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12-05
93 瀏覽
小時候吃過很多印尼小吃, 因為以前在港的印尼華僑多, 而且他們都帶著一些手藝來到香港。但現在的生活水平不同, 印尼華僑越來越少, 而且多都到了下一代, 不就同化了成香港人嗎?! 所以印尼及其他南洋色彩也漸漸淡化。小時候還有吃過的印尼小吃, 鹹鹹甜甜的有不少, 千層糕, 椰汁糕, 班蘭糕, 咖哩角等等... 而當中最喜歡的莫過於沙嗲, 我記得小時候在印尼吃的沙嗲雞肉, 真的是百嚐不厭。而回到香港, 以前響荃灣也有一個串燒小檔, 由兩公婆做的小手作, 也令我回味非常。可惜已多年前因夫婦兩移民而令這一童年味道消失了! 可是, 這家印尼沙爹串燒令我有些童年的感覺。老實說, 食材用料與之前的已是今非昔比, 最少雞肉沒有了以前般嫩滑。車仔的街檔沒有了, 風味減了一半, 成本與賣價也不能相比。將貨就價的情況令整體水平下降是, 小販再沒空間生存, 所有東西都跟以前不一樣。但畢竟怎樣, 這家沙嗲的手作也真不錯, 醬汁的花生味很香, 而且加入了蝦乾蝦膏. 豬, 牛, 雞還是吃雞吧! 總算能找上一點點的兒時回憶便算足夠!
小時候吃過很多印尼小吃, 因為以前在港的印尼華僑多, 而且他們都帶著一些手藝來到香港。但現在的生活水平不同, 印尼華僑越來越少, 而且多都到了下一代, 不就同化了成香港人嗎?! 所以印尼及其他南洋色彩也漸漸淡化。小時候還有吃過的印尼小吃, 鹹鹹甜甜的有不少, 千層糕, 椰汁糕, 班蘭糕, 咖哩角等等... 而當中最喜歡的莫過於沙嗲, 我記得小時候在印尼吃的沙嗲雞肉, 真的是百嚐不厭。而回到香港, 以前響荃灣也有一個串燒小檔, 由兩公婆做的小手作, 也令我回味非常。可惜已多年前因夫婦兩移民而令這一童年味道消失了! 可是, 這家印尼沙爹串燒令我有些童年的感覺。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