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334
160
等級4
2012-08-27 47 瀏覽
對星馬的菜式認識不多, 只知一些熱門有名的菜式, 久聞好時的大名很久, 這天想吃得經濟平實, 但又不想太隨意, 腦海間突然閃出了好時二字, 心想週六的午市應該沒晚市般旺場要等位吧? 早知店家的位置不好找, 好時中心的門口很小, 不細心留意的話很容易走過也不知。 整個商場予人很荒涼的感覺, 基本上如非為了找吃, 也難會踏足於此。 果然這時段沒有久等的煩惱, 格局比茶餐廳稍為企理光鮮, 幾乎用盡所有空間, 將檯排得密密麻麻, 基本上跟鄰桌是沒多距離的。 但心知以這平易近人的定價來說, 實不能要求太多, 好吃便行了。 始終對香口食物戒不了口, 見串燒備有雜錦, 豬、牛、雞肉各兩串, 真是體貼得無話可說。 表面真有燒製過的痕跡, 帶輕微的焦黑, 只是熱度方面未算太理想。 牛肉頗為腍滑, 成熟控制不錯, 一點也不鞋口。 雞肉則不會太乾, 像柴皮的感覺, 肉嫩軟腍。 但三者之中, 還是豬肉較討人喜愛, 像是枚頭肉般軟滑, 肉香突出但不會有陣燥味。 串燒再好, 都會靠醬汁吊味, 沙嗲醬帶點酸甜, 一點也不辣, 嚐出有些蝦米醉、花生粒等, 隱約有陣咸魚香, 惹味至極。 伴上的青瓜尚算爽口但明顯因烚過而
更多
對星馬的菜式認識不多, 只知一些熱門有名的菜式, 久聞好時的大名很久, 這天想吃得經濟平實, 但又不想太隨意, 腦海間突然閃出了好時二字, 心想週六的午市應該沒晚市般旺場要等位吧?


早知店家的位置不好找, 好時中心的門口很小, 不細心留意的話很容易走過也不知。 整個商場予人很荒涼的感覺, 基本上如非為了找吃, 也難會踏足於此。

果然這時段沒有久等的煩惱, 格局比茶餐廳稍為企理光鮮, 幾乎用盡所有空間, 將檯排得密密麻麻, 基本上跟鄰桌是沒多距離的。 但心知以這平易近人的定價來說, 實不能要求太多, 好吃便行了。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始終對香口食物戒不了口, 見串燒備有雜錦, 豬、牛、雞肉各兩串, 真是體貼得無話可說。 表面真有燒製過的痕跡, 帶輕微的焦黑, 只是熱度方面未算太理想。 牛肉頗為腍滑, 成熟控制不錯, 一點也不鞋口。 雞肉則不會太乾, 像柴皮的感覺, 肉嫩軟腍。 但三者之中, 還是豬肉較討人喜愛,
像是枚頭肉般軟滑, 肉香突出但不會有陣燥味。 串燒再好, 都會靠醬汁吊味, 沙嗲醬帶點酸甜, 一點也不辣, 嚐出有些蝦米醉、花生粒等, 隱約有陣咸魚香, 惹味至極。 伴上的青瓜尚算爽口但明顯因烚過而不再脆口, 反有點實, 但仍可令味蕾得到清新。
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往對海南雞飯的印象只一般, 記得吃過一次油飯, 油得可怕, 加上一點香氣也沒有, 味道單一, 一度對這味失去好感。 但見這家甚有口碑, 加上又是與人分享, 姑且一試, 想不到就此改觀。 先說米飯本身, 米香十足, 極富潤澤感 吸收過湯汁後更覺油香, 吃起來微黏不失咬感。 那碗上湯當然不是味精水, 反而清甜濃郁, 有淡淡的雞味。

雞肉已預先去骨, 即使不是新鮮雞, 肉味未算濃重, 但勝在細嫩, 就連胸肉也不覺粗鞋。 見雞皮薄身沒有多餘的脂肪, 既爽且滑, 像啫喱層般滑溜。 伴上的三色醬汁, 酸辣醬、薑蓉和黑豉油各有特色, 較愛黑豉油, 煮製過後有點濃稠, 入口帶甜, 精彩過人。
5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別看肉骨茶一副黑漆漆像苦茶的樣子, 實情美味程度真不賴。 本身對熱度都甚為重視, 因見前兩者都只是微溫, 心已打定輸數。 怎料這湯熱力迫人, 冒出煙來。未見太多油份浮現, 對藥材味雖未算抗拒, 但太濃的話還是接受不來。 湯頭很清潤, 那份甜出自自然, 甜後嚐到甘味, 精華完全跑到湯裡頭, 濃郁得來仍是順喉, 完全不覺苦。 裡面藏著大大塊的排骨, 厚肉滿有嚼勁, 鬆軟卻又爽彈, 一點也不像煲湯瘦肉乾爭爭又吃之無味。

相距只個多月, 趁著聽演唱會前吃過便飯, 又有藉口多來一次, 試到更多東西。明顯地晚上人流較多, 這次被帶到另外一個鋪位, 感覺較局促。 也許是預計到
晚上的重頭戲會很精彩, 就連胃口也大好, 將上次沒吃到的名物統統都點了。
13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星州炒蘿蔔糕跟中式XO醬的炒法各有不同, 這個偏近濕炒, 以濃稠的醬料鋪面, 裡頭有蝦肉、蛋絲、菜甫、葱粒, 單看這惹味的配搭已叫人食慾大增。 蘿蔔糕切成厚厚的方塊, 裡頭沒有加入臘味臘肉, 純粹蘿蔔條, 清甜多汁, 丁點兒苦味也沒有。 粉漿的調配掌握不錯, 糕身軟糯卻不會太糊口, 仍有一定的挺實, 夾起來也不易散開。 一般中式都以xo醬去乾炒, 但這偏近濕炒, 只見每塊都被濃稠的醬料所包圍, 同樣夠鑊氣, 那醬油帶甜香, 不會死咸, 只是逃不過微溫的命運, 不然會美味很多呢!
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不消一會, 喇沙又上檯, 一看到那紅卜卜的湯, 不其然想起越式番茄蟹肉湯檬, 但這色澤還更深呢! 不說真以為是辛辣或是地獄湯, 但實是以蝦殼、椰漿、香料等熬煮過, 難怪充斥著陣陣蝦味, 將香氣全迫出來, 椰味豐富, 卻不易漏。 麵條介乎米粉和米線之間, 入口已會慢慢滑進口中, 煮得偏軟但未算糊爛, 索湯能力強, 配料中的蝦肉、豆卜、魚丸和芽菜都較常見。 豆卜洞洞細密, 切面夠大, 正好像一塊小海綿將濃湯都吸收過來, 吃起來鬆軟, 豆香不遜。 魚肉則較實身不太彈, 魚香味只普通。
5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重口味過後, 也要來些菜蔬平衡一下。 但又不甘願只點清炒, 見香辣牛根通菜煲惹味又是辣的, 正是不二之選。 煲內佔了絕大多數都是通菜和牛根, 沒有其他東西充當墊底。 菜梗新鮮爽脆, 辣汁從中間的管道透進去, 冷不提防下一咬下去, 頓時大感刺激。 牛根經過一段時間的炆煮, 軟滑得很, 膠質重, 那股辣勁不只停留在表面, 反而入味非常。


見不少人都這裡的服務有些微言, 親身感受後又不是不無道理, 店家一心想多做點生意, 基本上每檯都是吃完便離開, 不宜逗留太久, 是有點趕客, 不過以人均只七十多元的消費來說, 仍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