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87
40
等級4
2011-10-09 52 瀏覽
人說新店不比舊店佳,不過凡事總有變數,以港島中西區兩間蓮香為例,若論食物水準的層面,個人較喜歡位處西環的蓮香居多一點,「硬件」上屬於較新的環境及器具設施,其實廚房及員工班底,很多也是從老舖而來。遇上重陽假期的午市,旺場是必然之事,獨個於十二時前來,要等近三十分鐘才找到位子;二話不說來一個焗盅搭上陳年普洱,正是「水滾茶靚」的表演。這午餐的出現也有其因由,正值踏入重陽秋祭,秋風初現的時侯,亦是芋頭及鴨鵝的當造期,借助於開飯網的搜索之下,知悉這裡有芋頭炆鴨供應,當看見燒臘櫃檯出現一個個的砵仔之時,總算不會枉來。約四十元一個砵仔芋頭鴨,伴上一碟飯底,即是「未進食,先興奮」。等待期間剛見到馬拉榚供應,立時也點了一件,離出爐時間不算太久,來得熱燙之餘,鬆軟程度亦如海棉一般,內裡佈滿一個個的氣孔;除了蛋香之外,亦有老式片糖才能帶出來的甜味,於舊式茶樓嚐到的古法馬拉榚,水準確是勝人一籌。再談這個鋪得滿滿的砵仔鴨,說句實話,用料只是賣剩的燒鴨,能夠物盡其用固然值得嘉許,可惜肉質上稍為過老,亦欠缺了應有的羶香,不禁來得失望。總算砵內那個油香汁不能不讚,其濃香味道用能送飯,亦能吃過一碟清光;上面的芋頭也呈鬆
更多
水滾茶靚
6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人說新店不比舊店佳,不過凡事總有變數,以港島中西區兩間蓮香為例,若論食物水準的層面,個人較喜歡位處西環的蓮香居多一點,「硬件」上屬於較新的環境及器具設施,其實廚房及員工班底,很多也是從老舖而來。遇上重陽假期的午市,旺場是必然之事,獨個於十二時前來,要等近三十分鐘才找到位子;二話不說來一個焗盅搭上陳年普洱,正是「水滾茶靚」的表演。
秋風起,懷念芋鴨油香味
5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這午餐的出現也有其因由,正值踏入重陽秋祭,秋風初現的時侯,亦是芋頭鴨鵝的當造期,借助於開飯網的搜索之下,知悉這裡有芋頭炆鴨供應,當看見燒臘櫃檯出現一個個的砵仔之時,總算不會枉來。約四十元一個砵仔芋頭鴨,伴上一碟飯底,即是「未進食,先興奮」
馬拉榚保持水準
4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等待期間剛見到馬拉榚供應,立時也點了一件,離出爐時間不算太久,來得熱燙之餘,鬆軟程度亦如海棉一般,內裡佈滿一個個的氣孔;除了蛋香之外,亦有老式片糖才能帶出來的甜味,於舊式茶樓嚐到的古法馬拉榚,水準確是勝人一籌。

再談這個鋪得滿滿的砵仔鴨,說句實話,用料只是賣剩的燒鴨,能夠物盡其用固然值得嘉許,可惜肉質上稍為過老,亦欠缺了應有的羶香,不禁來得失望。
砵仔鴨油香汁實在出色,芋頭也鬆化,可惜鴨肉差了一點
8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總算砵內那個油香汁不能不讚,其濃香味道用能送飯,亦能吃過一碟清光;上面的芋頭也呈鬆化之狀。今次的芋鴨來說仍不太滿意,勝在買少見少,看來打後需要找另些店子來碰碰運氣。
黃橋燒餅可來得香口
6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新店內除了古法點心之外,亦加了一些新款口味。打後見到有黃橋燒餅,三件的烘焗出品,上面灑了大把芝麻,吃了一件之下,酥皮來得十分鬆化,內裡的主要餡料有肉末蔥花金腿茸等,這酥香外層配合甘香之味,可吃得甚為滿足。
豬肚燒賣不比豬潤失色
6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首餐以七十五元埋單,不過本週六剛巧經過這邊,好事成雙,乃就決意來多一頓。先以一籠豬肚燒賣打開頭炮,要讚這裡的點心多數來得熱燙,捨豬潤而擇豬肚的味道仍一樣出色,爽口而帶有彈性,配合底下的蝦仁肉團,鮮味來說不容置疑。兩者配在一起,雖然不免重口味了一點,再呷一口熱茶,確不失為人間美味。
一場來到,怎不能吃其大包?!
7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雞球大包是兩間蓮香的招牌點心,胃納小一點的,吃一個已能撐起半天。鬆軟的厚身外層下,擘開包身內餡料不少,曾有人戲言是賣剩的點心餡料所組成,其實細心一點, 除了點心的肉團之外,起碼有一塊叉燒,一件雞塊及加一粒鵪鶉蛋所組成,每次來到總要找到才教人心足。據知新店更有傳統的雞窩供應,可惜至今仍未能遇上。

傳統的灌湯餃是沒有用湯浸著的,現今吃到的多是「湯浸餃」,很多不懂因由的點心師傅,都會推說用上湯浸著的是「改良」出品,於來說則肯定本末倒置。總於給我在這裡遇到,如不點上總對不起自己。
古法灌湯餃實在難尋,未算完滿也要給個like
5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用上金屬托托著的出品,外皮薄身得來略帶煙韌,不是坊間的浸湯厚身餃所比擬。用筷子在上面弄穿孔子,再在上面倒一點薑醋上去,餡料來說固然鮮味,惟當日的「糊仔」程度與舊時出品相比,仍然遜色了一點,想湯凍比例來得不足夠。始終物以罕為貴,能夠嚐到的已教人回味。還望「有其形,再添其實」
麻蓉榚香味不俗,只是口感差了一點
5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最後用一個麻蓉榚作結尾,這裡用的黑芝麻餡素有水準,香濃得來更弄至「起砂」,甜味來說恰到好處,美中不足的只是凝固成方塊狀的凍榚,如改為千層出品及捲成卷狀的「菲林筒」,口感可來得更佳。
3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再濃的老茶亦有沖淡的一刻,這兩頓的早午茶市,實在來得盡興,「新店」的食品既呈現古風特色,亦保持一定的水準,配合屬於上世代的環境,與及茶博士及阿姐忙個不停等,無論茶客相識與否,總能營造出「舊式飲茶」的場面感覺,不是現今點心專門店所能給予的。當然時移世易,作出變動是免不了,總算沒破壞了本身的特色。

始終胃納有限,仍有多款點心沒有嚐到,看來好趁家人來此辦海味時,好帶他們再前來一躺。

陵之微調:A-

分別用餐於 二零一一年十月五日下午二零一一年十月八日早上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1-10-05
等候時間
30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75 (午餐)
推介美食
水滾茶靚
馬拉榚保持水準
黃橋燒餅可來得香口
豬肚燒賣不比豬潤失色
一場來到,怎不能吃其大包?!
古法灌湯餃實在難尋,未算完滿也要給個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