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6-20
72 瀏覽
又來大中華。上回母女仨評價甚高 (除了琵琶豆腐,黑椒鐵板豬手、椒鹽骨拼炸大腸、豉汁炒蟶子和黃鱔煲仔飯皆有水準 ),大人便拉她親愛的姊姊──姨媽來嘗嘗。光顧當天適逢假期,食客比預期少,坐得倒算舒服。我們重溫了炒蟶子 ($80) 和黃鱔飯 ($90),另點了椒鹽鮮魷 ($68)、南乳吊燒鱔 ($88)、生炒骨 ($68) 和海鮮扒豆腐 ($65)。份量本不足夠五人享用,然一番「品評」之後,大夥兒均失去續點的意欲。炒蟶子與黃鱔飯,味道依舊好,節錄本人食評〈誰說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晚餐篇〉如下:豉汁炒蟶子蟶子無沙、鮮甜,豉椒汁完全滲入肉裡──那是在家無法做到的火候。水準不輸某些專吃海鮮的店子呢,大人邊吃邊讚。光是洋蔥、青紅椒等配菜加上「惹味」豉汁,已能吃上一碗白飯。黃鱔煲仔飯只見偌大的砂窩飯量只佔一半,大量蔥花和炸花生夾雜其中;黃鱔則切成幼條,寥寥可數。飯煮得很有水準,粒粒分明、乾身、軟硬適中;窩底飯焦更是香脆無比。味道方面,經過特別處理的蔥花被飯燙至僅熟,濃濃蔥香在口腔內盤桓,那滋味──噢,愛蔥如你絕對不容錯過!「主角」黃鱔,鱔味「淹沒」在霸道蔥香之下,幾乎半點不剩。不差 (沒有腥味),但
上回母女仨評價甚高 (除了琵琶豆腐,黑椒鐵板豬手、椒鹽骨拼炸大腸、豉汁炒蟶子和黃鱔煲仔飯皆有水準 ),大人便拉她親愛的姊姊──姨媽來嘗嘗。光顧當天適逢假期,食客比預期少,坐得倒算舒服。我們重溫了炒蟶子 ($80) 和黃鱔飯 ($90),另點了椒鹽鮮魷 ($68)、南乳吊燒鱔 ($88)、生炒骨 ($68) 和海鮮扒豆腐 ($65)。份量本不足夠五人享用,然一番「品評」之後,大夥兒均失去續點的意欲。
炒蟶子與黃鱔飯,味道依舊好,節錄本人食評〈誰說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晚餐篇〉如下:
蟶子無沙、鮮甜,豉椒汁完全滲入肉裡──那是在家無法做到的火候。水準不輸某些專吃海鮮的店子呢,大人邊吃邊讚。光是洋蔥、青紅椒等配菜加上「惹味」豉汁,已能吃上一碗白飯。
只見偌大的砂窩飯量只佔一半,大量蔥花和炸花生夾雜其中;黃鱔則切成幼條,寥寥可數。飯煮得很有水準,粒粒分明、乾身、軟硬適中;窩底飯焦更是香脆無比。味道方面,經過特別處理的蔥花被飯燙至僅熟,濃濃蔥香在口腔內盤桓,那滋味──噢,愛蔥如你絕對不容錯過!
「主角」黃鱔,鱔味「淹沒」在霸道蔥香之下,幾乎半點不剩。不差 (沒有腥味),但我無從打分!只是蔥飯太太可口了,鱔肉多寡,我壓根兒不介意……
味道未變,份量卻大減幾近三分之一 !難不成節日效應、成本上漲還是咋的?如此這般算不得價廉物美了。尤其是蟶子,筷子一撥入目盡是殼子,「該死的肉都跑哪兒去了?」大人邊挑邊咕噥。可不是,一心讓姊姊嘗新,卻不幸遭「滑鐵盧」,面子掛不住啊 ……至於黃鱔飯,堂拌蔥花是其賣點。首次品嘗的姨媽說了那麼一句:「怎麼蔥比飯還要多呀?」果然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我和大人恰恰欣賞蔥多……
「世間的愛情總有盡頭,止於不忠與背叛。」你說,對食店的熱情何嘗不是?愛得深,往往敵不過現實的殘酷……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