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6-21
22 浏览
米芝蓮一向都唔係小弟搵食嘅指標,唔係睇低車呔人,只係無刻意摘星,所以,晌自己嘅飲食經歷當中,都無乜太多追星記錄,點數都係得鼎泰豐同滿福樓,但都已經係好耐之前嘅事,都唔記得食嗰時摘咗星未?但既然「粵」獲得米芝蓮2012一星評級,又加上得過旅發局主辦嘅「2010美食之最大賞」海鮮(魚、蝦、蟹)至高榮譽金獎、「2011美食之最大賞」點心組金獎,自不然有其實力。故此,今次獲邀一試「粵」多道招牌或特色菜,實在喜出望外,兼且甚為期盼。由入門口經過一排排卡位廂座,到轉入另一大廳,超高樓底,清亮雅致,環境空間甚為寬敞。是次試食被安排晌獨立貴賓房,私穩度更高,舒適更恬靜;一側係落地大玻璃窗,雖然只係街景,但感到空間感更十足。開飯前跟幾位酒店公關同餐飲部要員打過招呼,就準備開始依晚「佳餚悅人」之旅。但未上菜前,酒店竟然為各位食家送上一樽「粵」自家製嘅XO醬,配以一個淺黃小錦囊袋住,甚有特色,絕對係一份大驚喜,真係又食又拎,趁此再次多謝「粵」嘅招待及心意。當然,亦唔少得要多謝邀請小弟嘅飲食網站,否則都未能成為座上客。粵四小碟先嚟一份粵式前菜四小碟,包括:脆皮素鵝、柚子醋黑木耳、蜜汁叉燒、蒜片和牛粒,賣相雅致
由入門口經過一排排卡位廂座,到轉入另一大廳,超高樓底,清亮雅致,環境空間甚為寬敞。是次試食被安排晌獨立貴賓房,私穩度更高,舒適更恬靜;一側係落地大玻璃窗,雖然只係街景,但感到空間感更十足。
先嚟一份粵式前菜四小碟,包括:脆皮素鵝、柚子醋黑木耳、蜜汁叉燒、蒜片和牛粒,賣相雅致的骰,當中擺放次序亦見心思,味道由淡至濃。
- 脆皮素鵝,腐皮炸得脆身,捲住甘筍絲、冬菇絲、西芹絲,清淡得嚟有咬口。
- 柚子醋黑木耳,除咗黑木耳,仲有雞脾菇幼條,微微醋香唔嗆喉,黑木耳又夠晒爽脆,感覺挺清新。
- 蜜汁叉燒,肥瘦適中,蜜味甘香,略嫌無乜碳燶位,幾款中依個叉燒比較唔突出。
- 蒜片和牛粒,呎吋係一口和牛,伴上大蔥同炸蒜片,和牛肉質鬆化肉味重,食落腍滑無渣,大蔥同蒜又令味道層次豐富咗,有啲畫龍點睛之效,記得夾埋一齊食,唔係就嘥料!
跟住再上嘅燉湯,好啱小弟口味,亦係今晚其中一款喜愛菜式。以龍皇杏經幾重功夫榨汁嚟整,杏香故然濃郁,色澤呈米白更對用料有信心,口感柔滑滋潤。而棄豬肺,取花膠蹄筋,自然升價十倍,顯得此湯更有睇頭。花膠非常之大件,爽滑唔韌,足證燉得夠耐;蹄筋細細件,軟滑有咬口,如果可以嘅話真想添飲架!
紅梅就係蟹膏粒粒,配以油泡大蝦球,蝦球鮮甜彈牙有肉地,不過個人覺得搭蟹膏兩者有啲分離,唔係好夾得到。未知改搭鮮蟹粉又如何?當然,依家鮮蟹粉仲未係時令,或者當造時改用蟹粉睇睇效果又如何!主角蝦球出色,配角蟹膏一般,但作為大茄嘅芥蘭度令人刮目相看,以芥蘭裁出最嫩部分,脆嫩無渣又清甜,用料夠精。
全晚最亮點出場,賣相好搶眼,杯中三色蒸蛋白,猶如甜品咁樣,如果唔係一摸上手熱辣辣,真係有啲幻覺係一道甜品嚟。此外,依道菜都引起大家好多討論,絕對係一道好有話題性嘅菜式,不愧為得獎菜式。
首先係面層嘅東星斑,魚肉挺實唔鬆散,入口又夠嫩滑,加上配以一小撮黑松露醬,令菜式更矜貴之餘,多添一份馥郁幽香。側跟嘅露筍,亦令菜式更具立體感。原來東星斑裡面仲包住薄薄一片花膠,再蘸蛋白嚟煎封,所以,魚肉外層更脆口,真係大廚唔講唔知咁多細節位。可惜花膠片好薄,兼且半透明,望上去跟魚肉差不多,所以小弟食咗都唔知。小弟晌度又有個大膽建議,改用雲腿薄片替代花膠,不但色澤跟魚肉對比大,較突出,雲腿嘅鹹香可更勾起魚肉鮮味,唔知掂唔掂呢?
東星斑下嘅蒸蛋白分別為甘筍汁蛋白、菠菜汁蛋白、上湯純蛋白,服務員建議逐層逐層食,先能體會共精髓,而剩低嘅松露油徐徐滲下,令蛋白多添一分味道。以嫩滑度計,甘筍同上湯兩層蛋白最嫩最滑,菠菜嗰層有啲嚡氣孔多;而以味道計,甘筍味無疑最為突出,菠菜色澤翠綠但味道不彰。
幾道別出心裁嘅菜式後,輪到扣鵝掌此等大路嘢難免有啲回落嘅感覺。不過,單以質素而論,一樣顯出功夫紮實,用料不賴。鵝掌扣得軟腍,北菇選用厚冬菇,菇味會較為重,肉厚夠腍,又一證明炆煮時間足。再者,香濃嘅鮑汁令整道菜相得益彰。只係小弟覺得,伴碟嘅小棠菜無必去葉,再多添兩夥半環形伴碟,一樣美觀古雅。
顧名思義,以龍井茶葉作為燻雞主材料,但原來係以滷水浸過再用茶葉煙燻,茶香未算好濃,故有種食油雞嘅感覺。不過,雞隻嘅質素始終有一定水準,肉嫩皮下脂肪少,整體味道依然唔錯。
另一個有鮑汁入饌嘅菜式,飯粒乾身飽滿,配以蝦米、蝦乾、冬菇粒、豬肉粒同煮,口感豐富;色澤啡黃,滿有鮑汁味道,而以荷葉包裹再蒸,又帶有隱約荷香。以小蒸籠盛載,一客一份,分外討好。
飯嚟得精彩,個糖水一樣有特色。內裡細數有雪蓮子、湘蓮、杞子、紅棗、百合、圓肉,真係何止五補呀!總之係補,又係寶。雪蓮子應該第一次食,半透明軟軟糯糯,少少似蘆薈咁,但無咁實淨;而紅棗啲棗味好強勁,其實個五補茶一上枱,最先聞到就係啲紅棗味。依個五補茶,都係第一次食,糖水清潤順喉,又唔太甜,秋冬天更加啱呀!
雪蓮子五補茶係依晚指定甜品,而麥皮紫薯包則係同場加映,試食當日仲未正式推出,所以我哋有幸能先睹為快。以一般常見嘅蓮蓉包為基礎,包身加添咗幼麥皮同搓,因為下嘅份量唔多,所以口感唔會粗嚡,包身仍然保持軟熟。蓮蓉一向為人垢病係太甜太漏,轉以紫心蕃薯蓉替代,真係一絕,既香甜,又唔漏,正。如改用小弟更喜歡嘅「雞蛋黃」蕃薯,感覺更完滿呀!
整晚所試嘅菜式,大多甚高水準,用料、製法、賣相均一絲不苟,可謂用心製作。得獎菜「雪嶺紅梅映松露」故然係全晚焦點,但個人而言,好似「杏汁花膠燉蹄筋湯」、「籠仔鮑汁荷葉飯」、「麥皮紫薯包」等都甚得小弟歡心。其他食家,都各有心頭好,對菜式亦很欣賞。所以,「粵」所做嘅粵菜,相信悅人無數!
題外話,米芝蓮除咗分為一、二、三星外,仲有一堆無星嘅精選食肆。不過,睇番資料,過往幾年,「粵」唔好話有無星呀,連精選食肆個榜都未入過,點知2012就即摘一星,所以,米芝蓮我都係當本飲食雜誌睇吓就算!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