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10-12
36 浏览
早前看到蔡瀾在雜誌一則蒂蒂香的介紹,實令我興奮難耐,這份興奮其實盟生自一位舊同事,她祖籍潮州,每當回鄉後總向我報告那邊的美食如何在港難嚐,既有熟悉的潮州鹵水、繼而是手打牛丸與魚蛋等,聽罷不知回吞多少遍口水,幸好沒丟臉的流出來。因此曾有過參加潮州美食團的瘋狂意念,如今正宗的汕頭魚製品竟可在旺角鬧市垂手可得,好歹也要嘗一嘗。蒂蒂香名字有點典雅,聯想不到店舖竟滲著港式茶餐廳的風格。室內以橙、白兩種明亮的色調為主,給人精神斗斗的感覺。牆身掛著電視,不停地播放魚製品的製作過程,包括汕頭獨特的拍魚漿,不熟悉潮州魚製品的港人定能加深了理解與認識。廚房就在店舖後端右手邊的角落裡,面積不算大。餐牌不但具備汕頭著名的魚製品如魚蛋、魚餃、魚卷等,也有富有新鮮感的肉扎、魚麵、魚腐卷、煎墨魚卵、潮汕手打麵,更有墨魚丸、胡椒豬肚湯,選擇比預期的多,看得我心花怒放,幾乎每樣都想試。最終我選了魚餃、魚卷和墨魚丸魚麵。先嚐湯頭的味兒是我的習慣,湯頭呈透明乳白,狀甚吸引。殊不知卻傳來人工化的味道,雖不至於很惡劣,但實在談不上魚香或豬骨的鮮味。見食評中有的食家評湯底太淡、有的說過鹹,或許蒂蒂香仍在嘗試測試港人的口味!左邊的
早前看到蔡瀾在雜誌一則蒂蒂香的介紹,實令我興奮難耐,這份興奮其實盟生自一位舊同事,她祖籍潮州,每當回鄉後總向我報告那邊的美食如何在港難嚐,既有熟悉的潮州鹵水、繼而是手打牛丸與魚蛋等,聽罷不知回吞多少遍口水,幸好沒丟臉的流出來。因此曾有過參加潮州美食團的瘋狂意念,如今正宗的汕頭魚製品竟可在旺角鬧市垂手可得,好歹也要嘗一嘗。
牆身掛著電視,不停地播放魚製品的製作過程,包括汕頭獨特的拍魚漿,不熟悉潮州魚製品的港人定能加深了理解與認識。
先嚐湯頭的味兒是我的習慣,湯頭呈透明乳白,狀甚吸引。殊不知卻傳來人工化的味道,雖不至於很惡劣,但實在談不上魚香或豬骨的鮮味。見食評中有的食家評湯底太淡、有的說過鹹,或許蒂蒂香仍在嘗試測試港人的口味!
右邊的是墨魚丸。墨魚味不重、但丸內的爽脆墨魚粒、芳香的唐芹與及油香反而是焦點所在,可惜實在未懂得欣賞其彈牙的墨魚膠,個人認為彈得可以用生硬來形容。
白白的魚麵上散佈著大小不一的氣孔,入口啖啖爽口,完全沒有半點麵條的影子,像在吃著一束一束的魚片。
魚丸是蒂蒂香必食之選。魚丸裡外同樣是充滿氣孔,咬了一口發現魚味欠奉,加上也是那種爽得帶硬實的質感,頓時極之失望。
菜心質量還不錯,新鮮爽脆,帶點鮮甜。
湯面浮著多塊豬肚,細找下只有煮得溶化的酸菜。喝一口,老公點了一下頭,胡椒味濃烈、豬肚份量不少,豬肚軟綿中有咬口,不過過鹹是美中不足,鹹度該是不難控制的環節,相信待調節後,一碗售價僅15元而質量不俗的胡椒豬肚湯,必受食客歡迎。
蒂蒂香的魚製品全以人手製作,每日新鮮由汕頭運送至香港,理應是充滿了濃厚的鄉土風情,可能是基於對魚味的落差與那份未懂得欣賞的質感,初嚐後對大部份蒂蒂香的魚製品只有一份很奇怪,也不能理解的非人性化的感受。
题外话/补充资料:
廚房與侍應們在運作上仍有一點混亂,例如給客人少放料子、拿錯枱號等的小問題。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