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0-01
572 瀏覽
由五,六十年代的艱苦歲月,衍生出來的碗仔翅,原意是窮人也可以吃到翅,所以便出現這個仿製品,直到今天,竟然變成保育之其中一個課題?現代人知識水平越來越高,環保勢力抬頭,當鯊魚不斷被我們濫補,用來作魚翅,數目日漸減少,近年不斷聽到環保人仕之呼籲,請大家不要再吃飯魚翅,保護海洋自然生態,人人有責。當然,暴發戶一於少理,為了一己私慾,還是魚翅啷口,那些三流酒家上的良朋歡聚套餐,飲宴的桌上,一樣繼續有魚翅吃,否則,出席的賓客會大罵:有無搞錯?我比足五百/八百銀人情,來到竟然無翅吃?早知我封份報紙當人情算罷!書局街的"花膠翅"新店,已經可以堂食,$14一碗花膠翅,假翅針幾可亂真,湯身是正常的杰,味道也是很接近真翅,肉絲,菇絲,還有木耳絲,加強了口感。現今,再不是單純地吃的年代,還要顧及很多周邊的事情。與其吃那些吃得不知其味的紅燒乜乜翅,不如來一個碗仔翅,起碼,來得更有意義。偶然聽到鯊魚咬死人的事件,大抵,這是因果循環?
現代人知識水平越來越高,環保勢力抬頭,當鯊魚不斷被我們濫補,用來作魚翅,數目日漸減少,近年不斷聽到環保人仕之呼籲,請大家不要再吃飯魚翅,保護海洋自然生態,人人有責。
當然,暴發戶一於少理,為了一己私慾,還是魚翅啷口,那些三流酒家上的良朋歡聚套餐,飲宴的桌上,一樣繼續有魚翅吃,否則,出席的賓客會大罵:有無搞錯?我比足五百/八百銀人情,來到竟然無翅吃?早知我封份報紙當人情算罷!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