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9-03
242 浏览
休魚期剛過,似乎各大飲食雜誌皆把握時機,齊來論魚.我們亦不甘後人,上星期天已到香港仔漁市場擦了一頓海鮮午宴.香港築地漁市場 - 年前已得知香港仔海產批發市場內有一家士多茶餐廳,平日供應奶茶三文治等簡單食物,以供從零晨四時開始工作的海產從業員休息及充飢,不少漁民亦會自携魚獲要求老板兼大廚的'佬哥'烹調海鮮以供自己,親友或客人享用,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外來人聞風而至,開始預訂海鮮席,老板當然來之不拒.時至今日,平日也有不少於附近工作的廠家及白領人仕光顧,星期六.日就有人扶老携幼到來大擦海鮮.因此數月前有飲食雜誌把這處比美東京築地市場.香港築地規模當然不及東京,這裡亦無任何大開眼界之景點,隨意逛逛,只見工作人員忙碌地運貨,海鮮店內有職員駐守,安排落單及取貨,偶而找到一兩樣平常少見之海產,例如照片中的彩色巨螺及魷魚.漁市場內亦無任何高級海鮮酒家,就只有以上提及之茶餐廳,實為一漁民飯堂是也.若非行內人仕,建議還是預先訂位,由厨師發辦,如果喜歡自購海鮮,也許到鴨脷洲大街那邊更適合,此處未必有空零售.從批發市場入口走到飯堂,路過的地方就如魚檔一般水多路滑,但出奇地並無魚腥味,可能市場內全是新鮮海產,
香港築地漁市場 - 年前已得知香港仔海產批發市場內有一家士多茶餐廳,平日供應奶茶三文治等簡單食物,以供從零晨四時開始工作的海產從業員休息及充飢,不少漁民亦會自携魚獲要求老板兼大廚的'佬哥'烹調海鮮以供自己,親友或客人享用,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外來人聞風而至,開始預訂海鮮席,老板當然來之不拒.時至今日,平日也有不少於附近工作的廠家及白領人仕光顧,星期六.日就有人扶老携幼到來大擦海鮮.因此數月前有飲食雜誌把這處比美東京築地市場.
香港築地規模當然不及東京,這裡亦無任何大開眼界之景點,隨意逛逛,只見工作人員忙碌地運貨,海鮮店內有職員駐守,安排落單及取貨,偶而找到一兩樣平常少見之海產,例如照片中的彩色巨螺及魷魚.漁市場內亦無任何高級海鮮酒家,就只有以上提及之茶餐廳,實為一漁民飯堂是也.
若非行內人仕,建議還是預先訂位,由厨師發辦,如果喜歡自購海鮮,也許到鴨脷洲大街那邊更適合,此處未必有空零售.從批發市場入口走到飯堂,路過的地方就如魚檔一般水多路滑,但出奇地並無魚腥味,可能市場內全是新鮮海產,並無死魚,地方尚算乾淨,公共洗手間衛生絕對可以接受.
踏入飯堂,非常高興感到泠氣充足,尤其今日懸掛着一號風球,正午時份尤其悶熱.茶餐廳內客人不算多,環境光猛寬敞. 一行十人,我們的海鮮午餐有七餸一湯.
鼓油王煎蝦碌
中蝦新鮮大隻,肉質彈實爽滑,蝦頭竟然肥美至有不少蝦膏,真是難得,我們一夥行外人實在甚少有機會嚐到新鮮海蝦膏香,大家皆讚不絕口;中蝦亦煎得香口入味,鼓油味香,每人兩只,意猶未盡,難得烹調技巧及材料皆上乘,這道菜,真是近乎完美.
椒鹽鮮魷
抱著很高期望等待第二道菜,尤其渴望會有出色的椒鹽鮮魷,今時令日,此道菜差不多是海鮮宴必備,大部份酒家都能做得出色.可惜期望愈高,失望愈大!送上面前的椒鹽鮮魷外觀對辦,魷魚亦非常新鮮,炸得出色,外脆內嫩有水準,可惜炸粉出了問題,椒鹽不夠,吃起來欠缺了椒鹽之獨特香味,並不是期望中之味道,美中不足!
鼓汁炒蟶子
蟶子體積中型,並非蟶子王,一大碟份量不少,全部鮮嫩無比,並無混水摸魚,但炒得不夠鑊氣,以致水份過多.而且鼓汁味淡,但這一點可以接收,因為醬汁稍為淡些可能是大廚故意安排,別讓霸道的鼓汁香蓋過蟶子之鮮味,與平常於市內酒家需要香口濃郁醬汁彌補蟶子的新鮮程度,不能相比,但鑊氣稍欠,影響水準.
清蒸石鯧
訂菜時要求負責人不要安排班類,因為坊間酒家往往只有海班選擇,並無新意,因此希望來到漁市場的午宴,能夠試些我們業外人買不到或少有的魚類,佬哥就找來一條量少但味美的石鯧,肥大可愛的石鯧體呈菱形,極側扁,嘴尖面闊,肥大厚身如有一個大肚腩般,可能跟休魚期剛過有關,足三斤重,用大量薑葱鼓油汁蒸之,果然與別不同,肉質鮮嫩爽滑,魚油相當豐富,尤其是魚鰭及魚肚之邊位,非常油潤脂香肥美, 請留意照片,連魚骨皆呈現如肉一般之外觀,若非超級肥美的魚產不可能出現,非常罕見;需則,厚肉之位置仍然難免略為嚡口,所以體積細小的魚多半比大條的好吃,以一條三斤多重的魚,能夠有此水準,蒸功已經十分了得.這處的蒸魚,絕對值得推薦.
椒鹽賴尿蝦
並沒有想像中的多膏,本以為休魚期後會特別肥美,也許每天來貨不一樣. 跟椒鹽鮮魷出現同樣問題,椒鹽太少,吃起來缺少了椒鹽的獨特香味,而且調味過鹹,應該多加些糖中和,雖有不足,但賴尿蝦非常新鮮肉嫩,炒得香口,依然好吃.
清蒸鹹鮮黃臘鯧
起初奇怪為何發辦兩道鯧魚菜式,但既然選擇了厨師發板,要抱有信心,佬哥介紹,定必有因.後來玉兒姐解釋,就是因為我訂位時要求要吃有漁民特式的海產,佬哥特意為我們醃製了兩條坊間酒家一向少做的鹹鮮,選了肉質细嫩,含脂肪多的黃臘鯧,又名金鯧.
面前送上黃臘鯧兩條,只是簡簡單單灑上薑蒜用油清蒸,新鮮的黃臘鎗預先已用鹽醃好調味,亦有鎖著鮮味的妙用,用筷子碰碰魚身,肉質彈實,夾起魚肉入口,果然嫩滑無比,魚油滿瀉,味道鲜美只有少許鹹味,並不過火,佐飯吃之,配搭一流,負責人告知這道鹹鮮,漁民們足以佐上三碗飯,佐粥亦非常好.後來我們吃罷全條魚,發現無任何部位不滑溜,脂香味鮮,絕對配稱上為人間美食!
近日似乎翻起吃鹹鮮的熱潮,兩個月前剛於鏞記首次嚐過,後見唯靈於信報談及,說新鮮海鮮用少量鹽即時醃製,可以更保鮮味.此處做的鹹鮮比鏞記好吃,後者醃得略為過鹹,貨式亦不及這處上乘,價錢卻貴起碼一陪,始終近水樓台,直接取貨,當然有別.
海鮮湯
另一道萬眾期待卻又是出奇地失望的菜式,曾於各地漁市場品嚐海鮮湯,少有失水準,因為海產不缺,只要來個大集會,用上新鮮材料,那怕是蝦頭蟹腳魚骨,敖出來的湯,多半是濃郁清甜,滋味無窮.
服務員送上一盆湯料,非常大堆頭,見有多只水蟹,數種魚類及一些白菜,還告知我們湯料新鮮可吃,於是滿懷希望.湯水呈棕褐色,略為帶綠,可能是加了白菜之關係,大啖喝之,竟然出奇的清淡,多喝幾羹,終於嚐到新鮮甜美的魚蟹湯味,但奇怪地味道甜濃之餘湯又不濃郁!大眾即時議論紛紛,難道是另類魚種,跟家中用平價魚敖出來的不一樣;抑或是欠缺豆腐,加多了白菜,敖湯時間不足,還是廚房試湯試多佐?玉兒姐告之亦有可能是我們嚐慣了坊間加奶敖出來的魚湯,所以覺得他們的較清淡,我們要求她試飲,她及另一服務員(貌似她弟弟),喝了少許後,聲稱一句沒有問題,兩人便離開了,最終沒有多交待.
為了求證,我取了湯渣回家翻煲,再敖三小時,湯渣終於變成全無味道,湯水依然清甜鮮美,用來灼幼麵吃一流,証明煲湯材料絕對海鮮,但為何首輪湯水不及我們期望的濃郁?始終是公開網站食評,還是不便表達個人結論,以免弄錯了影響人家的聲譽.
清炒時蔬
最後一道亦是唯一一道非海鮮菜,我們選了菜心,翠綠鮮嫩,基本水準.因為太飽,沒有吃.
總括而論,是日午餐,還是滿意的居多,能嚐到質素奇高的中蝦及海魚,已經不枉此行,只要避重就輕,選擇佬哥強項,值得重臨.另外值得讚賞的是服務,訂位商議菜單時,玉兒姐已經十分熱誠地解釋菜式,而其他服務員亦非常友善,樂於助人,小店有此服務水準,已經非常好.
投稿期間,已經正在計劃下一局,看我有多欣賞!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