起益新,由波斯富街老舖到跑馬地舊舖,水準還可以說維持得到。在祁禮士山的新舖,吃得令人很不滿意,現在跑馬地店搬了來灣仔又如何,是日就聯同一班食友來試試看。

就在星期三的晚上,一行二十七人,進佔店內的兩張大圓檯。這裡的舖面比跑馬地店大得多,但坐起來亦未覺鬆動。也可能是「名人飯堂」效應,也是全店滿座的。又是工作關係,至九時多才來到,很多大菜也吃完了。遲到之餘,也要勞煩左右食友幫我留起食物,抱歉又多謝。

遲到也最好奉行LIFO﹝last in first put﹞的策略,先吃後來的,再吃留起的。來的時候剛好在吃琵琶鴨,是晚的琵琶鴨,仍然是「祁禮士道」水準,只是燒鴨一只。大大隻的,只見只在鴨殼內塗了醃料去燒過,在外看來完全沒有「琵琶」的意思。其實廚房是不知什麼是琵琶鴨?還是覺得食客沒有人知道什麼是琵琶鴨?令人吃得失望;再來的是章魚雞粒焗飯,用一個砵頭去焗的,香噴噴又熱辣辣。雖然吃起上來略帶濕,不夠乾身,但味道夠,炒飯底香口,是美味的;之後的扒豆苗砂窩雪菜豆腐煲是令人留不下深刻印象的菜色,最後來個家鄉炆米,但坦白說,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窩米,連湯頭也不太夠味,吃不到任何特色;

之後就回去吃食友幫忙留下的「自助餐」,在吃那原隻鴨掌包之前,先試金錢雞。這裡的做得夠件頭,雞肝、冰肉及叉燒也裁得圓圓的一大件。吃起上來味道不夠濃,已經感覺到這裡燒味的功夫未必出色;而這個感覺又證實了在鴨腳包之上,先多謝食友們,一檯才分四隻鴨腳包,卻留了一整隻給的,真的感謝。吃起來味道是足夠了,但又燒得太乾身,如紮在外邊的鴨腸是韌韌的不爽口,鴨掌也要花上一番牙力才可以吃的。不過跟食友說起,在香港地有鴨腳包吃已經很感恩,不要要求這麼多了,是這樣吧!西檸雞吃不真,不評論了,只覺雞肉是厚厚的又頗滑身,只吃到點點的鮮檸味道,下次有機會再評;炒鮮奶不錯,幾滑溜,亦吃到奶香味;焗魚腸凍了,也不致評;豬腦魚云羹是一味老菜色,但這裡做得不夠味,雖然魚云及豬腦吃起上來也有嫩滑的口感。這一味菜色,也只存在腦海中。

阿姐的服務不錯,部長也算關照,除了到最後也堅持要收兩支開瓶費。

埋單二百七十五,總算已試勻了大部份這裡的出名菜色。
總不能在這裡吃得到似樣的琵琶鴨
10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章魚雞粒焗飯焗得香口好吃
15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鴨腳包叫做好過無
7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我的大雜燴菜色
6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豆苗吃了也留不下什麼印象
5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賣相比味道好的砂窩雪菜豆腐煲
120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家鄉炆米是一般的窩米
8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人均消費
$275 (晚餐)
推介美食
章魚雞粒焗飯焗得香口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