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99
22
餐廳: 大中華飯店
資訊:

為推動全港減鹽減糖新飲食文化及新生活態度,環境及生態局、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推出了「少鹽少糖食店計劃」,參與食肆會提供少鹽少糖選項予顧客,部份更會提供特定減鹽減糖菜式。參與減鹽減糖食肆會獲發計劃標誌,以供張貼於店舖內,供顧客識別。詳情可在此瀏覽:https://www.eeb.gov.hk/food/cn/committees/crss/restaurants.html

等級4
2012-04-17 23 瀏覽
揾食 行遠啲!用這通常用來打發人的話開場,好像很沒禮貌是吧?但這就是今天的香港。方便的地區,食肆已經被零售攻陷了;不甘於以「溢價」幫襯連鎖店水準的好「食」之徒,便得花點心思、腳骨力和交通費。大中華,絕對是在旺區的雷達以外;這更顯出她不成正比的名氣。三番四次被攝得演藝圈人士來光顧,以不講究排場的小店而言,十分少有。這天,乘同伴在附近工作之便,我們終來報到。(否則,以她三步不出閨門的性格,休想要她遠渡而來!)到達時已是九時過外了,傳說中的常滿名店,人潮也稍為舒緩。等了一會,已被編到一張四人桌。大了些吧?不大,餸上桌你就知!倆口子吃不了多少,除了點名物鐵板黑椒豬手外,還有南乳燒鱔和芥菜鹹蛋湯。豐料湯,「加料」鱔湯來了,嚇了一跳:這根本是「家庭裝」份量!今餐飲湯飽!拿起湯勺一舀,那淺黃色的不透明湯水下,蘊藏大量湯料!若撈渣上桌,那已是一碟例牌時菜的份量了。料足,湯實在不會難喝到哪裡。燒鱔,件頭亦不見遜色。未曾預計的是,鱔的表面有一層甚厚的炸粉。如此落鑊一炸,這道菜已不能再叫「燒」鱔了。那層「多出來」的炸粉,咬起來除了脆還有些少硬身,而且有南乳味。這個烹調法為食材加上了太多的口感:鱔本身是啥味道
更多
揾食 行遠啲!

用這通常用來打發人的話開場,好像很沒禮貌是吧?但這就是今天的香港。
方便的地區,食肆已經被零售攻陷了;不甘於以「溢價」幫襯連鎖店水準的好「食」之徒,便得花點心思、腳骨力和交通費。

大中華,絕對是在旺區的雷達以外;這更顯出她不成正比的名氣。三番四次被攝得演藝圈人士來光顧
,以不講究排場的小店而言,十分少有。這天,乘同伴在附近工作之便,我們終來報到。(否則,以她三步不出閨門的性格,休想要她遠渡而來!


到達時已是九時過外了,傳說中的常滿名店,人潮也稍為舒緩。等了一會,已被編到一張四人桌。大了些吧?不大,餸上桌你就知!
倆口子吃不了多少,除了點名物鐵板黑椒豬手外,還有南乳燒鱔和芥菜鹹蛋湯。

豐料湯,「加料」鱔

湯來了,嚇了一跳
:這根本是「家庭裝」份量!今餐飲湯飽!拿起湯勺一舀,那淺黃色的不透明湯水下,蘊藏大量湯料!若撈渣上桌,那已是一碟例牌時菜的份量了。料足,湯實在不會難喝到哪裡。
弊!成鍋咁大,點飲得晒?
6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仲好足料,菜都唔駛叫!
5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燒鱔,件頭亦不見遜色。未曾預計的是,鱔的表面有一層甚厚的炸粉。如此落鑊一炸,這道菜已不能再叫「燒」鱔了。那層「多出來」的炸粉,咬起來除了脆還有些少硬身,而且有南乳味。這個烹調法為食材加上了太多的口感:鱔本身是啥味道,已不能吃出來了。
那附上的南乳沾醬,可以不需要了。這味菜,小朋友用來送飯尚可,但要吃鱔本身的精彩之處,似乎不太妥當。
「厚道」是形容人;「厚度」則形容燒鱔炸粉
9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妹仔大還是主人大?

招牌菜也端上來了:未見其形,先聽其(鐵板的沙沙)聲和聞其(黑椒汁受熱散發的略為嗆喉)味。再次是一貫的「大件」;其上的配料(洋蔥、紅蔥頭、芫茜和紅椒絲)令人花多眼亂。同一疑問再次出現:每種配料(當然,還有黑椒汁)有其獨特的味道和用途,「大堆頭」式的處理是幫助了主要材料?還是混淆了味覺?很遺憾,這一回,又是後者。
特別是過多的黑椒汁,騎劫了我的所有味覺,實在吃不出豬手本身是甚麼味道!
七彩豬手姐姐?!
7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至於豬手的質感,也值得一提:用刀一切,幾乎無需用力,皮和肉都馬上裂開,刀鋒直達豬骨!當然,太韌的肉沒有人會喜歡吃,但我還是會期望吃到一點肉的咬感。眼前的豬手軟弱無力,我不禁問:這是好的處理方法嗎?
一刀直達核心...這是我熟悉的豬手嗎?
7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食上腦!

一頓家常便飯
,竟把我帶進了「料理哲學」的問題中:烹調,到底是為了present怎麼樣的製成品?食材要我們怎樣享受它?廚師要怎樣去配合它?烹調是要「加入」味道,還是要「帶出」食材的特色?... 這個離座的心情,是我始料不及的。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1-04-06
等候時間
10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117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