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6-17
8356 浏览
香港工業式微, 多年來工廠北移到國內, 現都有退出的跡象。香港從前規劃的工廠大廈現都成半廢棄的建築物。近年政府銳意拓展工廠活化, 將已遷出多時的工廈套上工商零售用途, 令一些被鋪租狂升影響厲害的行業轉到工廈活化的可能。有時, 行業之間需要物以類聚才能做出勢頭, 這大廈便是區內一例。大廈內有不少餐廳會所, 又或是零售的鋪頭, 誘發因不同需要而來的人到此了解, 然後轉化成生意。大廈內, 西式餐店特別多, 不知是否因為廚房要求簡單, 投資少, 但可索價高, 所以按成本效益而多有西餐廳存在。餐廳位於大廈二樓, 門面簡單, 外放有餐牌及是日精選, 供客人了解。兩人入內, 店員走來劈頭就問: “有否訂位?” 原來餐廳已被訂位人士預訂至半滿, 要不是只有兩人, 相信早已給回絕出門。事實上我倆在入此店前也遭另一店回絕, 因餐廳已給訂滿。餐店樓面少說都可容納三十人, 沒想過這樣的工廈, 平日晚上也有如此的爆滿。在看餐店, 餐店先遞上一籃麵包。麵包是少少暖的, 可是放在個不疏氣的籃內, 結果焗出了"倒汗水"之餘又變得太淋。邊旁的圓兜似是擺設精美, 但是麵包大件, 難以一一放入, 而且兜口窄而深, 麵包只永
有時, 行業之間需要物以類聚才能做出勢頭, 這大廈便是區內一例。大廈內有不少餐廳會所, 又或是零售的鋪頭, 誘發因不同需要而來的人到此了解, 然後轉化成生意。大廈內, 西式餐店特別多, 不知是否因為廚房要求簡單, 投資少, 但可索價高, 所以按成本效益而多有西餐廳存在。
餐店樓面少說都可容納三十人, 沒想過這樣的工廈, 平日晚上也有如此的爆滿。在看餐店, 餐店先遞上一籃麵包。麵包是少少暖的, 可是放在個不疏氣的籃內, 結果焗出了"倒汗水"之餘又變得太淋。邊旁的圓兜似是擺設精美, 但是麵包大件, 難以一一放入, 而且兜口窄而深, 麵包只永遠沾到橄欖油而不能沾到陳醋, 這是用具的錯。
整體來說餐廳的水準只是一般, 但是見豬扒用料相信也是對食材運用有要求的。只是幾個菜式還不覺得突出, 亦沒有顯出餐廳的功架。但見整晚餐廳爆滿, 相信支持者也不少。而最令人滿意的是餐廳並不收取加一服務費用, 令人感覺花費實際一點, 相信這也可能是工廈餐廳的優點所在。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