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9-03-25
175 瀏覽
晚上經過上環時發現新開了一間日本餐廳,雖然已開始營業但尚未正式開張所以還未能門面看到餐廳名子。好奇心下進去一問,原來晚上主打做omasake(廚師發板),而中午則有套餐。擇日不如撞日,就試試其 $1380 的omasake。前菜:白梅貝- 醃過味道帶甜,而且很鮮又彈。松葉蟹,+醋啫喱 ,內有青瓜粒、車厘茄,味道清新醒胃,再加以剝皮魚 - 刺身切成條狀再加上了魚肝,大大增加了沾上肝醬的面積,入口更覺掛汁香甜。赤貝 - 上面醋啫喱及柚子皮碎,令爽口的赤貝更顯鮮味。火炙鯖魚 - 上面蓋有汁煮過的白板昆布和灑有柚子碎和蔥碎。白板昆布味道帶微酸,所以與柚子碎湊在一起可減低鯖魚獨有的魚味,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帶腥。但筆者卻喜歡這種魚香。火炙太刀魚 - 一件只灑上少許鹽,味道鮮甜帶另一件加了梅醬,鰤魚腩 - 油脂豐潤,肉質嫩滑,入口脂香滿盈。已調好味,不夠的還可加芥末提味。新鮮銀鱈魚 - 一片原味,肉質很爽而且比較彈牙;另一片火炙過並加上了醬油,火炙更迫出脂香,中間卷有少許柚子胡椒,有味道層次之餘更提脂香。火炙赤鯥魚 - 此魚燒過後魚脂比之前的更香郁,肉質爽彈,魚皮亦帶煙韌。超拖羅 - 是拖羅與赤身之
晚上經過上環時發現新開了一間日本餐廳,雖然已開始營業但尚未正式開張所以還未能門面看到餐廳名子。好奇心下進去一問,原來晚上主打做omasake(廚師發板),而中午則有套餐。擇日不如撞日,就試試其 $1380 的omasake。
前菜:白梅貝- 醃過味道帶甜,而且很鮮又彈。
剝皮魚 - 刺身切成條狀再加上了魚肝,大大增加了沾上肝醬的面積,入口更覺掛汁香甜。
赤貝 - 上面醋啫喱及柚子皮碎,令爽口的赤貝更顯鮮味。
火炙太刀魚 - 一件只灑上少許鹽,味道鮮甜帶
另一件加了梅醬,
鰤魚腩 - 油脂豐潤,肉質嫩滑,入口脂香滿盈。已調好味,不夠的還可加芥末提味。
火炙赤鯥魚 - 此魚燒過後魚脂比之前的更香郁,肉質爽彈,魚皮亦帶煙韌。
超拖羅 - 是拖羅與赤身之間的部位,脂肪較少,肉味更出。
大拖羅 - 脂肪分佈密密麻麻,
小蕪菁 - 即是日本圓型的蘿蔔。小蕪菁味道比一般蘿蔔更清甜,一開四件再淋上麵豉醬調味,
sake煮活內紫貝 - 殻內是紫色因此取此名。貝肉十分鮮嫩滑溜,毫不費力咀嚼。吃罷貝肉可加上檸汁於清酒湯然後飲用,湯味帶有貝汁精華再以檸酸提味,令當中的鮮貝味更出。
漬物有幾款,除了牛蒡,就最喜歡薑片,用了一星期去醃製,辣而不刺,好吃。
壽司:
針魚 - 長身而魚味清甜,作為第一件壽司很適合。
蜜柑鯛 - 味道微甜,配上淡淡魚脂味很夾。
馬糞海膽 - 因爲師傅知我相機先食所以沒有用紫菜,令我比較容易拍照,很貼心。
馬糞海膽色澤金黃,入口軟綿細滑,濃郁甘香。
赤身 - 吞拿魚背肉。色澤鮮紅,入口有吞拿魚的獨有鮮味,再加上了柚子胡椒增加了味道層次而且減低了膩感。
左口魚邊 - 賣相特別,用上包裹壽司飯的效果,坊間少見。先火炙再掃上醬油然後再火炙,脂
最後有紅豆雪糕,滿足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