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7-22
10 浏览
身為元朗人, 自問平日食在元朗時間並不多, 最近見有新餐廳(前"嗎娜") 開左, 又睇過食評, 想試一下"苦瓜肉燥飯", 巧遇是晚有事要早點返家, 就放工去試下. 7 pm左右店內人不多, 點知一坐低就被枱底的不知明尖角撞到膝頭! 原來係枱面與支撐枱腳既"支點位"太高, 雙腳根本就好容易會踼到, 尤其腳長(如我) 的人. 設計非常失敗! 餐牌上都是各種台式食物:飯類: e.g 鹵肉飯, 蕃茄肉燥, 店方特別介紹的苦瓜肉燥飯. 撈麵: e.g 手撕雞肉燥撈麵 湯麵, 還有一項"古早味" e,g 控豬腳飯,亞婆柯仔飯..另有台式小食等等. 是日想吃麵食, 又想試苦瓜肉燥, 就問問店員可否將苦瓜肉燥飯改米粉/拉麵之類(古早味一項說明可轉的), 但回應卻不可以, 苦瓜肉燥只可配飯. ????真怪. 反正都是餸有餸煮, 白飯另上, 有何分別? 算了, 要個台式擔仔麵吧 ! (淨食 $28 , 配飲品: $35) . 等了10多分鐘, 一上枱已呆一呆, 全碗麵只有一粒頁丸, 一隻細蝦仔, 細半只鹵蛋同少量肉碎!! 物價高漲也未至於如此袖珍吧 ?! 頓時覺得附近的 $12 雲吞麵更划算啊 !!
7 pm左右店內人不多, 點知一坐低就被枱底的不知明尖角撞到膝頭! 原來係枱面與支撐枱腳既"支點位"太高, 雙腳根本就好容易會踼到, 尤其腳長(如我) 的人. 設計非常失敗!
餐牌上都是各種台式食物:
飯類: e.g 鹵肉飯, 蕃茄肉燥, 店方特別介紹的苦瓜肉燥飯. 撈麵: e.g 手撕雞肉燥撈麵 湯麵, 還有一項"古早味" e,g 控豬腳飯,亞婆柯仔飯..另有台式小食等等. 是日想吃麵食, 又想試苦瓜肉燥, 就問問店員可否將苦瓜肉燥飯改米粉/拉麵之類(古早味一項說明可轉的), 但回應卻不可以, 苦瓜肉燥只可配飯. ????真怪. 反正都是餸有餸煮, 白飯另上, 有何分別?
算了, 要個台式擔仔麵吧 ! (淨食 $28 , 配飲品: $35) . 等了10多分鐘, 一上枱已呆一呆, 全碗麵只有一粒頁丸, 一隻細蝦仔, 細半只鹵蛋同少量肉碎!! 物價高漲也未至於如此袖珍吧 ?! 頓時覺得附近的 $12 雲吞麵更划算啊 !!
先試口湯, 帶點鹹, 但是感覺應該"師傅"出馬. 所謂的拉麵即是油麵, 口感偏腍身. 沒啥特別. 肉燥嗎, 一看就知肥肉比例多, 透明粒粒基本上都浮上湯面, 食用部份不多, 味道又淡淡的, 真是食之無肉, 棄之可惜. 主角之一: 蝦仁, 新鮮度一般, 只得一小隻令人覺得太小家. 貢丸更驚為天人, 係我食過最難食的,入口又腍又霉, 中心位更未夠熱, 即時吐出!
向店員反映為何又腍又霉之故 ,竟回答:可能煮得太耐, 下 ? !我正想講, 中心仲凍的! 之後更說: "不如換一粒花支丸比你." 此時我真的目定口呆對望. 數秒後佢主即主動提出再轉過第2樣野食比你. 其實當時食慾已大減. 但既然有個機會再試其他, 決定轉個亞婆柯仔飯 (點解唔要苦瓜肉燥?? 見同枱食客點的似是肥膏多, 睇見怕怕)
再等了10分鐘, 飯來了. 等等, ....我叫了日式"柯仔飯嗎 ?(看傻了眼的說.) 一大堆洋蔥, 少量蠔仔金菇+蛋炒成, 放在飯面上, 怪怪的 ! 先入口一刻真的有味醂味道, 隨之而來是一股鹹味, 心想應是自蠔仔吧 ! 正常做法會以白飯送口平衡味道. 誰不知, 下面每一粒米飯都被又鹹又稀的汁料覆蓋, 更誇張的是, 把碗傾斜一下會發現汁多得如湯飯一樣 ! 完全搵唔到一口白飯可吃 ! 唉..... 最後只好草草吃過餸料, 放下筷子, 搖搖頭走人...
忍唔往向收銀的老闆反映意見:
我:柯仔飯何來多汁到如此地步 ? 太鹹了, 我完全食唔到!
老闆打趣的說:有人喜歡多汁嘛 !
我: 倒不如餸 /汁分開上 ?
老闆: 呀~~好, 會考慮一下....
P.S. 走出門口無耐, 味精發作, 口乾乾, 最後要買杯雪糕安慰自己!
张贴