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8-03
3 浏览
天仍然下着滂沱大雨,難得兩口子重遊舊地閒逛,現在卻差點變成落湯雞....十分的掃興就連尋吃的心情都已煙消雲散。走到廟街街尾,看見這兒燈火通明,人氣頗沸騰,應是一間不錯的小館子吧。況且下着大雨,路不好走,肚子亦餓,最後決定以此為落腳點....這裡主打的是各類小炒。看見貼在牆上的食物照,似乎椒鹽一類的送酒菜式特別多,看來應是店自慢之名物吧,於是毫不猶疑便來一客椒鹽斑塊。吃來果然水準不差,粉漿上得夠薄,顏色見金黃,沒有過焦,椒鹽夠多亦很惹味,紅椒粒亦不吝嗇,辣辣的更添風味,最重要的是吃後也沒有很咯喉的感覺;魚肉當然不會期望用新鮮的,但進口卻覺頗滑溜,火喉處理得甚佳。本應以此物之水平,馬上便該叫一枝大啤來"啤啤佢"的,但是夜卻竟是以茶代酒,實在是有點浪費了...自己一向喜歡吃的涼瓜煑法都是加上大量拍碎蒜頭豆豉再炆至軟淰的,這兒做的卻是又爽又硬的另一版本。當然不能說之很難吃,但卻只能稱不合自己個人口味而已;肉片滑是夠滑,但咬落的質感卻在告訴自己這應是下了化學物料醃後的結果;豆豉的份量不多之餘,亦沒有預先舂碎,這樣味當然是走不出來了....干炒牛河是專登叫來考考師傅的炒功的。可惜的是,用筷子翻一翻
十分的掃興就連尋吃的心情都已煙消雲散。走到廟街街尾,看見這兒燈火通明,人氣頗沸騰,應是一間不錯的小館子吧。況且下着大雨,路不好走,肚子亦餓,最後決定以此為落腳點....
這裡主打的是各類小炒。看見貼在牆上的食物照,似乎椒鹽一類的送酒菜式特別多,看來應是店自慢之名物吧,於是毫不猶疑便來一客椒鹽斑塊。吃來果然水準不差,粉漿上得夠薄,顏色見金黃,沒有過焦,椒鹽夠多亦很惹味,紅椒粒亦不吝嗇,辣辣的更添風味,最重要的是吃後也沒有很咯喉的感覺;魚肉當然不會期望用新鮮的,但進口卻覺頗滑溜,火喉處理得甚佳。本應以此物之水平,馬上便該叫一枝大啤來"啤啤佢"的,但是夜卻竟是以茶代酒,實在是有點浪費了...
自己一向喜歡吃的涼瓜煑法都是加上大量拍碎蒜頭豆豉再炆至軟淰的,這兒做的卻是又爽又硬的另一版本。當然不能說之很難吃,但卻只能稱不合自己個人口味而已;肉片滑是夠滑,但咬落的質感卻在告訴自己這應是下了化學物料醃後的結果;豆豉的份量不多之餘,亦沒有預先舂碎,這樣味當然是走不出來了....
干炒牛河是專登叫來考考師傅的炒功的。可惜的是,用筷子翻一翻,碟底還是有太多油,牛肉也是"假味"十足,幸好老抽上色程度不太差,芽菜及葱段也不算少,但對自己而言,仍是彌補不了太油膩的致命弱點....
走時天仍是下着大雨,真讓人掃興....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