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6-18
1077 浏览
我尋找到我愛吃的食物了, 可是我也為「它」而感覺苦惱 , 「它」潛藏著香港人腦筋急轉彎的智慧 , 給我的感覺是來自4、50年代「港式豉油西餐」那段花樣年華 , 還是根本是法國pain perdu的變體? 在香港這個急促城市, (茶)餐廳保留了西多士但選擇用快熟的油炸而非慢火油煎, 這証明「它」確實曾經在香港的飲食界發出過光芒 ...下午茶餐裏的特色煎三文治, $25連熱飲一杯, 煎三文治的餡料有分三款, 一款是上圖的蕃茄牛肉餡、另一款是下圖的白汁蛋粒餡、再有一款是吞拿魚餡。煎三文治最好味之處是用牛油把三文治的底面慢火煎至香身脆口, 麵包在煎的過程中吸收了牛油的鹹香味道外, 也滋潤了鬆脆的表面, 沒有多士爐烘麵包所演變出來的乾涸感。 蕃茄牛肉餡是罐頭鹹牛肉再加蕃茄粒, 食落不會覺得濕嗒嗒, 味道配搭特別;至於白汁蛋粒餡是完全雞蛋味, 軟滑的粒粒蛋白再加上生菜絲, 味道夠純真!
「它」確實曾經在香港的飲食界發出過光芒 ...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