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6-07
1674 浏览
平常和好姐妹出來聚餐,集中地都只係旺角或尖沙咀一帶,今次就有點驚喜,選址在九龍城吃泰國菜,亦由朋友帶路下選擇了一間位置較僻靜細間的泰皇閣餐廳。晚上七時多,人客漸多,幸好有朋友早到,才能罷上一席位。餐廳的空間不多,一眼都已經看光,全部都以大枱為主,牆身一半是一面鏡子,在有限的空間之中廣闊了的影像,令人不再有局束感。雖然沒有浮誇的泰式佛尊等的裝潢,牆上只是簡單地貼上美食照片,五花八門,非常吸晴。生蝦刺身($88)要睇刺身新鮮與否,其中一點可以從配料落筆。看過很多店舖在生蝦之下舖有冰粒以保持其的冰鮮,反而非常佩服這裡的廚師只舖下椰菜絲墊底,可見它對生蝦新鮮程度的信心是無容置疑。生蝦肉身看上來飽滿肥厚,腸衣微微挑去,雖然沒有冰塊的冷卻,但刺身仍然保持微凍狀態,入口清爽帶彈性,當中肉質有點實淨,可能解凍方式未能完全,不過鮮味迫人,每隻生蝦上皆有一小片的蒜片,一同放入口為味蕾增加了微微辛辣刺激感,十分過癮。炸蝦餅拼春卷($68)未吃主菜前,先來一點小食。蝦餅和春卷都是外來貨,春卷皮炸得很脆,但吸引的油份也較多,入口較油膩。蝦餅質感較實,彈性欠奉,應該是蝦膠不足所致,但蝦味尚算可以,醮點經典的酸甜醬
要睇刺身新鮮與否,其中一點可以從配料落筆。看過很多店舖在生蝦之下舖有冰粒以保持其的冰鮮,反而非常佩服這裡的廚師只舖下椰菜絲墊底,可見它對生蝦新鮮程度的信心是無容置疑。
生蝦肉身看上來飽滿肥厚,腸衣微微挑去,雖然沒有冰塊的冷卻,但刺身仍然保持微凍狀態,入口清爽帶彈性,當中肉質有點實淨,可能解凍方式未能完全,不過鮮味迫人,每隻生蝦上皆有一小片的蒜片,一同放入口為味蕾增加了微微辛辣刺激感,十分過癮。
未吃主菜前,先來一點小食。蝦餅和春卷都是外來貨,春卷皮炸得很脆,但吸引的油份也較多,入口較油膩。蝦餅質感較實,彈性欠奉,應該是蝦膠不足所致,但蝦味尚算可以,醮點經典的酸甜醬也很可口。
究竟有什麼沙律要賣到過百元而又值得花呢?就是這碟側魚沙律,真的非點不可。原條側魚起肉、與皮一同去泡炸,重新排整次序,彎彎的側魚舖上滿滿的青木瓜絲、香蔥、蒜茜、腰果和秘製的泰式醬汁,比起平時看到的泰式蒸鱸魚之類更考廚藝功夫,加上配料的份量及價錢,認真無得輸!
甜甜的黃咖哩,味道溫和香純而不辣,只略嫌蛋絲不夠令黏稠度偏稀,大蜆體型的確很大,但內裡的蜆肉卻十分細小貧瘠,鮮甜味不太強烈,但吃下去沒有礙口的沙粒,一碟有數十隻蜆肉的份量也總算正常。留下來惹味的咖哩汁,當然用撈飯和醮點蒜蓉包就最適合不過吧。
蒜蓉牛油平均地塗在法包上,未吃已經嗅到陣陣的蒜蓉飄香。微暖微脆的蒜蓉包,切得很厚身,有口感之餘,醮點椰香四溢的咖哩汁,無得輸。
還以為蠔仔或蚵仔煎之類只是潮式或台灣菜的名著,但原來蠔仔煎蛋在泰國菜一樣出色。以鐵板盛上,熱力火喉十足,炒蛋把蠔仔舖得密密麻麻,厚得得像西多士一般金黃吸引。炒蛋未有炒至全熟,還保留少許蛋漿的黏性,牢牢地黏附蠔仔。蠔仔的份量尚可,但體形比想像中大些少,肚子圓滾滾的肥美新鮮,配上香蔥和蛋香,香氣四溢。更加欣賞落油的份量,不會多得滿腔油膩感,但又不會少至黏鑊痴底,水準很好。
茄紅色的湯質非常對板,湯頭靜止不動,湯面漸漸泛起一層茄紅色的辣椒膏,林林總總的香茅、紅椒、蕃茄肉、香茅、韮茜,用料十足。
蝦肉脫殻至尾部,方便小妹免去牙力再去嚼爛蝦殻,入口方便,肉質清爽夠鮮。湯質酸辣度適中,醒胃的酸度接觸到舌尖而滲出微辣的後勁,大快人心。如能再加多一剛椰汁的話,湯的味道會更精彩。雖然只點了一碗小的,但足夠平均分成四等碗了。
近來諸事不順,有些話未必即席揮筆解說,興幸有泰啤的相助,喝一、兩杯面紅心撲,思緒釋懷下,更容易吐出心聲。
朋友點的青檸冰,冰涼得爽快人心,但青檸味和梳打略嫌不夠酸也不夠汽,還是泰啤較吸引。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