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93
65
等级4
2010-07-06 21 浏览
還沒有出發,已經在想怎麼寫這次二訪車品品....最為難的應該是如何為車品品定下一個界別,算是小吃類嗎?賣的確實是小吃,像車仔麵和皮蛋酸薑...但同時又有很多精心準備的菜。算是香港地道食品嗎...有些是很地道,但又些又很創新。真的搔破腦袋也想不到剛怎麼分類。不過,相信有在openrice混上一段日子的人,沒有可能不認識車品品吧。認真的回想一下,車品品是西打踏上覓食路的第一家店。應該是2005年吧,那時車品品還沒有搬到挨華街,還是在那個連十個人都坐不下的舊店。還記得第一次去吃時,在富榮花園找路時,朋友還很擔心會迷路,那次還吃了閉門羮。幾年間,吃過不知多少次,從舊店吃到新店 (上次食記:高級小吃:車品品小食 )。找了個在奧海城看完電影的晚上,便滾到車品品吃個晚餐...沒想到...一吃..吃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從奧海城走到挨華街,花了差不多十分鐘吧...天氣酷熱...西打真的想搭的士過去。店子很小,幸好剛好有座位,不然不知要等多久。不過最可怕的是,老闆娘和店員太忙,前後等了差不多十五分鐘才有人執拾桌面和替我們寫菜。不顧得病況,西打這次的頭號目標是炸地寶魚皮...想不到...老闆娘說停賣了...那
更多
還沒有出發,已經在想怎麼寫這次二訪車品品....最為難的應該是如何為車品品定下一個界別,算是小吃類嗎?賣的確實是小吃,像車仔麵和皮蛋酸薑...但同時又有很多精心準備的菜。算是香港地道食品嗎...有些是很地道,但又些又很創新。真的搔破腦袋也想不到剛怎麼分類。

不過,相信有在openrice混上一段日子的人,沒有可能不認識車品品吧。認真的回想一下,車品品是西打踏上覓食路的第一家店。應該是2005年吧,那時車品品還沒有搬到挨華街,還是在那個連十個人都坐不下的舊店。還記得第一次去吃時,在富榮花園找路時,朋友還很擔心會迷路,那次還吃了閉門羮。

幾年間,吃過不知多少次,從舊店吃到新店 (上次食記:高級小吃:車品品小食 )。找了個在奧海城看完電影的晚上,便滾到車品品吃個晚餐...沒想到...一吃..吃了差不多兩個小時。

從奧海城走到挨華街,花了差不多十分鐘吧...天氣酷熱...西打真的想搭的士過去。

店子很小,幸好剛好有座位,不然不知要等多久。不過最可怕的是,老闆娘和店員太忙,前後等了差不多十五分鐘才有人執拾桌面和替我們寫菜。

不顧得病況,西打這次的頭號目標是炸地寶魚皮...想不到...老闆娘說停賣了...那時真的想哭...還有衝動一走了之..唉...

難道,回憶中的味道永遠是最好的?

飲品其實也等了滿久才送上來...大家吃車品品真的要有心理準備,沒法子,店員太少了。西打這杯是曲奇妙趣+忌廉汽水。真的不知怎解釋給國外朋友知道...就是在冰淇淋中再加上汽水吧

連杯都有預先冰過,非常細心的設計。這種飲料其實是懷念多於驚喜,小時候的味道,一下子重現眼前。不單是屬於香港本土的味道,還要是像上個世紀的感覺...怎麼現在沒有店賣這種東西。

朋友點的咸柑桔+雪碧,應該是鹹檸七的變奏版吧。

單點了一份蘿蔔來吃,

這個蘿蔔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入口清甜軟滑,一點渣滓都沒有,不單挑選蘿蔔時花了心機,燜煮時間也足夠。雖只是簡單的蘿蔔,然而也能登大雅之堂。不過,西打知道很多人詬病這個蘿蔔的甜,甜得來有點假。著實只是老闆娘在燜煮的過程加了點冰糖。個人是不會抗拒,只要好吃便OK了。

滷肉餃

可算是車品品的開山名物,還記得從開店到現在,仍是每次造訪必點的菜。小小的餃子看似平平無奇,可每隻都是老闆娘的心血。每隻餃子都是老闆娘親手細心包製,往往遇到那天生意特別好,更立時要在流理台包製補貨。

軟滑外皮裹著鹹甜得宜,帶著濃濃滷水香的肉糜。面頭鋪著也是由老闆娘親手炒香的上等斗門蝦籽,鮮香無比。小小的一隻餃子,壓根兒是在吃一份心機。

沒有魚皮,帶病的西打也忍不住要點碗白粥來解饞。朋友也狐疑白粥有麼好吃?

送來後,西打根本不理朋友的徑自便一匙接一匙的舀來吃。朋友試了一口便驚訝的嚷著,原來不是淡而無味的白粥。

這碗白粥可真奇妙。米粒都給煮到開花,綿滑溝成在口中散開的米香。而且...真的不懂形容,就有一股鮮甜的味道在口中迴燙。西打又不敢問當中的秘密,就只覺得這碗粥太好吃了!吃完後,好像病情都抒緩了一點點。

朋友點的八喜撈麵,西打完全沒有想過是那麼大堆頭。

弄這個麵非常複雜。這大碗麵條放到化學燃料爐上慢慢加熱,先下由五花腩製成的豬油,立時空氣間彌漫著一股難以讓人拒絕的油香。再把地寶魚鬆加進下,跟麵拌好後,加入丸莊螺寶黑豆蔭油膏,最後撒上一把青蔥和京蔥。

西打看著整個過程,只嘆了一句,下次可以叫老闆娘先把一切都弄好才端上來嗎...這個麵真的不適合懶人。

單是聽材料的配搭就知道一定好吃!豬油加上醬油膏,放在小爐上拌著吃,再加上魚鬆和蔥香,當中的滋味實在難以形容。西打沒有說話的在吃時,朋友叫西打不要吃得太急,吃到一半,再慢慢的把麵煎香,麵條變得脆脆兼帶點焦香,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味道。

吃完後,西打突然在想,如果還有動力吃這個八喜撈麵,可能會先把豬油下鍋,燒香後,先下一半蔥和京蔥,在豬油中爆香後,才拌均麵條,待每條麵條都沾滿了蔥香和油香後,才下魚鬆和醬油膏,最後把剩下一半的蔥撒麵上。這樣吃,好像更精彩。

到車品品不能錯過的還有老闆娘悉心準備的甜點。不會出現在餐牌上,要吃便直接問老闆娘有甚麼好東西。這個是桂花酒釀大四喜

有點像是桂花丸子的變奏版,很厚重的桂花香,中間還加入了不同的水果還有水果皮,那股酸香是很精彩的,但不愛酸的西打吃了一口就放棄。

看似平凡的綠豆沙,實是老闆娘的新產品,豬油拌綠豆沙,是冰的。質感比較濃稠,最驚訝是臭草多得有點嚇人。西打一口一口的慢慢吃,說實話,豬油香可真的嚐不到,反而每口都咬著臭草,那種清幽香氣卻填滿了嘴巴。

總計:HK$169

還是不能再說,很難為車品品訂下一個界別,究竟賣是只是小吃還是算是心機菜...很難說,沒有錯的一句話是,愛車品品的人都是那些愛在平凡中找驚喜,小處顯出心思的朋友。不過,店員實在太少,食客又太多,等收拾桌面,等食物....不停的等,整頓飯吃下來,差不多吃了兩個小時。

吃了十次都有,但還是搞不懂...為何車品品要叫車品品......

延伸閱讀:http://blog.yam.com/ywjoseph928/article/29366460
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