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9-02-02
5637 瀏覽
先感謝友人請我吃生日飯,挑了中環「營致會館」。當天是星期日,五位食 lunch,原來大家都未吃過此餐廳呢。 它在 2017年開幕,請來「都爹利會館」的蕭師傅掌廚,開業三個月便奪米芝蓮一星,今年更升上二星,令我們有些期待。 吃完之後,我們不約而同感覺是「好似乜都差 DD ?!」,頗多項目也不似預期。 我們食飯期間沒多說話,比較多觀察;之後埋單,離開餐廳,在外才討論剛才的體驗。 整體有粗疏大意位,有細節位則可以做得更好。未談食物前,我先歸納一下 (已用比較含蓄的方法去描述): 1. 今回是小弟負責訂位。接線生是有少少大媽 (恕我用這個字,會較易明) feel 的語氣對答,例如:「吓?講多次幾多號電話號碼?」這是我對餐廳的初步印象,日常小事一宗,沒太在意。之後週日早上收到電話錄音留言,reconfirm booking,都是這一類語氣。 當天去到餐廳,我是第三個到達,有兩位朋友已在內坐着,門口並不繁忙。女 receptionist 有禮地問我 booking,我說:「Booked 咗 12點,五位,何先生。」(小弟姓何) 該職員 checked 完後答:「有,何小姐五位,到咗。」 我
1. 今回是小弟負責訂位。接線生是有少少大媽 (恕我用這個字,會較易明) feel 的語氣對答,例如:「吓?講多次幾多號電話號碼?」這是我對餐廳的初步印象,日常小事一宗,沒太在意。之後週日早上收到電話錄音留言,reconfirm booking,都是這一類語氣。
當天去到餐廳,我是第三個到達,有兩位朋友已在內坐着,門口並不繁忙。女 receptionist 有禮地問我 booking,我說:「Booked 咗 12點,五位,何先生。」(小弟姓何)
該職員 checked 完後答:「有,何小姐五位,到咗。」
我嗰刻呆了一呆,其實是怕她搞錯了其他人的 booking,我再講一次:「係何先生喎!」,佢隔了兩秒,之後答:「啊,唔好意思,何先生。」整體感覺怪怪哋,這只是開始。
飲飲吓茶,其中一位朋友發現茶的味道唔同咗,點解會變咗「菊普」?!向侍應查詢,原來是將我們壼茶同隔離枱掉轉了。這是普通酒樓都不應犯的低級錯誤???侍應立即話唔好意思,換番壼香片俾我哋 (卻沒有換杯)。
順帶一提,這裏五位茶錢加一碟放在枱面的調味辣醬蒜粒,總共收 $190 茶芥再 +10%。這個與人「撈亂茶壺」的錯誤對我來說,無論米唔米芝蓮,都是不能接受,可能我哋嗰日倒楣啦。
4. 點心餐牌沒說明份量,只有價錢,要向侍應查詢才知道。原來「燒賣」一籠是三粒,「叉燒包」一籠則是兩個,款款數量不同。予其要人客逐個問,何不清楚寫在餐牌上?
5. 有些點心可按人頭計,例如燒賣我們點了五粒,佢會分開兩籠上,一籠三粒,另一籠零碎地放兩粒 (估計是蒸好咗一籠三粒,拎走一粒再上桌)。計埋其他點心,結果成枱都係籠,但食物都是重複。建議可以擺盆精緻點,例如將五粒燒賣擺在一起,慳位靚仔又專業。
6. 我們先吃點心,後加小菜。中途問侍應 (還是經理?) 有什麼推介,他轉頭拿了大餐牌給我們,說:「全部印晒喺呢版度,樣樣都出名,可以自己睇。」嗰刻我們呆哂。作為米芝蓮二星 (或作為高收費的餐廳),侍應應可建議一些較受歡迎或 signature 的小菜給人客,這很合情理和期望,人客也開心;要自己睇自己挑,就有點兒敷衍,呢個位又係差 DD。
7. 吃炆伊麵前,侍應生替我們換上新的碗,可惜其中友人那隻碗是污糟的,有舊黑色嘢黐住,要叫侍應換過。食物好唔好食是個人感受,但係衛生就係客觀,這方面我個人也是接受不到。
講住咁多,食嘢先。點心「XO醬脆煎腸粉」$88
「蜜汁豚肉叉燒包」$72 / 二個,算不算是天價叉燒包?味道評價是和普通的叉燒包沒兩樣,係咪 value for money,見仁見智: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