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4-12
280 浏览
難得獲邀到何文田一所大學客席講課,完事亦晚上九時許。附近沒有食店能吸引我,遂乘小巴到土瓜灣覓食。來到土瓜灣這一陌生之地,大街大巷食肆不多,便感此地該有隱世異店,非區外所能知之乎!猛然想起身上有一搵食錦囊,非飲食男女;非新假期;亦非U food;實為掌上手機中之Openrice 搵食網站。 搜尋之後,決定要麼食我的最愛一品雞煲,要麼一試這個評價好得出奇,甚至引來爭議的路邊煱。一品如常多人,飢餓難耐,轉而經過橫街小巷,找到一家得地道的小店,就是這家路邊煱。看這平實之裝潢,沒有大集團味道,也不是數百萬裝修,很難想像,這是家有數十好評的一家店,難免令我想起方才看到有用戶說這店食評造假。門前車位很多,駕駛人士更不愁煩惱,就先泊車於門外。既然來到,何不一試!餐具設置是基本佈局,左邊不綉鋼用具、碗匙碟居中、筷子右置,皆放於印有"路邊煱小廚餐廳 "的餐紙之上。 甫坐下,服務員即問我們要喝些甚麼,要不要啤酒之類的,此處更供應清熱下火涼茶,有雞骨草、夏枯草、竹蔗矛根飲品等,皆為鴻福堂出品。 估計是為擔心熱氣,或不想要啤酒汽水的顧客準備。我們沒有點飲品,服務員就主動奉上熱茶。牆上貼滿菜式及餐牌,另一幅牆則掛
來到土瓜灣這一陌生之地,大街大巷食肆不多,便感此地該有隱世異店,非區外所能知之乎!
猛然想起身上有一搵食錦囊,非飲食男女;非新假期;亦非U food;實為掌上手機中之Openrice 搵食網站。 搜尋之後,決定要麼食我的最愛一品雞煲,要麼一試這個評價好得出奇,甚至引來爭議的路邊煱。
一品如常多人,飢餓難耐,轉而經過橫街小巷,找到一家得地道的小店,就是這家路邊煱。看這平實之裝潢,沒有大集團味道,也不是數百萬裝修,很難想像,這是家有數十好評的一家店,難免令我想起方才看到有用戶說這店食評造假。門前車位很多,駕駛人士更不愁煩惱,就先泊車於門外。既然來到,何不一試!
很地道吧!我們再去Openrice手機程式看下食家們推介甚麼才點菜,不想錯過好菜!
初來報到,看到顧客才坐滿一半,擔心,總是有點的。
既然坐下了,舞台在我面前,就看店家來表演他們的服務及食物!
醬料有沙茶醬、指天椒、炸蒜粒、蔥粒、芫茜及生蒜粒。
看上去是新鮮的,上圖也可作參考。
我記得陸陸雞煲也有款fushion 咸牛肉芝士油炸鬼,也很吸引的,兩者可互相媲美!
小食方面得意也不等於這家店眾多好評實至名歸,還看所謂的鎮店之寶:花甲蟹煲。
1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蟹有半個煱般大,店員說這蟹有斤多兩斤重,也差不多吧。我頓時想起澳門那家水佬榮的花甲蟹煲,我決定以其水準來比較這個煲,以正其身。
2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強烈胡椒味,鮮味濃沃,其中鮮味分兩派: 海鮮鮮味及田園鮮味。 一陰一陽,相互調合,清!
所謂海鮮,必需新鮮才能叫海鮮。
海鮮的定義基本上可以這樣認為,只要是出產於海裡的可食用的動物性、或植物性原料通稱為海鮮。
史書亦曾記載記載的:
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我江南吃的都是海鮮。”《聖武記》卷二引清許旭《閩中紀略》:“自此海禁遂撤,會城之內,海鮮滿街。”
“海鮮”,古稱“海錯”,意謂海中產物,錯雜非一。追溯如東海鮮風味菜品的源頭,雖無確切的文字依據,但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至少在距今4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已懂得採拾貝類以供食用,而且已有熟食加工了。翻開烹飪古籍資料,發現有關海鮮的記載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飲食養生,二是烹飪技巧,三是海鮮菜品。尤以海鮮菜品的記載最為豐富。據史料查實,傳統海鮮飲食烹製、調味方法、用料組合以及對火候的把握,都已自成一體。
你可能不知道,早期人類的文化當中,海鮮是一個重要的食物來源,人類利用簍和籃這類的工具在河流和湖中捕魚,古埃及文明中,可見到以魚叉標記的計數方式。
喝了一口湯,很清很清,老實說是失望的,因為我是重口味的,未如澳門水佬榮般惹味,僅有其六七成。
後來吃了近一個小時後,我發現自己是太快下了定論。何解呢,原來吃著吃著,味道就會愈來愈濃,後來就會很夠味了。若然一開始就重口味,吃到中段必然會太咸的。這刻,我心領神會了。就像感情一樣,是要讓時間去浸泡的,有的是時間,何況我不是吃快餐的呢!
不知店家是認真考慮到這點,還是碰巧顧及了這個情況,我會說我本來有點膚淺了。
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然而,這裡的也不是省油的燈,看紋理吧!很好吃的!
中立一點,這不是師傅的烹調技術,而是來貨優質,供貨質量,當然也反映一家食店之功力。
2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花甲Size可從圖中見得。
寫到這裡,有一點啟發,看到有用戶四處留言說做假什麼的, 我相信用戶讀者也不會盡信食評的,到底食評是主觀的,也只有參考用途,不代表任何機構。
所謂什麼收不收錢寫文章的,一般用戶亦無從稽考,相信食評家也不會欺瞞大眾;當然,用戶自己也該自行評估風險。一家店,能有一堆笑臉,總有奧妙之處,公道自在人心,你不親身來試,再分享出來,安能知孰是孰非?
题外话/补充资料:
整體是值得一個好評的!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