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5-17
17 瀏覽
上個月大假的最後一晚,因這裡星期四有海鮮buffet,特別加上鮑魚奉客,所以來試一下。(雖然年多前曾來過一次,發覺食物方面比以前差了很多,這年本沒打算來。)一開始就連續兩大碟細隻的凍蟹、蟹腳、鮑魚等,生蠔只是食了少少。(因身體本身有點不息)凍蟹算是多羔,但又凍又少肉。蟹腳已切成半邊,但覺得比平日食的乾了一點。鮑魚凍冰冰,毫無味道可言,確實失望;因為這是今次來食buffet的主因。雖然size不算太細,質地也實淨,但味如嚼”立”(唔識打),就像是咬着一塊淋淋的擦膠。而且,只是頭三四十分鐘和最後的三十分鐘供應,可能成本這魔鬼作怪呢!的在結帳前行多一轉,見到再有鮑魚出現,但已全無意慾去吃了。印度食品、即煮pasta、淥麵、滾粥、中式點心和極少見的韓燒都不是我所好,除了兩三種印度食品外,全沒有試過。而燒味也算是我愛吃的食物,但見到的叉燒、燒鴨和油雞,全都沒「生氣」,試了一次也就算了。簡單易做的salad bar出品不差,各款食材都夠新鮮,質與量都有水準。惟獨是在salad bar供應的parma ham要配給,食客order才有,而且放蜜瓜的地方又卻是另一「端」,所以覺得安排上令客人很不便(不
上個月大假的最後一晚,因這裡星期四有海鮮buffet,特別加上鮑魚奉客,所以來試一下。(雖然年多前曾來過一次,發覺食物方面比以前差了很多,這年本沒打算來。)
一開始就連續兩大碟細隻的凍蟹、蟹腳、鮑魚等,生蠔只是食了少少。(因身體本身有點不息)
凍蟹算是多羔,但又凍又少肉。
蟹腳已切成半邊,但覺得比平日食的乾了一點。
鮑魚凍冰冰,毫無味道可言,確實失望;因為這是今次來食buffet的主因。雖然size不算太細,質地也實淨,但味如嚼”立”(唔識打),就像是咬着一塊淋淋的擦膠。而且,只是頭三四十分鐘和最後的三十分鐘供應,可能成本這魔鬼作怪呢!的在結帳前行多一轉,見到再有鮑魚出現,但已全無意慾去吃了。
印度食品、即煮pasta、淥麵、滾粥、中式點心和極少見的韓燒都不是我所好,除了兩三種印度食品外,全沒有試過。而燒味也算是我愛吃的食物,但見到的叉燒、燒鴨和油雞,全都沒「生氣」,試了一次也就算了。
簡單易做的salad bar出品不差,各款食材都夠新鮮,質與量都有水準。惟獨是在salad bar供應的parma ham要配給,食客order才有,而且放蜜瓜的地方又卻是另一「端」,所以覺得安排上令客人很不便(不是有點),希望可以改善。parma ham的質素亦只屬一般,有點筋和不夠肉香味。
不過,今次發現了必食之選,那就是低溫焗三文魚,很後悔不早些為她拍照,到八點過後,我才好意思拿手機拍照,但那時已不似魚形了。這焗三文魚很嫩滑,很有這魚的鮮甜味,而且油份充足,結果應該一共食了五六轉,最可惜的是要由廚師分配,否則三轉也應滿足了。由於來回多次,於是也問問師父這魚的煮法,原來是整條魚用170度火焗兩個幾鐘做出來,也算是見識過,很是開心。
DESSERT 做得不及帝苑的好,重量不重質,大路貨而已。只是有較特別的/新近興的炒雪糕,我也試了一個,當然是玩gimmick,可以藉此將其中配料好好混合一起罷了。其他的dessert只有失望的多,例如我最愛的麵包布甸和tiramisu,都不是滿意之作;前者焗老了,不滑溜;後者沒咖啡味沒酒味亦沒mascarpone味。
枱都算排得幾密,都頗嘈雜。招呼在頭二三十分鐘比較差,我們6:40pm到,7:00pm左右已吃了兩轉海鮮,但大部份的waiters都主要顧着帶位和settle客人,等了三分鐘仍沒人替我們收碟,這方面真的要想想辦法改善。(有兩個waiters顧着點枱上的candle,也不過來收碟。)
整體而論,只食凍海鮮和焗三文魚已不錯了,其他的有興趣就自便,沒大所謂。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