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4-21
28 瀏覽
有一種味道叫家,直叫離鄉者牽腸掛肚;卻又是道妙方,能平伏苦澀的思鄉愁緒。離鄉別井,勿論別處菜餚如何斑斕,最懷念的,還是從小吃大的湯水小菜.無他,家就是家.別的,怎也比不上.這種苦,僑居在外的人就最明白. 在香港這南方小鎮,因為種種原由,是五湖四海人士的落腳點.滬,川,閩南,潮汕,福建,粵等各方好漢,帶來各自的文化語言,在這裡繼續發熱發亮.但最叫他們懷念的,還是老家的味道. 除了去鄉里的菜館串門子,其實上大型中式食肆,也能一解鄉愁.我來自潮汕的長輩,就常常到潮江春喝茶聯宜.而這晚更承蒙錯愛,來到海港城的八月居,一嘗美心中菜最新推廣,充滿家鄉情懷的廣東五邑菜式.所謂五邑,即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地.當地與外界交流頻繁,故離鄉發展的人也特多,居港的也不少 - 可能,你我家中的長輩,也是五邑人. 五邑地區泥土肥沃,農產極為豐富.為了將農家原味帶來香港,集團特地派員到當地學師,運來食材,更以地方名字起菜名,如廣海,西江,馬岡.如果五邑人看見這些菜名,思鄉情緒定必被勾起,叫他們忍不住介紹起家鄉食材來:這個葛呀,阿嬤我由細食到大..廣海回味無窮是炸咸鮮,以公雞碗盛載,富懷舊風味.魚肉經鹽輕醃
除了去鄉里的菜館串門子,其實上大型中式食肆,也能一解鄉愁.我來自潮汕的長輩,就常常到潮江春喝茶聯宜.而這晚更承蒙錯愛,來到海港城的八月居,一嘗美心中菜最新推廣,充滿家鄉情懷的廣東五邑菜式.
所謂五邑,即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地.當地與外界交流頻繁,故離鄉發展的人也特多,居港的也不少 - 可能,你我家中的長輩,也是五邑人.
五邑地區泥土肥沃,農產極為豐富.為了將農家原味帶來香港,集團特地派員到當地學師,運來食材,更以地方名字起菜名,如廣海,西江,馬岡.如果五邑人看見這些菜名,思鄉情緒定必被勾起,叫他們忍不住介紹起家鄉食材來:這個葛呀,阿嬤我由細食到大..
農家人大多養殖家禽,但要待節日才捨得宰殺;碰著親友繁多又要分甘同味,每人往往只分得一小口,但配額來的肉更覺肥美。反觀今天社會富裕,吃雞吃鵝輕如彈指;太易得來的滿嘴嫩肉,加上工廠式生產,已沒了那珍貴的風味.
從泥土拔出的甜水蘿蔔,清甜無渣;不用花巧,光燒一窩水,加幾跟豬肋骨,將兩者精華逼出,就是一窩熱呼呼又甜味的蘿蔔豚骨湯.
侍應放下一小碗飯,看見用料和臘味飯相近,米卻不是糯米,也偏淺色,大感奇怪;一問之下,原來叫台山菜菓飯,師傅混合了幾種米,再加入切丁的芥蘭頭和臘肉先炒後焗,比臘味飯少一分油膩飽滯,卻多一份清甜,味道更有點像蘿蔔糕.
滿足了原始的咬嚼感,麻薯香葱包則走另一路線,玩煙韌.中日不一定大戰,你看那日本麻薯和中國葱油多麼合拍!質感軟綿煙韌,葱香更是越嚼越濃郁,包身也乾身不油膩.平日再餅房見得多dry得像乾屍的麻薯波波,這回終於能吃到有質素又對版的煙韌麻薯,真感動~
食材談不上名貴,卻是當地人引以自豪的土產;煮法也非巧妙刁鑽,卻充滿世襲的民間智慧.調味簡樸無華,卻殊不簡單,因這就是家的味道.
誠意推薦給大家這充滿鄉土情懷的五邑菜.如果碰巧家中長輩是五邑人士,就更要和他們來重溫家鄉滋味,回憶昨日那好時光.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