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2
4
等级4
2010-11-09 105 浏览
在此十分感謝貴網來電邀請參與是次的殿堂飯局。計起上來,今次只是自己第二次來這一類的"social"開飯聚會。可能是平日的私務繁忙吧,之前好幾趟受邀底下也未克出席,想起來真的很不好意思呢....開飯地點選在晚上人跡可說罕至,就在Mega Box斜對面的Exchange Tower二樓平台花園內的"沙嗲沙嗲"。之前已預先收到送來的餐單 ---- 光是頭盤已有四款,再加上兩碗湯麵類、炒蘿蔔糕,押尾再來一個雙邊湯底火鍋配兩個大platter,最後以甜品作總結。看到以上的陣容,您說若不留定多點空間給肚皮,怎能容納得如此多東西 ?....從自動電梯順步走進這幢之前從未涉足的商厦,感覺是十分的新淨寬敞。競自走到那有多間食肆在內的平台花園,更是感極度的開揚。店內的裝飾甚cozy,相當的企理,再加上大量的落地玻璃,可以想像到下午有陽光底下之時,應是相當的光猛怡人呢...遲了一點到來,兩位初見面的食友及久未碰見的大編輯瑪姬小姐已就坐並已叫了開胃飲品。此時也不怠慢,也叫了杯熱喝的星州式拉茶。看上去泡沫甚多,是一向星州拉茶之特點。入口味甚甜,乃另一特點也。初時以為下了偏濃甜的椰糖作調味,怎知其後問過水吧師傅,
更多
在此十分感謝貴網來電邀請參與是次的殿堂飯局
。計起上來,今次只是自己第二次來這一類的"social"開飯聚會。可能是平日的私務繁忙吧,之前好幾趟受邀底下也未克出席,想起來真的很不好意思呢
....
開飯地點選在晚上人跡可說罕至,就在Mega Box斜對面的Exchange Tower二樓平台花園內的"沙嗲沙嗲"。之前已預先收到送來的餐單 ---- 光是頭盤已有四款,再加上兩碗湯麵類、炒蘿蔔糕,押尾再來一個雙邊湯底火鍋配兩個大platter
,最後以甜品作總結。看到以上的陣容,您說若不留定多點空間給肚皮,怎能容納得如此多東西 ?
....
從自動電梯順步走進這幢之前從未涉足的商厦,感覺是十分的新淨寬敞。競自走到那有多間食肆在內的平台花園,更是感極度的開揚。店內的裝飾甚cozy,相當的企理,再加上大量的落地玻璃,可以想像到下午有陽光底下之時,應是相當的光猛怡人呢
...
遲了一點到來,兩位初見面的食友及久未碰見的大編輯瑪姬小姐已就坐並已叫了開胃飲品。此時也不怠慢,也叫了杯熱喝的星州式拉茶。看上去泡沫甚多,是一向星州拉茶之特點。入口味甚甜,乃另一特點也。初時以為下了偏濃甜的椰糖作調味,怎知其後問過水吧師傅,說用的只是普通的糖,而且更感驚奇的便是原來茶並不是即拉而是即沖的
,怪不得進口時是感到不太滑及順口.....

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喝畢茶,跟食友閒聊一會,四款小吃構成的小食拼盤已徐徐送來....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四款小食中其中有三類屬偏濃味的,所以很順理成章便先吃今次某程度是專登為試它而來的海南雞壽司。將海南雞飯做成日式壽司模樣,當然是很創新及有gimmick的,不過小弟最重視的就只是好不好吃,僅此而已,噱頭只算是錦上添花。先談雞肉,用的是脾位,甚嫩,但沒雞味自是必然(因是雪藏貨之緣故),幸好肉嫩之餘,皮也尚算爽滑的,不過如皮與肉之間還有一層啫喱的貨色自然就更好(不知是否過份要求太高了
);飯團甚有黏性,質感有點與星馬正宗的球狀飯團甚相似,唯一的分別便只是一個是做成日式壽司飯團模樣,另一個則是像一個皮球而已;飯的色水是對版了,但可惜是不覺有很重的雞油香,其他的香料如香茅味也不太突出。好處則是不太油淋淋;醬汁是下在雞肉之上,很有日式風情,不過以小弟之愚見,用上廣東燒味常用的葱茸實是大大的下策
,與黑醬油及偏甜辣的辣醬根本毫不相襯。吃後跟師傅提出這一點,師傅也很認同,說可以用純薑茸代替....此時心想 : "早便該這樣做嘛"....
由於被壽司飯的presentation限制下,醬汁只能放在雞件上,自己是明白的,但吃進口之時,便覺弊處是三款醬料很容易便被舌頭混和在一起,這樣就令味道變得混餚起來了
。看來大師傅要在這兒動動腦筋了....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跟瑪姬小姐談開才知原來此店與太平洋酒店內的"沙嗲軒"是有關聯的,怪不得那雞肉及豬肉串燒及其花生醬料的味道是如此的相似。肉件不是切成大大片大大嚿的港式做法;肉(特別是豬)燒得剛剛熟,色呈少許微紅,夠嫩又不過嚡,雞肉當然也能輕易用牙一咬便撕開。兩款肉由於已預先用醬料醃了兩天才燒,所以吃時也不需要醮太多醬便也都夠味(於此點,若給太太聽見,肯定大搖其頭呢
)。說回那個小弟稱之為花生醬料的東西,在沙嗲軒吃時已覺甚合口味,甜中帶酸(聽師傅說因下了亞參的緣故),加上花生粒的咬口,是相當不錯的醮醬料,用來伴串燒甚或飯麵(尤其是撈麵)也應不俗呢
....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炸蝦餅一向是此類甚麼小吃拼盤的台柱,當然在此也能看到它的踪影了
。跟瑪姬小姐不約而同覺得,這裡的是做得太乾了,是乾得令人咯喉的
。於此風高物燥之天氣底下吃,喉嚨可真是受罪
;外皮炸得金黃,咬落亦香脆不油;蝦膠就個人而言打得不算很彈牙,而且蝦味不濃,但聽師傅說他只下了蝦隻加清水及少許鹽調味而已。此時立時心想 : "應是蝦不夠足料,才會導致蝦味不夠濃".....

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吃完蝦餅,再來一條足十二吋長的蔗蝦。賣相甚有氣勢,但跟那海南雞壽司同一道理,對自己而言還只是噱頭一種,始終味道才是最基本的。吃時只覺有點麻煩 ---- 麻煩在於那很像salsa的醬汁是放在長身膠杯底下的,要醮醬時可真是很阻手阻腳
;味道方面,不知何解總覺像在吃普通的獅子狗魚蛋一般,入口有點甜,但蝦味又不太感受得到,最重要的是甘蔗香與蝦肉本身是不能融於一體的。很可惜的說,這只是一道"好睇但唔好食"之雞肋菜式是也 (要吃有水準的,還要數到從前的老趙在佐敦的老舖。現在想起來也真掛念
)....

10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前吃吃畢,也是時候吃些主菜類吧。星州炒蘿蔔糕在Satay Inn也試過,感覺是那邊做得較出色。關鍵在於黑醬油下得不夠重手,正宗的是要色水黑掹掹而又帶甜才是王道;蘿蔔糕聽師傅說是home-made的,但吃起來只覺粉下得比例太多,texture很"削"。自己就不太喜歡那糊糊的口感了
;好處是小蝦隻及蛋絲的份量落得蠻多....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馬來鮮蝦喇沙蝦湯麵一端出來時驟眼看上去賣相十分的相像,但只需一喝那口湯,就馬上能分辨出來了
---- 喇沙的椰汁味是存在的,但一如食友們所說,是可以再濃一點的。喝多兩口,隱約啖出有蝦湯的鹹鮮,所以整體來說也是一個合格的湯底來的 (若能下點獅蚶增加甜味,小弟就馬上加分,可惜師傅說由於先前有客人投訴說獅蚶太骯髒,所以便取消沒加進去....唉....實在是太可厭了
)。反而令人更不爽的便是用了瀨粉作粉底,吃起來與湯可說全然格格不入
。當問起師傅這一點的原因,他說要迎合大眾口味。小弟一聽到這些怪論就不禁無名火起 ---- 事實上現在許多人出外吃喇沙時已習慣了所謂"滲滲"(即油麵溝米粉)的粉底,說大家不習慣,應是沒有道理吧
....
蝦湯底味道較溫和一點,未吃之先已嗅到蝦殼香,喝落也充滿鹹鮮,蝦頭羔滲入湯中自是其中大原因。這次用的麵底是普通油麵,對小弟而言,這就正合道理了
;起了"雙飛"的蝦片顏色夠艷紅,入口爽鮮,很不錯....
自己吃馬來式的湯麵一向只重湯底而不重配料,反正那些如魚蛋、魚片、豆卜、芽菜或肉片,用的不是來貨便是次貨。從是夜吃到韌如柴皮的肉片,便可見一班....
1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是夜的重頭戲便是所謂的星加坡式火鍋。陣容未吃己知鼎盛,光看那兩個拼盤便知大陣仗了
。兩款湯底分別為酸辣及令人未吃已先打了個突的肉骨茶
。小弟有一位有馬來血统的朋友,一聽到以肉骨茶來做火鍋湯底也直呼 : "有冇攪錯"
。吃完後之感覺亦只可用四個字形容 --- 那就是"格格不入"
。在吃後檢討中小弟已再三強調跟師傅說,肉骨茶的味道一向是太"搶"及太霸道的,只適合配白飯或是油條來吃。將之用來做邊爐湯底,實在只有喧賓奪主的份兒。結果是無論放進鍋內的是海鮮、肉抑或是蔬菜,最後都是換來一個"甘苦"味,叫人怎吃下去 ? (不知何解這裡的肉骨茶是有那樣濃苦的,也問過大師傅,湯底有的亦是普通馬來福建式肉骨茶常用的藥材如杞子、當歸及首烏等,但就是不明白為何味是調得那樣苦的
)。肉骨茶應有的肉甜香在這兒是全然感受不到
。老實說一句,會不會有人喜歡用苦茶作湯底去打邊爐 ?....
無可否認所有的海鮮類是十二分的生猛新鮮,花蟹也可購到多羔又多肉的頂級貨色,澳州龍蝦也同是羔肉滿盈的,瀨尿蝦亦是屬特大king size。未放入爐之前仍是紥紥跳的。試問這般的靚貨色,怎忍心將它們放進那個肉骨湯內 ?只能說是暴殄天物了
....
至於那個冬蔭酸辣湯底同樣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 所有的東西一放進去皆弄成鹹鹹辣辣酸酸的,尤其是那些頗"嗦味"的菜蔬如冬菇或金菇便真正遭殃,浸久一會,是真的不能下嚥
....
店方說平常的湯底配搭是以清雞湯底加配一個特色湯底的,若是真的話當然便順眼得多
。此時也向師傅建議可以喇沙或蝦等相對温和的湯底代替,師傅對此也深感同意呢
....
兩個拼盤除海鮮外還有其他肉的配搭如雞、牛、羊及丸類等的,但用的大多是平平無奇的來貨。試了一兩件,已沒大興趣吃下去;也吃了一兩條鵝腸,雖帶爽但有點韌;亦試了一只自家包製的雲吞,蝦肉及瘦肉參半,本應不俗,但若能在肉中能加入少許肥的,入口就不會那般嚡口了.....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看到如此失敗的湯,是無論如何不能將那只羔多肉厚的龍蝦放進去來尋死路了。於是最後一致決定着師傅拿回廚房,將之烤熟可也,起碼不會太浪費嘛
....
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吃剩了許多火鍋配料,肚子亦有十二分飽,但遇見甜食,還是可以吃一兩件的。眼前的炸香蕉大樹菠蘿春卷,單看樣子真與平常在酒樓吃的沒有分別,不同之處乃在於餡料是甜的。春卷皮炸得脆啪啪,色澤金黄,對版;最特別的是伴吃的是帶鹹味的椰汁醬。吃起來一鹹一甜,甚有趣,很有化學作用.....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宴後大家促膝長談了大半句鐘,傾得不亦樂乎,連太太的追魂call亦miss了
....
與大師傅拍張合照,當是為這"食之旅"劃上句號吧....
....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