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6-06
3849 浏览
鮮入圍煮放了我的清單都有好幾年了, 我的腦海中都經常會閃著想去的念頭, 但前幾年較少專程去旺角所以一直未有機會. 今日終於有朋友約旺角吃飯, 終於可以排到啦~記得以前的地址雖是旺角但不是這兒, 現在搬了來登打士街, 方便了很多, 對面已經有大型停車場. 仿街市的裝修我是知道的, 但進門時還是不禁覺得這兒太漂亮了. 兒時照雞蛋的紅罩燈炮, 仿石牆壁上貼了一些舊的招紙, 還有仿九龍皇帝的字體所寫的食物主題 (這個有點 GOD ), 圓摺臺... 一切都是這麼可愛的老香港. 最"singature", 令我一直在腦海的, 必然是那仿街市的海鮮檔. 有一個幾層的魚缸, 旁邊加上的那個磅, 背景的街市一景, 都是這麼熟悉的街市記憶. 原隻鮮雞燉花膠湯底 (細), $238端上來那種鮮金黃色, 起膠的湯底, 我便知道那煲湯有多麼的足料. 店員把雞撈起, 再剪了一件件. 雞是連雞皮的, 連皮的雞件先會滑和香, 那種誘滑的程度更令我流口水. 先品嚐一碗湯. 不同於平時吃的火鍋湯底, 平時的就算是足料湯底, 味道都會較淡. 這煲是活脫脫一個老火靚湯. 花膠數量可以用 "密集" 來形容, 花膠還未太溶,
仿街市的裝修我是知道的, 但進門時還是不禁覺得這兒太漂亮了. 兒時照雞蛋的紅罩燈炮, 仿石牆壁上貼了一些舊的招紙, 還有仿九龍皇帝的字體所寫的食物主題 (這個有點 GOD ), 圓摺臺... 一切都是這麼可愛的老香港.
端上來那種鮮金黃色, 起膠的湯底, 我便知道那煲湯有多麼的足料. 店員把雞撈起, 再剪了一件件. 雞是連雞皮的, 連皮的雞件先會滑和香, 那種誘滑的程度更令我流口水.
這兒的街市設計賣海鮮, 當然是點海鮮. 檔中有我喜歡的花甲, 而且海鮮價錢是出奇地便宜. 花甲肉甜有嚼勁, 不會像蜆有時會有泥味, 把湯底的味道轉怪. 而且因為花膠湯底很濃郁, 湯底可以掛在所有食物上. 殼裡的花甲肉浸在一口湯上, 同滑進喉嚨, 海鮮的鮮甜加上雞湯, 有一種暖入心的滿足滋味.
見友人和我兩個人, 太少人, 沒有點貴的肥牛. 但這個平價的真的很一般. 可以不吃. 少量雪花紋的肉很韌, 死實的紅色都說明了一切. 見其他臺都是點有冰底墊著的手切牛肉, 那牛肉色澤鮮紅, 雪花平均, 我們實在是點錯了.
之前吃牛的肉眼根是跟肥牛差不多, 片的很薄. 今次的豬肉眼根卻是豬排的根邊, 厚身而幼. 豬排根邊一直好吃, 肉質更爽不淋不韌, 而且肉汁滲了湯底, 湯底和豬肉的味道都雙重提升.
見名字怪怪的就點了. 新東西又放進餐單的, 想著肯定都不會太差. 貢丸來到, 外層極度彈牙. 裡面是已經變成流沙的, 金黃色的皮蛋. 皮蛋和薑汁的味道不霸道但很香. 必點.
用小籠上的小籠包魚蛋,一客四粒.
待皮變了半透明色便可以. 鮮魚肉做出來的魚蛋口感尚算彈牙, 比平時的普通魚蛋少了死實, 肉餡味道濃郁, 還是要小心噴汁. 發現"鮮入圍煮"的丸類都十分出色.
蔬菜類今次選了較少見的鮮淮山. 淮山收盡了那滋潤美味的雞湯汁, 每一口都是雞湯混上清甜鮮淮山的味道. 有絲絲的纖维口感, 而且淮山本身是高營養,低熱量之食物, 多吃有益, 但小心太飽肚.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