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校生日記外傳1.5-地產霸權下的麵店 前言:由於某人的介紹及邀請,所以抽空寫了去大角嘴川館的食評。 寒風凜凜,由地鐵站走到川館的路上,日式餐廳林立。我一直覺得香港的日式餐廳都有一張能變化出大千世界的巧手,就像飲食業的魔術師一樣,明明餐單上一個拉麵只是七十多元,但香港的日式餐廳就是有辦法把原本兩位數字的餐點變成了三位數字,然後就讓你乖乖獻上一百元的鈔票,更讓人感到撲朔迷離的是,我永遠也無法單用心算便能從價錢牌來看來我最後要實質付出的銀碼。 還記的當年跟友人去食日本料理,叫了兩個主食及共享一個小食當配菜時,帳單的計算如下(主食價格X2+小食價格-跟餐轉配小食折扣)X加一服務費÷會員九五折優惠。我看不穿,我看不穿當我們二人先後只是叫了三份的食品,但計帳單時卻可以用上了加減乘除,還要括號才能完成時,我那些天生數學底子不好的人到底應該何去何從。我一邊思考著人生的去向,一邊繼續踏上走向川館的路。 當我來到川館時,不禁感嘆在地產霸權下,香港人是如何受到何等的壓迫,本來在家中已經可以充分體會到香港人口平均居住面積有多可悲,想不到人生四大事-衣食住行中的食也遭到同一命運,而川館絕對是當中的代表,餐廳內部的空間明顯細小得讓人感到惋惜。 進去後才覺得另有洞天,雖然內部空間有所不足,但由於是以落地玻璃作門口,所以當坐位是向店外看時,能把街外共同分享的景色收入視角,大大增加了空間感,而且外面並非那些珠寶手飾、參茸海味等等的東西,而是一個簡簡單單、綠意盎然的休憩處,對著這種景觀進食雖然說不上是遠離煩囂,但最少也算得上是怡人。 可能因為店面細小的關係,所以進去時就像走近香水店一樣,一陣胡椒及辣椒混合而出的獨特香味便會撲面而來,深深地刺激嗅覺,就如有一碗熱騰騰的麵已經端到面前似的。雖然還未進餐,但香味已經對挑起食慾一事大收宏效。 就如常見俚語一樣:「師傅手藝高與低,一碟牛河知真偽。」既然一場來到,當然要試試這餐廳的廚藝,所以我打算坐下後,便立刻點碟乾炒牛河試試,可惜天命不佑,就如麥當勞沒有乾炒牛河賣一樣,川館那邊竟然同樣沒有乾炒牛河出售,深受打擊的我只好點大辣的川館牛腱麵以及一碗上湯炒手。 我吃湯麵時有個習慣,就像是吃意粉那樣,喜歡用筷子把麵條捲起來吃,好讓湯汁能充分鎖進麵條當中,而牛腱麵由於是用白麵條的關係,所以麵身吃起來會偏軟,而且會帶點黏,這使麵條比起其他品種的麵條更能吸收湯汁,加上我把麵捲起來的關係,所以口中每一回的咀嚼,都讓湯汁從麵條中層層綻放而出。 不過讓人美中不足的是湯汁方面,如果本來是清湯的話,味道可以算得上是清香味宜的,但可惜點了大辣後,湯汗的味道就有點被辣油蓋過了,雖然以一個嚐辣成性的人而言,這麵的辣汁後勁凌厲,每一口都把辣味層遁上去,而且在大辣的光環,吃麵時溢出的湯汗最終還是讓我折腰,不得不向店員拿一杯冰水。 不過抄手方面卻讓人有點喜出望外,出外吃抄手最重要的是「皮薄、餡鮮、湯鮮」而這抄手不論是湯和餡都保持到鮮味,清湯更是味清而不淡,加上抄手皮做得如紙如綢般細滑,湯汁的鮮味能完全滲入其中,即使單嚐薄皮也不失美味。至於我為什麼知道單吃抄手皮味道也不錯的原因,就要歸咎於其中之一的抄手因為包得不夠結實的關係,所以如墨滴水般,在湯內散開了,我無奈只好分開品嚐薄皮及餡的味道。 整體而言,食品的味道及整體的環境都能跟其價格相符,如果有心品嚐或是想體驗地產霸權下小店受到的壓迫,倒是可以一來。…Read More
川館 (鐵樹街)
2014-03-02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3
Date of Visit
2014-02-20
Dining Method
堂食
Spending Per Head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