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6-12-01
32 浏览
這個道理,不用說,單看已明。又來大局,在幾間大名之中,西苑是邊緣份子,不過要吃廣東菜,又似乎選擇不多。英雄帖一開,最後也要開足四圍。店方間開一角,給我們可以自成一國的在喧嘩,幾企理。店方不收開瓶費,大家也紅酒/白酒/VSOP/補酒/梅酒/椰子酒等等,帶過不易樂乎。是晚六支Riesling喜相逢,已經很久沒見這場面了!又是晚飲得多,場面兇險,此乃後話。早幾日來了寫菜,吃廣東菜,都是那幾味。先來幾味小吃、幾味燒臘、一個燉湯、一煲羊腩、幾味小菜,已差無幾。幾個小吃打頭陣,分別是蒜片牛柳粒、椒鹽九肚魚、燒腩仔及蜜汁風鱔。小吃而言,這裡的比上環店好。而碟頭小,只作一人一件式的開胃菜。其中牛柳印象最好,不是疏打牛,有肉味,不過吃著筋鍵的位置會幾韌。夾幾片炸蒜片,味道配合得不錯;吃廣東菜沒有道理不吃燒味,先來的,當然是叉燒。吃過不少地方的叉燒,這裡的不算是我最喜歡的,但就做得用心及有水準,卻又是真的。叉燒全是枚頭位,脂肪分佈在肉內,不用半肥廋也都腍身。調味用上蜜汁,不是人人喜歡,個人而言不介意。這裡的叉燒,作為頭盤也好,主菜也好,似乎都是必叫之物;琵琶鴨是另一款不易做得好的燒味,鴨子攤開,肚內塗由麵
又來大局,在幾間大名之中,西苑是邊緣份子,不過要吃廣東菜,又似乎選擇不多。英雄帖一開,最後也要開足四圍。店方間開一角,給我們可以自成一國的在喧嘩,幾企理。
店方不收開瓶費,大家也紅酒/白酒/VSOP/補酒/梅酒/椰子酒等等,帶過不易樂乎。是晚六支Riesling喜相逢,已經很久沒見這場面了!又是晚飲得多,場面兇險,此乃後話。
早幾日來了寫菜,吃廣東菜,都是那幾味。先來幾味小吃、幾味燒臘、一個燉湯、一煲羊腩、幾味小菜,已差無幾。
幾個小吃打頭陣,分別是蒜片牛柳粒、椒鹽九肚魚、燒腩仔及蜜汁風鱔。小吃而言,這裡的比上環店好。而碟頭小,只作一人一件式的開胃菜。其中牛柳印象最好,不是疏打牛,有肉味,不過吃著筋鍵的位置會幾韌。夾幾片炸蒜片,味道配合得不錯;
吃廣東菜沒有道理不吃燒味,先來的,當然是叉燒。吃過不少地方的叉燒,這裡的不算是我最喜歡的,但就做得用心及有水準,卻又是真的。叉燒全是枚頭位,脂肪分佈在肉內,不用半肥廋也都腍身。調味用上蜜汁,不是人人喜歡,個人而言不介意。這裡的叉燒,作為頭盤也好,主菜也好,似乎都是必叫之物;
琵琶鴨是另一款不易做得好的燒味,鴨子攤開,肚內塗由麵醬開成的調味料,再燒至一邊皮脆,一邊肉嫩,是絕對不簡單的一味。這裡的做得不錯,鴨子不肥,皮脆,肉厚且鮮味,醬汁也美味,是覺得比叉燒水準還高的一味菜;
這裡的鹽焗雞,調味得不錯,有人大嚷只吃得八角,奇怪,有誰人會用重八角來醃雞?可能也是酸味覺的影響。可惜但雞隻品質一般,雖然附上雞什,足證是鮮活雞,但肉厚帶肥,如果用來焗的話,輕盈一點會較好;
爵士湯是這裡的「名物」,當然也每圍要了一窩。用大量雞腳、花膠及響螺去燉,滋味清甜。不過如不要爵士湯,這裡的湯水也不賴,始終做廣東菜的地方,湯水做得差,怎撐下去?
仗著人多,也來一煲炆羊腩。這裡的做得不錯,羊腩軟腍,醬汁濃郁美味,同煲的支竹、馬蹄及筍都美味。可惜是晚菜色眾多,如不是,也可以吃兩碗白飯。可惜羊件不多,幾下手勢已經售罄。有說要臊味重才是好羊,一笑~吃多幾年自會有更不被人笑的見解。
貪得意也點了柚皮,是幾失敗的一個選擇。柚皮不腍,鞋鞋的,浸在如汪洋的茨汁中,調味也做得太鹹,吃了也要忘掉;因為淡水魚短缺,焗魚腸也只得兩客,要四圍人去分。不知是否心理作用,硬是覺得魚腸份量不多,下重薑絲,也有陳皮,味道還可以。當然選最足料的焗魚腸,絕對是益新莫屬;生炒骨賣相不對辦,吃落卻是不錯,仍脆口又不過酸,會個人口味。
單尾是生炒糯米飯,炒得不油,也不夠乾身,有臘味香,都算交足功課,要吃最好的生炒糯米飯,可以留意我之後的食評。
甜品是杏汁包,是墨西哥包的變奏版。我們的那檯,個個新鮮熱辣,杏汁香甜不膩,轉眼已清碟,我也是要去別檯拿個來吃。不過有食友都說有些是凍凍的,可能是先焗後焗的分別。
幾位侍應及經理服務態度非常好,我三改四改,多多要求也都照辦如儀,實在值得一讚!
同場加映穿煲版大龍鳳,難得兩位靚女也都很開心,也借此祝她們生日快樂。亦要鳴謝一眾上海手信,如Christy的黃泥螺、牛油果的醉蟹,與及專兄的本地鬆化曲奇等等,大家可是真有食神。
有時好與不好,除了菜色之外,也要本身放開胸懷的去欣賞。連汽水果汁,加一茶芥,埋單每位二百七,吃了十幾道菜,我是覺得物有所值的。
最後一句,笑笑口腳步輕浮的離開,總比悻悻然的好一點吧!
想看多一點相片,可以來這裡:
http://www.imagestation.com/album/pictures.html?id=2098850162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