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75
53
等级4
2011-10-18 36 浏览
從來承認自己是個有偏見的人。對某些事,某些人,可以是沒原因的抗拒和不喜歡。猶記得之前想找個地方散散心,時間不多,只有三數天。台灣永遠是個好選擇,但這次想來點新意思。朋友同事間不約而同的提議泰國曼谷或東南亞某些新興旅遊景點,聽到這些名字,個人幾乎是立刻拒絕。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對東南亞有種莫名奇妙的抗拒,任誰跟我說曼谷已成為現代化景點,抑或是沙巴長灘島等景色有多壯麗,還是不改我心目中的印象。廿幾年來,除了偶爾在九龍城吃一下泰國菜,還有工作上跟泰國有交集外,跟東南亞真的沾不上邊。連泰國名牌Greyhound在香港IFC插旗,看到名字,還以為又是一家新西餐廳。讀了幾篇食評,感覺Greyhound把傳統和新派共冶一爐,配上型格裝潢,讓泰國菜不再流於街邊攤檔,吃泰國菜也可以是潮流和有品味代味詞。在食評中讀到Greyhound也有供應早餐,看上來十分吸引,特意找了個週末早上,早一點出門,避開人潮,造訪這家型格泰菜fusion店。十點半到達Greyhound門外,遠遠看到封上圍欄,原來是日不知是冷氣還是廚房出了問題,要從八點延遲到十一點才正式營業。在IFC閒逛了幾個圈,十一點回到Greyhound,
更多
從來承認自己是個有偏見的人。

對某些事,某些人,可以是沒原因的抗拒和不喜歡。猶記得之前想找個地方散散心,時間不多,只有三數天。台灣永遠是個好選擇,但這次想來點新意思。朋友同事間不約而同的提議泰國曼谷或東南亞某些新興旅遊景點,聽到這些名字,個人幾乎是立刻拒絕。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對東南亞有種莫名奇妙的抗拒,任誰跟我說曼谷已成為現代化景點,抑或是沙巴長灘島等景色有多壯麗,還是不改我心目中的印象。

廿幾年來,除了偶爾在九龍城吃一下泰國菜,還有工作上跟泰國有交集外,跟東南亞真的沾不上邊。連泰國名牌Greyhound在香港IFC插旗,看到名字,還以為又是一家新西餐廳。
25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讀了幾篇食評,感覺Greyhound把傳統和新派共冶一爐,配上型格裝潢,讓泰國菜不再流於街邊攤檔,吃泰國菜也可以是潮流和有品味代味詞。在食評中讀到Greyhound也有供應早餐,看上來十分吸引,特意找了個週末早上,早一點出門,避開人潮,造訪這家型格泰菜fusion店。

十點半到達Greyhound門外,遠遠看到封上圍欄,原來是日不知是冷氣還是廚房出了問題,要從八點延遲到十一點才正式營業。在IFC閒逛了幾個圈,十一點回到Greyhound,又延到十一點半。跟店員有一點齟齬,最後先入座,喝點飲料,,再點菜。
18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6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Greyhound全店以黑白色為主調,配上昏黃的鎢絲燈,白天透入自然光,有種暖和懶洋洋感覺。白皙的磚牆畫上型格塗鴉,怎麼想怎麼看,這裏也不像是賣泰國菜。翻開餐牌,先點餐廳的招牌飲料,ice lemon tea (Greyhound Style)。送上來時茶冰分開盛着,侍應在跟前把檸檬茶傾注入茶冰之中。對,是茶冰,茶冰由紅茶製成,不帶甜味。雖是亮點,不過也不是甚麼新事物了。呷一口,比港式檸檬更酸更甜,澀味比「澀得起」的VLT更重,絕對是重口味的檸檬茶。若再準確一點,味道有七八成像國產名牌,康師傅冰紅茶。
56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喝着ice lemon tea,慢慢細閱餐牌,除了幾款傳統泰菜signature dish外,Greyhound還把西式料理手法帶到泰菜之中。在餐牌中不難發現像冬蔭公意式雲吞、辣蝦膏炒意大利粉、泰式辣漢堡等fusion味甚重的菜式。想來想去,便點了招牌單骨雞翼,冬蔭公意式雲吞,還有一道泰式蝦膏大蝦炒飯。
12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招牌單骨雞翼先送上來,賣相,就是普通的炸單骨雞翼。在天宮一號也能上太空的世代,單骨雞翼也真的不是甚新點子。懷着味道應該不錯的想法先嘗一口,熱哄哄的炸雞翼,怎也不會太難吃。入口總算香酥皮脆,但可能是砍成兩半原故,在油炸過程肉汁都流失了,雞肉比較乾,熱吃時還好,冷了一點,問題更明顯。也應該是有用魚露醃製過,說是應該,因為味道非常清淡,只有一丁點鹹香,一瞬即逝。剛好旁邊一桌點菜時問西打:「這個雞翼好吃嗎?」非常厚道的回了一句:「OK!」
8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4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不久,冬蔭公意式雲吞也送上來。拍好照,第一個反應是,剛剛餐牌上寫的是「雲吞」還是「意式雲吞」?問了女友一句,她十分肯定的回答:「意式雲吞!我跟你有同樣疑惑。」看着眼前這片像用上廣東雲吞皮包製而成的雲吞,真的有點啼笑皆非。呷口湯,還好,爭回一點分數。冬蔭公總算能做到酸中帶辣,鮮美可喜而餘韻悠長。撥弄一下,小小的一碗冬蔭公中有着三隻大蝦和無數香料,這樣的陣容,鮮甜是意料中事。不過,再撥弄一下,也有很多細小的蝦肉,同時也吃到很多淨雲吞皮,不知兩者是不是有關連。
9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最後來的澱粉,泰式蝦膏大蝦炒飯。一整盤的送上來,除了炒飯外,還附送湯和魚露。炒飯旁邊也有着幾款配料,包括青瓜、煎鹹蛋、炸豬油渣、青辣椒和泰式蝦米。先來一口炒飯,米飯炒得還算合格,入口帶泰式蝦膏的鹹香,不過,米飯有一點濕,炒功有待改進。不過,炒飯以外的配料反而帶點驚喜,小小一顆煎鹹蛋,入口不過鹹,甘香滿足。碎落的豬油渣,細嚼間滲出絲絲油香,。最討喜還數旁邊的鹹酸菜肉丸湯,肉丸非常有彈性,也充滿豬肉的鮮美;每口湯也帶著濃郁的鹹酸菜味道,實在是妙品。

總計:HK$407

偶爾讀到「顏回輸冠」的故事,打算隱惡揚善,把這天遇到的不快收起來。豈料,晚上聽到食友又遇到不禮貌對待,看來還是要讓大家了解一下。

上文提及過十點半到達Greyhound門外,但由於設備問題,經理回覆要到十一時才開業。在商場逛了半小時,也餓到忍不住買了麥當勞薯餅充飢。十一點準時回到Greyhound,門口的接待又說要十一時半才開業。推延開業不是大問題,意外就是意料之外,但剛剛說好是十一點開業,若當時就說十一點半,要等上一個小時,應該早就改變心意,轉投Betty’s Kistchen的懷抱。

忍不住找經理來細問幾句,沒想過要爭取甚麼,只希望可以一訴承諾的重要。才說不了兩句,他就說可以先入座,點些飲料,到十一點半才點菜。既來之,則安之。進店時門外還是攔著,忍不住放聲說了一句:「我倆不應該有特權,我們可以入內,其他人都應該可以。」不知是聽不到還是怎樣,沒有人回應。

坐好後看餐牌,這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句:「……老屎忽……」,緊接著是一陣嬉笑聲。轉身看了一眼,原來從幾個員工閒聊中傳出來。「老X忽」,說的應該不是我,但或許我就如陶傑筆下帶有小農心態的香港人,在高級食肆,看到員工間互相閒聊,嬉笑怒罵,己感到渾身不自在,覺得服務不到位。想也沒想過,會在IFC的食肆,聽到由員工口中爆出「老X忽」三字,或許,他們真的視我們如透明。

第二天,食友們也因為拍攝餐牌鬧得不快,更一怒下一行九人,拂袖離去。

今時今日,連劉華的廣告也換走了,想不到,還會發生這樣的事。

P.S.不用猜,爆出「老X忽」的不是侍應,而是在開會的管理層。精彩!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