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4-16
3134 瀏覽
法國菜一向予人遙不可及的印象, 大大的菜盤但食物只有麻雀般大小, 另一方面就是價錢了, 一個頭盤的價錢可能是一天的人工, 一邊吃, 一邊心在淌血呢! Chef Stage以”西餐大排檔”的形式, 以經濟的價錢奉以高質素的菜式, 甚至融合香港本地的特色, 創作獨一無二的菜式風格.餐廳氣氛隨意隨心, 舒適的座椅, 點起燭光, 是一個很好的聊天環境. 沒有法國餐廳的拘束.西式燒BB鴿($78/隻)中式紅燒乳鴿就食得多, 西式乳鴿的味道又會是怎樣呢? 美味的秘訣在於鴿用雜菜醃製, 並沒有添加人工的調味品, 雜菜的鮮甜落在鴿肉中.BB鴿骨軟肉嫩. 外皮不像中式的般脆身, 但亦很柔軟輕薄, 肉質柔軟有肉汁, 不像中式炸乳鴿般乾癟, 軟骨部份甚至可以吞下, 比中式紅燒乳鴿更好吃!放下束縛, 隨意用手拿著吃, 更滋味!燒黑毛豬肋條肉 ($128)一大件的豬肋骨就吃得多, 一條條的豬肋條肉還是第一次試呢! 黑毛豬肉是採用可以製風乾火腿的級別, 質素不可少覤.未吃豬肋條前, 先吃伴菜, 其實是菠蘿+番茜, 配搭特別, 味道清甜, 有助清一清味蕾.外層燒成焦糖色的, 好吸引啊! 外層帶點微脆, 豬肋條肉的內
餐廳氣氛隨意隨心, 舒適的座椅, 點起燭光, 是一個很好的聊天環境. 沒有法國餐廳的拘束.
中式紅燒乳鴿就食得多, 西式乳鴿的味道又會是怎樣呢? 美味的秘訣在於鴿用雜菜醃製, 並沒有添加人工的調味品, 雜菜的鮮甜落在鴿肉中.
BB鴿骨軟肉嫩. 外皮不像中式的般脆身, 但亦很柔軟輕薄, 肉質柔軟有肉汁, 不像中式炸乳鴿般乾癟, 軟骨部份甚至可以吞下, 比中式紅燒乳鴿更好吃!
放下束縛, 隨意用手拿著吃, 更滋味!
一大件的豬肋骨就吃得多, 一條條的豬肋條肉還是第一次試呢! 黑毛豬肉是採用可以製風乾火腿的級別, 質素不可少覤.
未吃豬肋條前, 先吃伴菜, 其實是菠蘿+番茜, 配搭特別, 味道清甜, 有助清一清味蕾.
外層燒成焦糖色的, 好吸引啊! 外層帶點微脆, 豬肋條肉的內部則是柔中帶韌, 很好嚼頸. 豬肋條肉只用少少鹽, 黑椒調味, 沒有多餘的調味品遮蓋豬肉本身的鮮味. 我很喜歡這道西式的燒肉啊! 一定要點呢!
松露一向搭配意粉或意大利飯, 配合日本年糕很新奇呢! 簡直是意日菜的crossover.
松露份量很多, 每一口也能吃到松露香濃而霸氣的味道. 而年糕煮得煙煙韌韌, 與黑松露亳無遺和感.
離遠已經嗅到一陣黑松露的香氣, 店方亳不吝嗇, 黑松露下得極多, 黑松露愛好者定必大愛! 磨菇湯有大量磨菇碎, 保留其咀嚼感, 喝湯之餘, 亦要動動牙齒啊!
在西餐廳賣起咖哩來! 原來大廚曾經在馬會餐廳工作, 除法國菜外, 亦擅長烹調印式食品. 大廚把一切好吃的集合在Chef Stage, 我覺得完全沒有問題, 甚至很欣賞他”將最好給最好”的精神!
印度咖哩著重香料, 東南亞的咖哩的特色則是添加椰汁, 英式, 日式的咖哩則是略帶甜味. 大廚把印式咖哩與西式的烹調方法融合, 在印度咖哩中加入忌廉, 使咖哩質地更滑身, 而且使辣味不嗆喉. 亦不如加椰汁般, 搶去咖哩本身的香料味.
咖哩加添沒有肉類, 只有蕃茄, 西蘭花, 露筍, 更鬼馬地加入只會在西餐入饌的火箭菜, 更富特色! 沒有加添肉類更能嚐到咖哩本身香濃的味道.
油酥餅是即叫即做的, 酥脆可口, 是咖哩的良伴.
清酒煮硯經常吃, 用白酒煮的還是第一次嘗到. 餐廳採用新鮮花甲王烹煮, 大大隻, 啖啖肉, 肉質鮮甜無比. 以白酒烹煮, 再加入蕃茄, 番茜, 洋蔥等, 醬汁酒味香醇而不苦澀, 質地比較濃稠, 惟味道濃重, 與花甲清甜的味道反而不太搭配.
個人還是喜歡用日式用清酒煮的, 蜆本身鮮甜, 調味清清的就已經足夠!
燒牛肉燒得剛剛好, 不會過熟過硬, 牛肉本身有點韌性, 慢慢咀嚼, 牛肉的味道會在口腔中散發出來, 滋味無窮. 簡簡單單以黑椒調味, 保留牛肉的原鮮.
意粉比平時吃到的幼, 但煮得極為彈牙. 茄汁味道天然, 沒有人工化的茄膏的味道.
大廚會按照時令, 選購最新鮮的當季食材, 所以菜單菜式時有變更, 令食客每次來臨都會發掘到新的驚喜, 我也很想再次到訪, 再次品嚐味覺的盛宴.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