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3-23
82 浏览
銅鑼灣中菜老字號"大喜慶",在年前結業,現址已變成時裝店Bauhaus,上年中大喜慶重出江湖,今次不欲與眾酒家直接競爭,而是轉戰商廈上的九樓,打正私房菜形式經營.我對大喜慶的印像,是上世紀末在此吃過一頓蛇宴,在臨結業前亦曾來過一次晚飯,那次人少少兩個人,只吃一碟雞加一碟菜而已.記得此位置上一手是"華亭",曾經吃到一頭煙來.現今的大喜慶是完全不同的菜系,闊別五年後復出,又會是什麼樣子呢?這夜一行十多人前來,由高師傅的兒子前來招呼,菜單一早寫好.每人預算大約三百多,如果吃翅則貴很多,我們吃不起了.沒有翅之下,以紅燒花膠絲作代替品,花膠絲份量多,切得很幼細,入口啖啖花膠絲,湯身不太杰,味道濃甜不濁,真材實料.現今在市面很少地方吃到金錢蟹盒了,這一味懷舊順德菜,是膽固醇極高之物,身處現代已不合時宜,如果想吃此一味,可以去北角或太子鳳城,大喜慶做得比較厚身一點,外層的肥豬肉厚不易破,包著的是豬肉加蟹肉的餡料,但蟹味並不明顯.個人覺得還是鳳城做得更好.蝦子柚皮完全不及格,一入口那種苦澀之味道隨即湧止,已是不可接受.炸蟹鉗真材實料,並不是飲宴上的"硬膠"濫芋充數之流,蟹肉豐厚,但不夠新鮮,另一方面的
記得此位置上一手是"華亭",曾經吃到一頭煙來.現今的大喜慶是完全不同的菜系,闊別五年後復出,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這夜一行十多人前來,由高師傅的兒子前來招呼,菜單一早寫好.每人預算大約三百多,如果吃翅則貴很多,我們吃不起了.
沒有翅之下,以紅燒花膠絲作代替品,花膠絲份量多,切得很幼細,入口啖啖花膠絲,湯身不太杰,味道濃甜不濁,真材實料.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