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1-16
2832 浏览
爲喜歡吃麻的朋友慶生,而同行有人不嗜辣。費煞思量,因麻而不辣而想起車品品的麻不辣米線,終於擇得開飯地方。星期日晚搵食艱難,事先上網查閱其營業時間,怎料其網站及開飯上的資訊也未及更新,週日晚應是1900開始營業而非1830。也罷,1822到達排隊。 先要一隻子薑皮蛋($12)。皮蛋只能一分爲二,老闆娘指再切溏心難免流失,遂多要一隻伴以糖醋。第二隻皮蛋溏心更漂亮,四個大男兒也情不自禁拿起手機拍下這頓飯唯一一張照片。皮蛋顏色帶黃,像是四川金黃皮蛋。比起上次來訪,溏心更見漂亮,但入口以後多了一陣濃烈的阿蒙尼亞味,不是糖醋及子薑所能抵擋。吃慣敝母弄的爽脆子薑,車品品自製的子薑偏軟,也不合我心意。畢竟現在不是子薑時節,下次還是跟從老闆娘口味只要糖醋子薑吧。 蝦子撈麵 ($34)沒有下油,老闆娘在端上撈麵時每每叮囑食客要趁熱吃。這兒的蝦子量不是下得特別多,但卻鮮味滿溢。魯肉餃 ($44/8隻)只此一家,臺灣也找不到。餃子揉合南北特色,既有南方的精緻又有北方粗獷。小巧的分量是爲肚皮着想。略厚的外皮中和魯肉的鹹。灑上的蝦子豐富舌頭的體驗。魯肉沒有蓋過蝦子的鮮味,兩股味道互相襯托,煞是好吃。 以前吃超過二
先要一隻子薑皮蛋($12)。皮蛋只能一分爲二,老闆娘指再切溏心難免流失,遂多要一隻伴以糖醋。第二隻皮蛋溏心更漂亮,四個大男兒也情不自禁拿起手機拍下這頓飯唯一一張照片。皮蛋顏色帶黃,像是四川金黃皮蛋。比起上次來訪,溏心更見漂亮,但入口以後多了一陣濃烈的阿蒙尼亞味,不是糖醋及子薑所能抵擋。吃慣敝母弄的爽脆子薑,車品品自製的子薑偏軟,也不合我心意。畢竟現在不是子薑時節,下次還是跟從老闆娘口味只要糖醋子薑吧。
以前吃超過二十塊錢的碗仔翅 ($22) 是奢侈,但近年百物騰貴,這兒的碗仔翅開始顯得划算。木耳肉絲等都切成幼絲,冬菇去柄去邊位,入口細緻。湯頭鮮美,芡也勾得得宜。對比一般酒樓那些湯頭濃稠、魚翅爽滑不稔的粗製濫造,(以及保護鯊魚的人道立場),我寧可吃一碗碗仔翅。
四人要了兩碗車仔麪,老闆娘見我們分吃麵條,提出湯不夠儘管找她要。兩碗麵分別是大雜麪 (腩肉 柏葉 蘿蔔 大腸 雞翼尖 蘿蔔 油麪) ($50)及(勁辣魚蛋 豬紅 響鈴 生根 蘿蔔 米線) ($50)。蘿蔔出奇的甜,燒的時間也恰到好處,多燒則軟,少燒則硬。每款車仔餸都入味得很,只是腩肉略乾,響鈴(我沒有吃)看上去不夠脆。
麻不辣米線 ($17)吃一口嘴巴就麻了,足見其花椒威力。弄這道米線難度不高,關鍵是能找到這店特意託人由成都送來的花椒。這纔是真正的麻不辣。中式法國鵝肝伴干燒麵 ($118)粗麵帶爽勁,鵝肝化在熱熱的麵條中,只餘一點香味在嘴巴中提醒它的存在。
一般而言,窮苦如我出外吃飯不會奢侈得點飲品,但車品品其中一個例外。金絲蜜棗山楂茶($10)入口先是山楂的酸,繼而甜味慢慢滲出,最後只剩蜜棗的甜在喉嚨迴盪。吃一口麻不辣米線後,那甜味彷彿回到嘴內。以前只知花椒麻痹舌頭,今天才發現它可以帶舌頭重溫味覺之旅。不慎打翻了一杯,老闆娘窩心的再送上一杯,也是當天最後一杯山楂茶,在此對失望而回的食客致歉。 啡牛 ($20)是咖啡雪糕加可樂。杯子預先冷凍,又是小店另一個細心的地方。喝完以後我只琢磨市面何時才會有咖啡味可樂。
在小食店吃上兩個多小時,像是去了法國菜館,但味道、感覺、價錢卻香港得很。小店每每錦上添花。餐牌上註明啡牛等飲品是以維記雪糕炮製,但總覺得雪糕比維記的好吃。即使是看似平平無奇的生菜,也越吃越覺爽甜。品嚐到的應是小店的心思,是感動也是心情。
题外话/补充资料:
營業時間應爲: 星期二至五: 14:00-16:00、18:30-23:30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 14:00-17:00、19:00-23:30 ; 星期一及勞工假期:休息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