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12-24
13 浏览
七月廿六‧炎熱又一班圍內食友出來吃飯,由上年的三星拱照,到今年的四喜臨門,一行十五人坐在樓上的大圓檯,很是高興。這裡檯擺得密,空調不足,大家也笑言,當坐在大排檔吃便不會覺得熱了。食物也是那幾款,除了原隻燒乳豬,隨手點來粟米斑塊、鹵水乳鴿、生炒骨、豉油皇鵝腸、炸大腸、辣酒煮花螺、蠔仔煎蛋等等等等,是晚仗著人多,試的菜色也不少,實在是豐富的一夜。 這裡的烤乳豬是名菜,也是即時爐燒的,是認真的製作。吃起來上皮很脆,但卻是完全的「片」去皮下的酒脂,只剩一塊脆皮,吃起來沒有應有甘香的味道,脆皮還有點苦味。當是薯片吃,可以有剩,但喜歡吃烤豬的人如我,會比較喜歡吃喜萬年般的傳統烤豬,當然更遠比不上君怡閣的。墊底的肉也是我的喜好,但明顯的給「扣底」,如只見豬手卻不見了豬腳,以吃全豬來說,有點兒那個。398蚊一隻,將就一點,亦吃得過; 粟米斑塊也是這裡的「名物」,斑塊薄切,炸得乾身脆口,不淋上粟米汁也好吃,其實用甜酸汁來醮更好;鹵水乳鴿肉質鮮嫩,一點也不韌,在座朋馳也紛紛讚好。我就嫌其鹵水汁甜味太重,鹹味不夠;生炒骨一來便「兩例」,吃起來很脆口,甜酸合度,雖然只是白醋的酸味,但卻是很好吃。在座有不少「生
又一班圍內食友出來吃飯,由上年的三星拱照,到今年的四喜臨門,一行十五人坐在樓上的大圓檯,很是高興。這裡檯擺得密,空調不足,大家也笑言,當坐在大排檔吃便不會覺得熱了。食物也是那幾款,除了原隻燒乳豬,隨手點來粟米斑塊、鹵水乳鴿、生炒骨、豉油皇鵝腸、炸大腸、辣酒煮花螺、蠔仔煎蛋等等等等,是晚仗著人多,試的菜色也不少,實在是豐富的一夜。
這裡的烤乳豬是名菜,也是即時爐燒的,是認真的製作。吃起來上皮很脆,但卻是完全的「片」去皮下的酒脂,只剩一塊脆皮,吃起來沒有應有甘香的味道,脆皮還有點苦味。當是薯片吃,可以有剩,但喜歡吃烤豬的人如我,會比較喜歡吃喜萬年般的傳統烤豬,當然更遠比不上君怡閣的。墊底的肉也是我的喜好,但明顯的給「扣底」,如只見豬手卻不見了豬腳,以吃全豬來說,有點兒那個。398蚊一隻,將就一點,亦吃得過;
粟米斑塊也是這裡的「名物」,斑塊薄切,炸得乾身脆口,不淋上粟米汁也好吃,其實用甜酸汁來醮更好;鹵水乳鴿肉質鮮嫩,一點也不韌,在座朋馳也紛紛讚好。我就嫌其鹵水汁甜味太重,鹹味不夠;生炒骨一來便「兩例」,吃起來很脆口,甜酸合度,雖然只是白醋的酸味,但卻是很好吃。在座有不少「生炒骨專家」在席,轉眼已給清碟,值得推介;豉油重鵝腸吃起來非常爽口,還隱約吃到一點鹼水味。另叫一碟味菜鵝腸就炒得很鹹,不太受歡迎,吃剩不少;炸大腸是客家式的「炸單腸」,但吃起來很香口,豐腴味美,水準很不錯,也吃得過;辣酒煮花螺的花螺是細細粒的,反而辣湯底鮮甜無比,喝得一頭大汗,也還在喝;蠔仔煎蛋是用上雞蛋,煎得很鬆軟,非常不錯。想再追加一碟,已然售罄。
飯麵方面,要了泥鯭粥、豉油王炒麵及蛋白糯米蒸蟹。泥鯭粥很大窩,粥底夠綿,味道不錯。可惜泥鯭魚肉不太新鮮,比較起來,生記的比這裡高至少兩班;豉油王炒麵碎濕濕的,是麵本身的品質問題。炒得也算乾身,及格的;糯米蒸蟹就一般水準,油多又腍身,也是吃剩。
這裡的食物不見得特別,但服務可是十分之周到,是處處也盡力做到好的。如我們叫了兩煲泥鯭粥,一出就兩大煲,女部長一見面色一沉,叫其他侍應「點解兩煲一齊出,米會凍晒囉?」立即拿來一個氣體爐,邊熱著粥邊盛上,很細心。又我們一班嘩鬼自携了不少食物來吃,還有Oli及Susan自製的精美蛋糕,他們也都在各方面全力協助,態度又好,個人而言,非常滿意。
結賬也是很便宜的價錢,大家也渡過了開心快樂的一晚。
下次再去那裡吃過?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